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归碧海波涛舞、蛇到南岸草木新,四九寒冬冻雨飞,龙去蛇来又一年,在蛇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南岸区作家协会纪实文学创委会、黄桷文学社、《黄桷小屋》公众平台,2025蛇年迎春团拜会,在南山街道崇文路旁的“紫川轩”宴会厅落幕。
出席团拜会的有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协主席杨金帮,区作协常务副主席陈䣭华,区作协副主席林克于,区作协秘书长、区作协散文创委会主任周永素,区作协副秘书长白桦,区作协常务理事、区作协纪实文学创委会主任、黄桷文学社社长、黄桷书画院秘书长潘云国,区作协理事、区作协纪实文学创委会副主任王学友,区作协理事、区作协小说创委会副主任、黄桷文学社副社长邹世平,黄桷文学社副社长赵兴放、贺华琴,黄桷文学社顾问马金云,区作协诗歌创委会主任、南山诗社社长半川,区作协诗歌创委会副主任、南山诗社执行社长忆卿,区作协小说创委会副主任、黄桷文学社会员李毓瑜,区作协理事、黄桷文学社会员王明学,区作协、黄桷文学社会员潘传学、吴洛加、吴圣荣、刘波、王兴孝、董燕萍、熊家林、陈光耀、徐继坚、易洪君、宋明玲、阮静雯、曹正刚、曹继选,黄桷文学社秘书长、黄桷书画院院长叶文柱,特邀作家岳芹,知青诗社社长随云,特邀嘉宾沈治富,文创基地双龙村党支部书记韩庆、副书记舒翠,黄桷书画院会员刘坤碧、唐珍凤,黄桷垭社区文艺骨干彭光辉、冯庆蓉等40余人。 15点10分,团拜会主持人,61岁的黄桷垭社区文艺骨干彭光辉,登台引领全场起立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拉开“南岸区作家协会纪实文学创委会、黄桷文学社、《黄桷小屋》公众平台2025蛇年迎春团拜会”的序幕。
首先,潘云国总结了黄桷文学社成立6年来所做的工作:一是抓创作,促繁荣、文创精品成果显著。在区文联、区作协、南山街道、黄桷垭社区、双龙村支持下,全体会员勤奋笔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黄桷小屋》公众平台每周刊发文学作品一至二期,推出作家会员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3000多篇,无一篇违反政治纪律,被网监屏蔽警告的情况。因文章质量好,阅读量高,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好评,并在多个平台转载。如赵心放的《历史人物》系列,马金云的《为家乡巨变存照》连载系列、王明学的《小说系列》、一涓的《坝坝茶》系列,吴洛加的《美食文化》系列,熊家林的《新闻体裁》系列,潘云国的《渝黔古道风云录》系列,王学友的《我到过的城市》系列,市中区作协主席阿蛮的长篇小说《解手》连载,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好评。二是抓发展、纳人才、文创队伍不断壮大。黄桷文学社由2019年元月26日成立初的5名会员发展到今天的30多人。短短6年间,依托《黄桷小屋》公众平台发布大量反映南山的文学作品,吸引了市内外不少知名作家向《黄桷小屋》公众平台撰稿投稿,开创了黄桷文学社走进社区的先河,吸引上千万读者和粉丝,《黄桷小屋》孕育了黄桷文学社的诞生,黄桷文学社助推了《黄桷小屋》的繁荣昌盛,可以说,没有《黄桷小屋》,就没有黄桷文学社的活力,没有黄桷文学社,也没有《黄桷小屋》的声名远扬,二者像一对孪生姊妹紧密相连,相得益彰,共同互补。三是抓学习,守规距、严守宣传纪律。6年来,特别是2024年以来,黄桷文学社严格践行《章程》《群规》,勤练内功,执行到位,做到了在微信群内,文创作品上,无违反政治纪律的言论、作品受到网监处罚的案例。四是抓品牌、树形象,展示文创靓点。6年来,先后开展了五次围绕宣传南山的征文比赛,发布了400多篇宣传南山的文学作品,编辑出版了《腾飞的双龙》《黄桷小屋》等5部文学作品集,为宣传南山发挥了吹鼓手作用。潘云国还总结了2024年所做的工作:一是围绕黄桷文学社成立6周年,开展了《走进南山》征文活动,收到100多篇征文在《黄桷小屋》平台发布,收集57篇精品,编入257页,18万字,《走进南山》文学丛书,目前编审工作已初步完成,拟于2025年3月召开新书发布会。二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创活动。端午节开展了棕子飘香 安康端午,包棕子、吃棕子活动;重阳节走进德馨养老服务中心举办了“月满中秋共相会 爱在南山夕阳红”尊老敬老活动;与九龙坡作协开展了文创交流;开展了“重走渝黔古道300梯采风”活动;参观了重庆邮电大学校史馆;参加了区作协写作培训;请进来,走出去,开展了成渝两地文创交流,两地文友先后在南山、成都召开联谊交流会,形成共识:发挥南山《黄桷小屋》成都《不惟读书》公众平台作用,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潘云国说:黄桷文学社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首先感谢南岸区文联赵瑜主席、区作协杨金帮主席、陈䣭华常务副主席、南山街道涂金文主任、双龙村韩庆书记的鼎力支持!其次感谢全体会员的勤奋笔耕,辛勤付出!

