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倒反了胃口
文/崔和平(河北)
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历来是阖家团圆、欢聚一堂的重要时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近些年来,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逐渐浮现——春节似乎在某些方面“倒反了胃口”。
春节期间,原本应是美食满桌、佳肴飘香,家人围坐共享天伦之乐。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文化的多元化,春节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盛,却也愈发显得油腻重口。大鱼大肉、煎炒烹炸,虽然满足了味蕾的一时之欢,却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加之节日期间活动减少,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等问题时有发生,使得春节的美食体验大打折扣。
更为严重的是,春节期间的社交活动也往往让人倍感压力。亲朋好友相聚,本应是其乐融融、温馨和谐的氛围,但现实中却常常充斥着攀比之风、炫耀之气。谈论的话题往往围绕着收入、房产、车辆等物质条件,而忽视了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这种氛围不仅让人感到压抑和不适,也违背了春节团圆的初衷。
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春节的传统习俗也在逐渐淡化。电子红包、网络拜年等新型庆祝方式虽然便捷高效,但也缺少了面对面交流的真诚与温暖。一些年轻人甚至对春节的传统习俗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传承和发扬。
春节“倒反了胃口”的现象,实则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在传统节日中的反映。要扭转这一趋势,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倡导健康饮食理念,让春节餐桌回归清淡与营养;另一方面,要加强节日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同时,还要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年轻一代了解和认同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概括起来说,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寄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春节回归其本真与美好,而不是让其在现代社会中“倒反了胃口”。把一切看淡,返璞归真,才是生活的原初。人生如初见,遇见是缘,但是不一定有份,缘份在人造,不是天注定。亲友、同事,甚至敌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生活的确需要调节节奏、需要“倒一倒胃口”,始终是一个味道,咋能辨别出真滋味儿?!
作者简介:崔和平,网名古榆苍劲,河北省平山县合河口乡桂林村人,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平山县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龙吟文化编辑部执行总编,曾被授予“感动平山十大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