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和宽容——「柳洪昌名家精品专刊鉴赏」 「百度人才文学院」高端人才创作平台权威发布!
□善良和宽容
□作者:柳洪昌
我们村除了东西南北四个街以外,在村子的东南角,以水塘相隔,还有一个小东庄,住有一百多户人家。在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年代,恩察大队曾下辖过五个生产小队。
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五队(小东庄)的一名少妇,因为实在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挨饿,就跑到邻居家里,偷了大约一茶杯的小米。她用衣襟兜着,正准备离开时,不料与回家的主妇撞了个满怀。 那主妇一阵大呼小叫,引来了街坊四邻。那个年月,偷盗和生活作风不好是最让人不齿的。于是,看热闹的人们,将无地自容的少妇团团围住,指责声,羞辱声,声声撕裂着少妇的心。
只见那少妇双手蒙面,冲出人群,转眼之间一头扎进了那个不远处的水塘里。一切都在眨眼之间发生了,等慌乱的人们七手八脚地捞起她时,人早已经没气了。她那刚刚学会走路的小男孩儿,看到躺在地上的妈妈,一头扑了上去,掀起她身上湿漉漉的褂子,拼命地吮吸母亲那略带余温的乳头……
当我听母亲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我哭了。为那凄惨的母亲和那可怜的孩子。母亲也哭了,但她用手拭了下眼泪后,又平静地向我讲述了另外一件与自己家里有关的事情。
其实,在那个生活困难的年月,我们家的日子要稍微好一些,算是没有挨饿。因为父亲是小戏班的掌柜,在枣南一带是很出名的唢呐吹奏艺人。因为父亲待人诚实厚道,方圆几十里的村镇,凡是有红白喜事的村子,一般都会雇佣我父亲的小戏班。 每次当差,除了给工钱以外,临了还会给一些馒头或是窝头。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尽管如此,母亲仍需精打细算,省下些干粮分给那些孩子多的街坊和邻居。
有一天,母亲回王庄姥姥家,让二哥在家里看门,由于有小伙伴儿们喊他出去玩儿,一时高兴竟忘了锁门。恰巧那天父亲有事提前回家,一推门,忽见隔壁邻居婶子手里拿了两个馒头和两个窝头。父亲虽然被吓了一跳,但镇静下来之后,反倒嘱咐她不要害怕。邻居婶子羞得满脸通红。 晚上,父亲跟母亲说,都是没有办法的事,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孩子们个个饿得皮包骨头,你明天送点玉米面儿过去。 这件事情过去以后,父亲反倒觉得忐忑不安起来,生怕她一时想不开。
此后,邻居婶子见到我父母,就会满脸通红,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故意躲着我父母。事实上,邻居婶子一直心存感念,一生都记挂着这件事。
岁月随风而去。母亲去世以后,剩下了父亲孤零零一个人仍住在老房子里。因为患脑血栓,行走不便,冬天,他就会提着马扎去那邻居婶子家门口晒太阳;夏天,就在婶子家的大门洞里乘凉。有时候哥哥和妹妹去地里干活,没能按时给父亲做饭,邻居婶子见了,一定会端碗饭给我父亲。 她家买了油条,包子或是老豆腐这些好吃的,也都会端给父亲吃,对父亲就像亲人一样照顾。
转眼,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2年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情淡薄,我更加怀念一生谦卑平凡的父亲,以及他的善良和宽容。

作者名片;柳洪昌:笔名韶年,衡水市人,当代文学集萃平台签约作家,小说主编。现为《百度人才文学院》旗下《红豆文学名人堂》榜上诗家平台,特邀金牌金笔小说主编,《精品作家网》首席小说主编,《百度名家精品典藏》美文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