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 峪 简 介图•文:吕义孝
周山青青藴瑞,至水悠悠流碧,周至县县城西南50华里太白山下竹谷泥峪河,是周至县九口十八峪之首,它是关中登太白山的一条捷径。泥浴河属周至县竹峪镇的辖区,西接眉县,南邻佛坪,东连翠峰青山。它是秦岭太白山下的一支分流,起源于秦岭小岭山下,泥浴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古名为微峪,苇峪(谐音)微国属地。商王帝乙长子微子的封地。传说周亶王开凿石门之后,泥浴河有人居住,唐时,名为苇峪,在棺材沟一代,商贾,贸易,集市,客店,密布。来往人流如织,是这一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后因山洪暴发,泥石横流,所有建筑被毁,苇峪更名为泥浴。
进入山口五里有佛爷庙,唐贞观年修,两公里处有一排水洞,上下两层,上层长6米,直径2米,下层长150米,直径3米,68年拟建泥浴水库修的基础设施,周眉两县民工人工挖掘,当年为此付出了三条人命的惨痛代价,洞内凉风习习,水流湍急,水声轰轰,游人在昏暗的洞内逆流而上。进入山口七里河西有唐银洞6个,相传,唐太宗发现泥浴有银矿,遂命大将军尉迟恭,在西牛沟开挖,银洞如今保留完整,成为旅游观光点。谷口十里河东棺材沟北峰顶有仰天祠,又名老子祠,庙宇已毁成为遗址,是早年老子在泥浴河活动的一处休闲观光讲经别院。化林河梁顶有老君庵。进谷30里河西有一高大石洞,洞深1.5米,高2.5米,直径2米,内有一具大理石棺,半截小头伸出,漆黑明亮,传说石棺的大头在汤峪,非人工雕琢,天然鬼斧神工,人称先人墓,进谷30里,有铁关山横断山脉,泥浴河沿套磨子山而流,形成多处瀑布群,景观甚为壮观,铁关山半腰,套磨子山中,在险峻的悬岩石壁上人工开凿的圆拱形石门,长14米,宽1.72米,高4.5米,石壁两侧有多处人工雕琢的斜形纹印,还有石槽,石门两端均有石阶上下,2014年7月泥浴石门列入第六次遗址省级保护单位。
相传,西周国的创始王姬亶,又称古公亶父,周人尊为太王诸周之子,在岐山立国号为周,因岐地人多地少,很难发展,周太王开始移民渭水竹谷(现竹峪)房展农牧生产,于泥浴河修筑通往汉中的道路 古太王率民在挡道的套磨子山腰凿开了石门古传周亶王凿石门斩断龙脉,后人为纪念古公亶父,在竹峪西峪建姬亶庙,现遗址尚存。谷内还有高山湿地,卧牛石,望杆石等风景名胜,铁关山前,河谷平坦,水声轰鸣,山呼谷应,震耳欲聋,四周山林覆盖,人迹罕到,古藤葛蔓,相缠互绕,野生山果,棚架蔽日,凉风徐来,沁透肺腑,羊肠小道,悬于石壁之侧,河中山洪咆啸,枯木横卧,顽石如雪,悬崖硝壁,怪石嶙峋,雾水濛濛,石门两侧,坡陡路险,形如天梯,行者攀爬,手脚并用,一般游人,很难行进。
2014年周至县政府拨款将水泥大道修至谷内20里和平村,泥浴河这沉睡了三千年的自然景观,才以他崭新的面貌与越来越多的游人见面,成为周至火热的原生态的旅游点。
作者简介:吕义孝,西安市摄影协会会员,周至县摄影协会理事,周至县影视协会西部分会秘书长,周至县佛教协会原理事,原供职于周至县仙游寺,其摄影作品曾入选周至美丽竹峪巡回展,数十幅摄影作品被周至电视台《我拍周至》栏目采用。《诗韵楼观》美术编辑。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吴建辉(兼)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