接下来,纪实文学创委会副主任王学友总结了2024年纪实文学创委会所做的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了巴南区石龙镇绣球花海生态园采风,围绕石龙花海创始人张祥英20多年的艰辛创业史,曾绍伦,贺华琴、李秀玲、熊家林等作家创作发表了7篇纪实文学作品。
二是组织17名作家深入南山铜锣山峡谷的三百梯采风,让作家们领阅了古道风情。
三是开展了对刘祥褀长篇纪实小说《25年打工记事》、王学友纪实文学随笔集《岁月如斯》《走过的城市》进行了研讨,并提出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
四是依托《黄桷小屋》公众平台,开辟了纪实文学专栏,每周日定期推送,迄今已发表各类纪实文学作品99篇,首先对《黄桷小屋》主编邹世平说声谢谢,并对他不辞辛劳的编稿、校稿、审稿表示感谢!
五是与桥头火锅合作创作长达16分钟的歌舞情景剧《爱-永恒》演出成功,通过策划、创作、演出,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为今后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积累了经验。谈到2025年纪实文学创委会工作计划时,王学友说: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家的联系,争取作品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进一步深入开展与成渝文友文创交流活动。王学友代表纪实文学创委会向区文联、区作协领导、与会嘉宾、作协会员致以新春祝福!向积极撰稿支持纪实文学创委会工作的作家文友表示深深感谢!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77岁的纪实文学创委会、黄桷文学社顾问马金云有感而发,他说,黄桷文学社文创成果显著,为今天的新春团拜会蓬荜生辉,他祝与会作协领导、各位嘉宾、作家会员蛇年吉祥!春节快乐!在新的一年里佳作多多!幸福安康!
75岁的特邀嘉宾沈治富在发言中说,我是黄桷垭土生土长人,经常关注《黄桷小屋》发布的作品,篇篇都是正能量文章,这些反映南山、赞美南山的作品,对于激励南岸儿女为家乡建设,振兴南岸经济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祝作家朋友们春节快乐! 区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杨金帮在讲话中说:纪实文学创委会、黄桷文学社活动丰富多彩,多年来,黄桷文学社围绕宣传南山出版了5本文学作品集,《黄桷小屋》公众平台刊发了3152篇文学作品,可以说,黄桷文学社的文创成果相当出彩,为南岸区作协增辉添彩,衷心感谢黄桷文学社全体作家会员的辛勤付出!杨金帮代表区文联主席、市作协散文创委会副主任赵瑜向团拜会致词,赵主席在致辞中说,我代表区文联向团拜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辛勤创作的作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区作家致以诚挚的问候。同时对纪实文学创委会和黄桷文学社寄予四点希望:一要高扬社会主义文艺旗帜。通过作家们手中的笔,讲好南岸自己的鲜活故事,弘扬时代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价值取向、凝聚奋斗力量,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作家们多深入到全区改革发展第一线、基层生活最前沿,进行生活积累和艺术提炼,推出更多思想艺术价值高、充满生活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三要坚守德艺双馨的追求。作家要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德艺双馨、以德为先的职业操守,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不断升华精神境界,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四要努力创新创造。