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来了
作者:赵玉文

且说《赵庄岭皇纲艺术节》,就是河北省井陉县赵庄岭火神庙会,十一年了没有举办,最近有消息称,今年要办,这可是一件大事,涉及到千家万户,为证虚实,与圈内人士打听,果如其然,心里油然释怀,终于要见面,其实,释怀的并非只我一人,我只是大树上一片叶子,随风舞动,这些年,每到此时,很多人要念叨,过庙吗?为什么不过?这可是非遗啊!最大庙会。
作为一个看客,又是庙会所在地,经过不是一两次,其中缘由略知一二,今不能口传,只用文字,倘你知晓,保密为佳。谁有神通决定此事?是理事村?是政府?是火神爷?答案都是,都不是。
先说理事村,庙会涉及小作镇和辛庄乡27 个村庄,一代传一代至今500余年,理事村为桃林坪、小寨、赵西岭和赵东岭,每年九月十五(原来是十一月十五)四个理事村到赵东岭(庙会地)开例会,商讨火神爷事宜,其中过与不过是主要议题,按理说理事村决定了过庙,是铁板钉钉事,其实不然,要是给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没问题,那时的庙会像一颗埋进土里的种子,压都压不住,迷信与否当时争议很大,政府虽反对,但民间呼声很高,劲气很足,一般就能搞定,甚至偷偷摸摸搞,现在即使理事村通过,政府不点头,过不得,村干部服从镇领导,乡头服从村干部,令行禁止毫不含糊,那政府为什么通不过呢?
这里边原因颇多,我揣想其中安全是主要一项,几万人活动,需有警力配合,政府要发话,比如2013年的第十五届庙会,很多警察早早来到会场,为非遗保驾护航,有省市县很多领导莅临观摩。虽是民间组织,真离不开上级支持,再者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不济。
再说火神爷,我小时候就听说这样言论,过不过庙火神爷说了算,他老说过就过,他老说不过就不过。这话真真吓我一跳,火神爷会说话?太玄乎了。直到长大后才了解其中奥妙,原来是需要理事村乡头跪倒神像前焚香讨卦配合,乡头们将十二枚硬币抛起,落地后出现六正六反,就是火神爷愿意过,若否就是不愿意,火神爷把自己意愿传递到硬币,让乡头们解读,这似乎能说的过去,但又说不过去,火神爷真会传递信息吗?
我不敢说,也说不清,我本人认为讨卦只是一个说法,存在一定概率,但几率很小,关键在于人,我村曾有一位老乡头,每年都愿意过,卦打不成,他就再打一次,再打一次,直至成功,这里我不再多言,看官分析其中道理。
火神庙会是一个庞大的民间组织,涉及村庄多,节目多,节目独特,庙会纪律严明,结构严谨,领导明确,层次分明,传承数百年,经久不衰,三十年前就有很多记者想探究根由,来自哪里?如何形成?因她深奥的像一片汪洋大海,见其表不见其里,深不可测,一个个最后只能止步兴叹。
庙会传说颇多,故事很精彩,且又怪异,例,每当二十五过庙,前一天晚上,东山会出现一盏盏明灯动来动去;庙会上有一马子(能在人群肩膀上行走的响马),见到头顶戴白的人,或为非作歹的人就拿鞭子抽;庙会上安排谁干活不能怠慢不干,否则家里会有事情。诸如此类故事甚多,不敢相信,倒是有些可以落实,一传,庙会原来有嘉靖皇帝圣旨,每次过庙拿出参拜,因一村将圣旨昧去不露,被踢出群。圣旨有无不确定,村被禁止参会是真。一传,一村不服从理事村领导,给庙会造成伤害被踢出群。一传,一村因土地纠纷不讲道理有损庙会声誉被踢出群。
据此推想,这个组织确实纪律严明、执行严格、惩恶扬善、团结向上,这或许是庙会的一个特殊性。这个组织原来到底有多少村?踢出去多少村?又吸纳村庄没有?无人知晓,没有文字记载,一代一代靠口头传递,有一点倒是肯定,庙台上光绪二十三的《合会碑记》里显示三十二个村庄,是自然村,有些村已合并,目前是二十七个行政村。
今年是2025年,或许正月二十五正遇上25这个百年一次的重叠数字,今朝过庙,上合天意下符民心,祝庙会成功!
【作者简介】赵玉文,男,1960年出生,高中毕业。石家庄市作协会员、井陉县作协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燕赵农村报》通信员,发表小说散文多篇,作品曾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