南北竹韵 各美其美
周天增
现常居北京,便有计划地补一补八十年代上学期间没看过的景点,一般一星期或十多天一个。比如紫竹院公园,以前从东门一掠而过,感到这个大门中规中矩,是不是一个大学或事业单位。前天走近一看,噢,这就是紫竹院公园。天气阴中有晴,阳光时不时地给几团黑云镶上一圈金边;气温冷里有风,虽不刺骨但明显感到缕缕寒意袭来;公园疑中有惑,为什么叫紫竹院,竹子一般都是绿色的啊!
与北京众多的公园相似,园内的主体也是几大片水景,现已结上一层薄冰,几处小岛、亭台点缀其中。不同的是,岸边一片片的竹林或大或小,或密或疏,或高或矮,或翠或暗,与其它古木和楼廊亭榭连成一片,绕湖一周,周长达四五公里。形成了“三湖两岛一圈竹”的格局和“紫竹禅关迥,林密鸟声传”的景象。

这一片片竹林,如同泼墨山水中的一抹抹翠绿,静静地涂在冬日单调的画卷上,几缕阳光穿透林间,洒在竹叶上,斑驳陆离,光影交错。竹林深处,石径蜿蜒曲折,引领着探访的脚步。竹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行走在这片片竹林中,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或茂密,或稀疏,或挺拔,或柔美。在这里,心灵得以栖息,情感得以释放,体验到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那种心境。
走出几片竹林,联想到了同样是竹林的常州溧阳南山竹海,去年八月,我们知青组11名知友在那里举办了下乡50周年游览活动。那片拥有超过3万多亩的毛竹林,被誉为“华东第一竹海”。从竹子做成的南山竹海牌坊,到远处的山峰,成片的竹林绵延起伏,如同汹涌的绿色波涛。漫步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两旁的竹子根植于贫瘠的山石之间,挺拔而修长,其生长过程充满了神奇和力量。据说毛竹出土后爆发式生长,一天内可以长出数十厘米甚至更高。有人打趣,一个小男孩到竹林拉粑粑,还没拉出来,刚出土的竹笋立马堵住了屁股眼,接着上顶了半米高,小男孩疼得哇哇大哭。此说有些夸张,但毛竹所蕴藏的巨大的生命力是毋庸置疑的。登上山峰最高处的熊猫馆,尽览竹海风光,那连绵不断的毛竹林苍苍翠翠,波澜壮阔,委实让人流连忘返。
回味中,几缕寒风吹来,使我打了个寒颤,顿时感到冷了。但这是一种清幽的冷,竹林在寒风中显得更加挺拔,竹叶上的霜花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如同仙境中的精灵。这是一种让人清灵的冷,我裹紧了大衣,脚下的每一步都格外轻巧,生怕打破了这份宁静。冷风穿过竹林,竹叶发出轻微的簌簌声,像是讲述着紫竹院的历史和故事。这还是一种清逸的冷,它让人在寒冷中体会到竹子的坚韧,也让人在冬日里寻找到了一份内心的平和。在这里,冷不是一种隔绝,而是一种连接,一种让人与历史、与自然对话的介质。

我特别想见识一下紫竹,这可是园中的旗舰之竹啊。原以为紫竹随处可见,意外的是,七十多片竹林中仅在园东南角有其几处领地。这片紫竹林高达十几米,竹干紫褐,柔和发亮;竹叶仍绿,叶脉亦紫;竹节匀称,竿身挺秀;给人一种紫气东来、高贵雅致的感觉。有人介绍,紫竹少时也是绿的,长大了才由绿变紫,故诗曰:少时秀色青垊润,岁晚英标紫玉坚。这就是紫竹呀,紫竹院就是由你而得名的啊!我像是自言自语。
一阵风吹来,像是一种倾诉:我们紫竹一直为此脸红呢,红得都发紫了,筠竹、斑竹、甜竹、罗汉竹、佛肚竹、铺地竹……这么多兄弟姐妹,不用它们的名字,我都不好意思见它们。
那你们就应该大面积扩张,成为园中老大啊!
物以稀为贵,竹以紫为荣,稀紫叠加,为人喜爱,我们愿像你们文人墨客送我们的"茅檐紫竹窗前榻,我尚殷勤为尔留”的诗句那样,成为人们的朋友。
竹有君子之风,紫竹更甚。
此刻我冷意渐失,其中有受紫竹品格感染的暖流,也有南山竹海感应而来的热流。八月的竹海,时而烈日当空,时而热风吹雨,高温与高湿结伴,汗水与雨水交汇,不动汗涔涔,稍动汗淋漓。知友赵伯萍一步一擦汗,两步一歇脚,不跟它玩了,受不了。曹务香刚上了几步台阶,花鞋掉了底,也借故不上了。我在坚持,坚持,快到山顶时,突然感到那种热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热,一种绿意盎然的热,空气中弥漫着竹叶的清香,混合着竹林的土味。热流在竹林间涌动,热浪在竹叶上旋舞,让人感受到夏天的热情奔放,竹海的强大气场。这时热已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让人强大起来的力量。
此时的紫竹院冷意不再,与时近中午有关,更与"鸳鸯戏水、鸽子满坡” 的景象映入眼帘、形成的动感有关。冬日里的湖面虽结了一层薄冰,而眼下竹林边的双紫河河水却在流淌,成群的鸳鸯在这里嬉戏,它们或相互追逐,或悠闲地游弋。鸳鸯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与岸边的竹林相映成趣。它们时而潜入水底,时而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水花。河边的坡地上,成群的鸽子悠闲地觅食,有的相互梳理羽毛,偶尔还会飞到游客的手中争抢食物。孩子们在不远处的人造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欢快的笑声让这个寒冷的冬日变得温暖起来。

像这么自由自在的动物和鸟类,在南山竹海没有看到,仅看到的火烈鸟、大熊猫还是人工饲养的,心中不免留下几丝遗憾。但与一只蜻蜓的零距离接触,多少得到了一些心理慰籍。竹海途中小歇,几个人都在漱着冰棍消暑,知友骆军忽然发现我的夏凉帽上立着个蜻蜓。后来看视频,个头儿比北方的大,尾巴很长、很漂亮,不知什么时候落到头上的。还是个母的哟,骆军的老公高建国眼神好,分出了公母,当然是调侃。这下子大家可都做起了文章。有的说老周有好运,有的说这是前世情人找来了,骆军干脆唱起了戏文,边唱边表演。我这时也感到蜻蜓是个吉祥物,不要惊扰他,不敢脱下帽子凉快了,也不敢大幅度的旋转脖儿梗了,就这样僵着脖子向前走,任他们怎么解读、说笑。约半个小时,到了一个摊位,蜻蜓才飞走。嘿,真是有趣。骆军稍后诗曰:树阴照水爱情柔,早有蜻蜓立上头,南山竹海俩相遇,前世姻缘今日留。后来查了一下资料,蜻蜓落在身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视为吉祥的象征,能带来好运和福气。哈,可爱小蜻蜓,谢谢你,欢迎你飞来北京!飞来紫竹院!
在这北与南、冬与夏的交织中,我感悟到,无论是紫竹院竹林的恬静淡雅,还是南山竹海的青翠欲滴,都是大自然赐予人们美好的礼物;无论是北竹的婉约、静柔、矜持,还是南竹的豪放、阳刚、热烈,它们都诠释了竹子的韵味和美丽,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竹文化。
南北竹韵,各美其美;中华民族,美美与共!
2025.1.10草于京西三旗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