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流转中的人情变迁
文/韩寒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曾经,过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那浓浓的年味,如同醇厚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然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却常感叹,现在的过年似乎少了那份独特的韵味,人与人之间的热情也仿佛被稀释,缺乏了往昔那种真挚的人情味。
记忆中的过年,总是从腊月就开始弥漫着浓郁的年味。家家户户忙着扫尘、洗刷,将一年的疲惫与尘埃清扫出门,迎接崭新的一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红灯笼高高挂起,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新年的喜悦。集市上人头攒动,人们穿梭其中,挑选着心仪的年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则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新衣和新玩具,那纯真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新年的憧憬。
那时候,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的亲密无间。一家做美食,常常会给左邻右舍送上一些,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彼此的手艺,欢声笑语回荡在小小的院落里。大人们会一起准备各种传统的民俗活动,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孩子们则在一旁欢呼雀跃,跟着大人们学习模仿。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年味在这浓浓的人情味中愈发醇厚。
而如今,过年似乎变得越来越形式化。城市的街道虽然依旧灯火辉煌,但那闪烁的灯光背后,却少了几分真实的温暖。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们在忙碌的选购中,渐渐忽略了过年的真正意义。电子红包的出现,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祝福与交流,但却也让那份亲手传递的情感变得有些淡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忙碌的生活让亲朋好友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聚在一起,也常常是各自低头摆弄着手机,缺少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邻里之间也变得陌生起来,那扇扇紧闭的房门,仿佛隔绝了彼此的关心与问候。曾经那种互帮互助、其乐融融的场景,如今已难得一见。
是时代的发展让我们失去了年味和人情味吗?或许不尽然。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被各种压力和琐事所困扰,渐渐地忘记了如何去感受和传递那份真挚的情感。但我们不应让这份美好消逝,而应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回那份初心。
让我们重新拾起那些传统的习俗,用心去准备一顿团圆饭,亲手包制饺子,书写春联。让我们放下手中的电子设备,与家人、朋友、邻居真诚地交流,倾听彼此的故事,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让年味不再只是回忆中的甜蜜,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温暖。
因为,过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我们传承文化、凝聚情感的纽带。只有当我们用心去经营,用爱去浇灌,才能让这根纽带永远坚韧,让年味和人情味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褪色。
作者简介:

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现为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