倡导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在思想上提炼、在艺术上凝炼、在创作上锤炼,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努力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最后,祝作家们春节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15点40分,主持人话锋一转,拉开团拜会文艺汇演的序幕,黄桷垭土生土长,74岁的“天天乐舞蹈队”队长冯庆蓉,伴随欢快的音乐声,登台展示了第一个节目《川剧变脸》,只见她踏着稳键的步履,一会儿面朝大屏幕,突然转身变脸,短短4分钟的精彩表演,红黄蓝白青橙紫,巧妙变了7张脸,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接下来,杨金帮登台展示了男中音独唱《蓠巴墙的影子》,伴随音乐伴奏,紧随大屏幕显示的投影歌词,杨金帮手中的麦克风传来浑厚雄壮而赋有磁性的歌声,声声震撼全场,赢得观众雷鸣般掌声。紧接着,贺华琴、董燕萍、吴圣荣、邹世平、王明学、易洪均,4男2女,登台展示了男女声组合唱《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4男2女紧随大屏幕上的歌词,响亮的歌声震撼全场。
接下来,年过6旬的黄桷书画院会员唐珍凤,登台表演了《新疆舞》,伴随欢快的新疆舞曲,翩翩起舞,浪漫优柔的舞姿,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紧接着,岳芹、阮静雯登台展示了诗朗诵《回家过年》,越往家走/天越来越蓝/擦肩而过的乡音/都长着似曾相识的容颜/冬日的冷/是裹在棉衣下的暖/家的味道/能让热透的身子/彻夜不眠/年啊/请你走得慢一点/每一个秋去冬来/我都要/我都一定要/回家过年。二人流利的普通话精彩朗诵,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团圆的家里。

接下来,贺华琴、邹世平登台展示了男女声二重唱《东方之珠》,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二人优美磁性的歌声,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16点19分,岳芹、阮静雯登台展示女声二重唱《纺织姑娘》,伴随音乐节奏声,唱起纺织姑娘/在那矮小的屋里/灯火在闪着光/年轻的纺织姑娘/坐在窗口旁/年轻的纺织姑娘/坐在窗口旁/她年轻又美丽/褐色的眼睛/金黄色的辫子……在蛇年佳节的今天下午,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纺织姑娘。
接下来,董燕萍登台展示了配乐诗朗诵《我爱冬雪》,我生在重庆/长在重庆/冬雪/在我眼里/是一场稀罕的景色/老照片上的旧时光/把我带回1991年12月重庆下的那场雪/早晨/纷飞的雪花/挂上树枝/铺满房顶/装点草坪/乐了人群……仿佛把我们带回了南山下的那场雪地里。
紧接着,易洪均登台展示了黑管吹奏《西海情歌》,伴随精彩的吹奏,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唱起,自从你离开以后/从此就丢了温柔/等待在这雪山路漫长/听寒风呼啸依旧/一眼望不到边/风似刀割我的脸/等不到西海天际蔚蓝/无言这苍茫的高原/记得你答应过我……
接下来,主持人彭光辉、冯庆蓉登台展示了表演唱,冯庆蓉伴舞,彭光辉男中音独唱《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一曲精彩的伴舞独唱,唱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深眷念。

紧接着,诗人忆卿登台展示了诗朗诵《春风与他》,他越过了万水千山/匆匆来到她的身边/轻拂她的秀发/凝视她的双眼/就这样紧紧相拥/听着彼此的心跳/紧贴彼此发烫的脸/他转过身去向她呐喊/我们在一起/是永远/永远/春风本来/就应与她/永驻人间,精彩的诗朗诵,仿佛把我们的每一根神经都深深打动。
最后,74岁的潘云国、80岁的刘坤碧、78岁的叶文柱、77岁的李国均,登台展示了潘云国创作的情景剧《垃圾分类好处多》,充分展示了当前全国街道社区,正在推行的垃圾分类处置的社区文化,2男2女的精彩表演,赢得观众热烈喝彩。
17点02分,文艺汇演结束,通过观众推荐,观众举手通过,评选出岳琴、阮静雯的配乐诗朗诵《回家过年》,冯庆蓉表演的《川剧变脸》2个节目被评为优秀节目,“南岸区作协纪实文学创委会、黄桷文学社、《黄桷小屋》公众平台,2025蛇年迎春团拜会”落下帷幕。
黄桷文学今胜昔,六年岁月谱新篇,纪实文学创委会、黄桷文学社、《黄桷小屋》像一朵齐头并进永远绽放的奇葩,在大美南山上越开越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