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的儿媳我满意
王慧仙
婆媳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维系家庭和谐的基石。婆婆的包容与儿媳妇的理解,是彼此珍惜与谅解的基础。
自2009年农历腊月始,儿媳便屡屡劝说我前往烫发,我则以‘无婚礼之喧嚣,沪上亦无亲朋相聚,故无意于此’为由婉拒。然而,儿媳妇坚持认为烫发能让我显得年轻,对心理和精神都有正面影响。她回桂林娘家时,还再三嘱咐我一定要去烫发。
女儿回家的第二天,也坚持要陪我去烫发。考虑到临近春节,我也觉得该修剪一下头发了,于是我们去了常去的“文峰美发店”。一进门,理发师王雪就热情地迎接我洗头。待洗毕,王雪已备妥烫发诸物。我复言:‘吾意仅修剪,无意烫发。’但王雪已经开始为我卷发了,她的手法熟练,一边卷发一边与我闲聊。至此,我方悟女儿执意伴我至理发店之缘由,原是儿媳早已暗中筹谋一切。王雪告诉我,儿媳妇在回娘家前就对她说:“用欧莱雅的产品给我婆婆烫发,这个品牌的烫发剂我比较放心,我们婆媳用一样的产品。”听到这些,我深受感动,一时说不出话来。女儿在旁边解释说:“难怪你不问我们的意见就开始烫发,原来是我嫂子早就和你联系好了。”我问王雪烫发的价格,她含糊其辞,只说:‘您媳妇都安排妥当了,您就放心吧……’我知道再争论也改变不了什么了。我想等结账时就能知道这次花费了多少钱,但女儿担心我心疼钱,偷偷查看了收据。天哪!竟然花了二百多元,我心里直嘀咕,真是太可惜了!你们辛苦工作挣来的钱,用在我这个几乎不出门的老太太身上,真是太不值得了!但这份感动让我深切体会到,我头上的卷发不仅美丽,更承载着儿媳妇沉甸甸的爱。
在我儿媳妇怀孕五个月之际,儿子邀请我前往上海,协助照顾即将为人母的她。我辞去了美术班的工作,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这座城市。我曾听同事和邻居们分享过关于婆媳关系的种种忧虑:“儿媳妇可能会嫌弃婆婆唠叨,对老年人不敬……”还有人提到:“儿媳妇通常比较懒惰,不愿意做家务,甚至会摔东西,对婆婆和公公表现出轻蔑……”初到儿子家时,我感到非常拘谨,说话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而遭到拥有硕士学位的儿媳妇的轻视。然而,经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儿媳妇非常随和。她带我游览了水乡、外滩、杭州等地,一路上挽着我的胳膊,甚至坚持要和我一起拍照。我曾略带自嘲地说:“岁月不饶人啊,我这形象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和你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一起拍照,岂不是要衬得我更加老态龙钟了?”但儿媳妇却说:“孩子不会嫌弃母亲丑,更何况在我眼里你一直都很美。”她坚持要和我一起留下美好的回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儿媳妇的言行举止,我逐渐打消了所有的顾虑,心中的不安也慢慢消散。就这样,我们的婆媳关系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悄然变得如同亲生母女一般亲密无间,彼此间充满了理解和包容。
在儿媳妇生产前,白天她工作,我则负责买菜、烹饪、绘画和阅读;下班后,我们一起散步、购物、参观社区活动,边走边聊,无话不谈。尽管我是北方人,她是南方人,生活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但我们相互照顾,彼此适应。例如,她深知我这个北方人对面食的偏爱,而她自己则是个地道的南方人,离不开米饭。但为了满足我的口味,她总是不辞辛劳地买回馒头、面条,精心地存放在冰箱里,以便我随时都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她还会买我喜欢的干果和各种水果。即使挺着大肚子工作一天,晚上她仍耐心地教我学习电脑、打字、上网搜索资料,欣赏我的美术作品,并认真地评价每一件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她的建议帮助我提高了画技,同时也起到了胎教的作用。
孩子出生后,在喂养和教育方式上,我们偶尔会有分歧。有时她坚持自己的观点,第二天就会发短信道歉。其实,这些小分歧并不需要道歉,因为老年人和年轻人在育儿观念上的差异是正常的。若我坚信己见,自会固守;而她,则常以短信传递谅解之情,字里行间尽显真诚。于是,手机成了我们婆媳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我们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她在距离家六七十里的航天公司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往返需四个小时的车程。她的工作涉及高科技领域,我深知这会让她非常忙碌和疲惫。因此,我建议她多休息,如果白天的工作未能完成,可以带回家在晚上继续。她回应道:‘晚间我自会分担家务,照料孩童……’言出必行,她确是如此。归家后,她即刻忙于晚餐、育儿与家务,直至夜深人静,十一二点方得安歇。每逢周末,为了培养孩子的智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也为了让公公婆婆放松心情,她会带我们去公园、商场游玩,条件允许时还会去郊外的水乡或海边旅游。
至今,我们已经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了十七、八年,其间从未有过争吵。家的和谐确实能带来万事兴旺。我的弟弟从甘肃来访,住了一段时间后回去,向亲朋好友们描述:“我从未见过像二姐家这样和睦的家庭。”

作者简介:王慧仙,退休教师。早年创作,发表过几篇作品,上海“母亲陵”曾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