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下驾原
江苏省如皋市的下驾原、车马湖、范湖洲的地名,都是战国时期留下来的,据说:吴、越战争期间,吴王夫差带着庞大的指挥系统、后宫主仆、警卫保安、后勤保障等人员,驻扎在这个地方,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做下驾原,而屯车马的湖边则叫做车马湖;范湖洲的地名,则是越灭吴后大夫范蠡携西施隐居于此而得名。
到了清朝,下驾原已经是水陆交通比较发达的小集市,北有东西大港,南有东板沟、中板沟、西板沟,南北两边的河道都是东西向的,港沟之间还有若干条南北向的小河连接,港沟上有多处桥坝通向四面八方,真正是风水宝地,可是,清朝皇帝害怕民间有好风水,对皇家不利,更怕出现“真命天子”要取代清王朝,因此,派出若干“摸而巡”(皇家风水先生)奔赴各地破坏哪里的风水宝地。
且说“摸而巡”来到如皋南乡下驾原,四处走走看看,发现下驾原是一块船地,正向着东海、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竞发,于是,立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下驾原船地进行破坏,一方面在街面上从东到西铺上大条石,寓意是加重“船”的承载量,一方面对南边的板沟进行较大的破坏,在板沟的南边数十米或更远处分段取土,相对应的填入板沟中,从东到西有的沟段被填实数十米,有的沟段被填实二百多米,填土后建房植树,从而形成“船”的载重量超重而且搁浅,被取土的地方也就形成新的沟潭,分别称为东、西、南方潭,中段最长的叫做“杨园沟”。此后下驾原一直未能兴旺发达。
新四军东进以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如西县抗日民主根据地,当时的下驾原相对比较平安,距离如城、石庄、白蒲、平潮等日伪据点都是几十里的路程,老百姓不敢进据点买东西,纷纷到下驾原出售农副产品,购买日用品,因此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上百家店铺经营着:日用百货、粮油六陈、棉布绸缎、衣服鞋袜、锅席瓷茶、铁木农具、种子肥料、医药卫生、餐饮服务、交通运输、以及婚姻嫁娶用品、丧葬祭祀用品等等品种相当齐全的生产生活必需品,是下驾原历史上少有的兴旺发达时期。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新四军北撤,下驾原被国民党反动派还乡团占据,苛捐杂税,铺天盖地,民不聊生,不少商店倒闭、外迁,街面一片萧条,解放以后,下驾原的市场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仍然未能达到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的繁荣兴旺。
改革开放以来,下驾原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正向着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勇前进,历史证明下驾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和谐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风水宝地。
作者 傅济生,男,1933年生,江苏省如皋市人,中共党员。高级会计师,长期从事财会、经济工作。曾在《经济日报》《财政》《经济研究》《中国税务》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十多篇,内容涉及财会、税务、收入分配、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全国经济学者高峰论坛参加者。近年来,潜心从事《红楼梦》等方面的研究、学习,著有《冒辟疆著作红楼梦杂谈》等内容的文章百余篇。
作品《郑板桥在白蒲的故事 》,参加2023年当代作家杯文学艺术大赛。2023年2月12日经评委会严格遴选,荣获一等奖。
作品《董小宛并非董鄂妃》)。参加2023年第一届·中华文人奖全国文学大赛。2023年9月29日经评委会严格遴选,荣获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