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谢 辞
张兴源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同事和来宾:
在这里,我首先要说的第一句话是,衷心感谢诸位的光临!因为我知道,你们是从堆满公文的办公桌前,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让你们受苦受累、也让你们含泪微笑的课堂里,从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这些年纪的人都要劳心劳力的各种各样繁杂的事务间,从另一个也许更重要、更紧迫、更需要你们出现和参与的会议中抽出身来,毫不犹豫地走到这里来的。说实话,当许多地方的许多人们早已将人生的天平移到了金钱和权力的今天,诸位的光临,无疑是对我和我的习作的最高和最有价值的奖赏!
文学艺术,就其一个作家或一群作家,一个作品或一群作品的微观而言,往往可能是不足挂齿的。农民种田,工人做工,白衣战士救死扶伤,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他们的劳动给予人类自身的,是最实际和最有用的帮助。即使一个拾麦穗的小姑娘,也可以用她的劳动喂养一只信鸽,朝着远方放飞自己美丽而动人的幻想。而文学,即使是最好的诗,最好的小说,最好的散文和戏剧,也填不饱哪怕是一只最瘦小的蚂蚁的肚皮。但从宏观上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看,文学艺术所起的作用又是非常巨大的。它好像一只挪亚方舟,引渡着整个人类不断地向着理想的彼岸靠近。如果没有文学艺术,人类的合理生存和健康发展将是不堪设想的,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成比野兽群居更加可怕的场所。毫无疑问,文学艺术是人类谋求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桥梁。我国古代著名的史书《左传》将著书立说誉为“三不朽”盛事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先驱高尔基赞誉“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马克思、恩格斯更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概括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和没有理想的民族,也许还存在着,但它是一个死亡的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县县委宣传部和教育局对我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这点微不足道的收获所给予的表彰和奖励,的确表现了领导者一种开阔的胸襟、非凡的气度和不同寻常的高瞻远瞩与远见卓识,表达的是对献身于事业的创造性劳动本身,而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和嘉奖。
当然,我的习作与真正的文学艺术那个宏大的目标,仍然有着十分遥远的距离。我一定要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读社会,读生活,读各种各样代表人类精英文化的铅印的书,更要读陕北这部积绽了几千年古国文明的精华与糟粕而同时又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域辽阔人口相对稀少但资源并不丰富因而人民相对贫困的、多种民族久曾杂处多种艺术久经融汇多样习俗久已濡染因而艺术矿藏丰富却又驳杂的、养育过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也曾负载过美女妖妇国贼奸雄因而虽不算地灵人杰却倒也代有才人的、生长过极为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曾传播过极为感伤的民间小调因而既多情又无情的、平凡而至于一座座山头何其相似乃尔神奇而至于每一条最细小的河流的每一个最细小的石子都会有成串儿的故事供我们慢慢回味的……大书。的确,要把陕北这块古老而又平凡的土地上所有真正“富有意味”的故事全都讲出来,绝不是一两个人或两支笔可以胜任愉快的。我的目标则是紧紧把握住“现代人的乡土观”,朝着那个诱人的目标不断地探测与掘进。假使有一天,我成为极少数接近或到达目标的人,我希望的不只是鲜花和掌声;而假使万一不幸,我在拙进的过程中,把自己一同献给沉默不语的大地,那么,我所希望的也不只是责难或叹息。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同事和来宾:如果没有党和政府,没有教育局、教研室领导的关怀和温暖,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将背负着你们沉甸甸的希望和期待,在这条漫长而又风雨凄迷的文学之路上,毫不犹豫、毫不怠惰地走下去。但愿有那么一天,我能够用更多更好的习作,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栽培,回报在具体岗位上踏实工作、默默奉献的许多同事,回报在座的诸位对我所寄托的深情与厚望。谢谢!
注:1992年5月20日下午2时至5时,中共志丹县委宣传
部、志丹县教育局在志丹县中学五楼会议室联合召开“青年作
家、诗人张兴源文学创作祝贺会”。参加会议并发表讲话的有县
委常委、宣传部长曹新义同志,教育局党委书记曹崇玺同志,教
育局副局长白建舟同志,教育局干事浦云、许保祥同志,广播事
业局记者孙义忠同志,我的高中同学王东林及我的叔父张治虎先
生,还有教研室主任陈俊才同志,副主任王玉邦周志,办公室负
责人刘建生同志及志丹中学其他教师共计30余位。由我的老师
王志岗先生主持会议。会上,由志丹县委宣传部和教育局给我颁
发奖金伍佰元,并风景镜一面。
本文即是我在这个会上所致的“答谢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