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一个早上,笔者开车经过一条未设红绿灯的斑马线,看到一位手拄拐杖、步履蹒跚的老大爷正好要过马路。老大爷看到有车开过来,停下脚步并往回走了两步,但连同笔者在内的三辆车都不约而同停了下来,静待老大爷过马路。老大爷见状,微笑着加快脚步走过了斑马线,并在即将走完斑马线的时候,专门挥手致意我们可以开车走了。
虽然隔着玻璃,笔者并没有看清另外两辆车里的驾乘人员是谁。但笔者相信,他们和笔者一样,在这一刻都充分感受到了双向奔赴的温暖。
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不仅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需要,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也是社会文明和谐的具象化。这里面需要广大驾驶人自觉遵守,更需要驾驶人和行人的双向奔赴。
之前,笔者也曾遇到在斑马线让行后行人报以谢意的场景,心里总是暖洋洋的,有几次还得到了女儿的口头表扬,同时笔者也发现她在生活中也会有类似的举动。
笔者所住的居民区建有一个业主微信群,前几天一位业主在群里心平气和地反映楼上邻居夜间行走声音大、影响休息,还中肯地提出了改进建议。楼上的业主也很坦诚,很快回应,作出情况说明,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并切实采取措施降低声音,不仅得到了楼下邻居的谅解,也获得了群内其他住户的好评。笔者认为,这也是双向奔赴的很好体现。
双向奔赴代表了一种健康、平等、相互尊重的感情观,更体现了双方的大格局,不仅仅局限于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等方面,在做人做事的全流程、各环节运用应该都会有很好的效果。无论做人做事的对象是谁,如果都能够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坦诚相待、理解尊重,多一些平等对话、沟通交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找办法,说话、做事多考虑一点对方的感受,一些矛盾冲突可能就能避免。同时,即便发生了,应该也能够找到相对较好的解决办法,或者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扩大升级、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最大限度实现社会的安宁稳定。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