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人生之十:拥抱生活
作者: 吕松筠
《璀璨的人生》已完成九集了,反响很好,关注的人也很多。第十集似乎该杀青了,因此,我请本文的主人公牟诚自己为第十集拟个标题。他犹豫片刻,说道,叫《拥抱生活》可否?我一听立刻表示赞同,因为,在我眼中,他就是一个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人。他乐观向上,乐于助人,乐善好施,乐此不疲。他很阳光,很积极,满满的正能量,很受人尊重。他的头上,似乎很是光鲜,顶着那么多桂冠,有时甚至我会情不自禁地想,牟诚真的很不简单。他的履程,极其不平坦,有过艰辛劳瘁,也有过曲折风险。他的经历,充满太多的挑战,有过搏击进取,也曾面临过惨淡。他的爱好,十分地广泛,集书法家、作家、摄影家、诗人于一身,还有总编、记者、教师一大串。但他的胸中,始终燃烧着爱的火焰。他是那样脱俗超凡,多年的艰辛耕耘,蕴含着太多的激情奉献!2013年9月,他还被收录到艺术家档案了,《文学大道》的编者老师还特意为他写了一段编前语:每一个艺术家前行的脚步,都伴随着艰辛与坎坷;每一件艺术品的背后,都浸透着艺术家的心血与汗水……翻开熠熠生辉的艺术家档案,你便会惊奇地发现,那里面既有艺术家生命的痕迹,又有艺术品卓越的魅力,更有艺术家对人生艺术精粹的感悟……《文学大道》特此开辟艺术家档案专栏,推介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本期推介的艺术家为著名书法家——牟诚。接下来便是牟诚的个人简介:牟诚,男,汉族。长春日报社高级编辑。曾任长春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编辑,影视图书周报副总编辑,长春商报副总编辑。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为《无影剑与变形刀》《神笛女侠》《时代歌声精粹》《商品经济新秩序论》《关山侠侣奇形剑》《奇剑扫群魔》《十地神功》《中外食疗保健食谱》等多部书籍题写书名。曾为《辽宁青年》杂志题写刊名,为《影视广播图书周报》《精彩壹周》题写报头,为20集电视连续剧《靠窗坐的小女孩》题写片头字幕。作品在《北京晚报》《书画世界》《书画艺术》《写字》《中国书画报》《中国钢笔书法》等及本地报刊发表。写有《人生忠告钢笔行书字帖》《365个祝福钢笔行书字帖》《爱情友情赠诗集锦钢笔行书字帖》《流行金曲钢笔行书字帖》《圣经格言钢笔字帖》《菜根谭钢笔字帖》(合写)以及《小学生生字钢笔楷书字帖》,出版有《牟诚书法作品集》《5000硬笔常用字书写规范(上、下)》。
是啊,牟诚的确很不简单,可他成功的背后,又有几多辛酸?几多坎坷?又有几多磨难?他说:荒唐时光未蹉跎,生活的道路艰难太多。可透过他深沉的微笑,我看到他至今还在艰苦跋涉。透过他身后留下的足迹,我看到了他还在奋力求索!从他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力的辨证法,在他身上变幻莫测。我似乎看到了压力、动力、实力在他身上循环隐约。他要在干旱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脚窝。他要创造生命的价值,他要奋力开拓,他更要超越自我,这就是牟诚的品格…… 翻开牟诚的人生履历表,展现在眼前的分明是一条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铺满了鲜花的阳光大道。很多人都会投以羡慕的目光,由衷地喝彩和热烈的掌声。“书法家”、“作家”、“诗人”“摄影家”这些称号,也一个个地落到他的头上;“总编”、“记者”、“教师”“志愿者”的美名,也一个个地贴到他的脸上。 的确,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没有一丝一毫的夸张之嫌。在我看来,依照他诸多的出版物和数不清的文稿,特别是无法形容的创作业绩,这些“冠冕堂皇”的所谓“名头”,其实还真的远远不够。 作为笔者的我,没想为他树碑立传,更没想为他歌功颂德,有的只是作为一位好朋友、写作者的一点良心罢了。
我敬佩牟诚,敬佩他的儒雅之气,敬佩他的品高之风,敬佩他的才华横溢,敬佩他的为人师表…… 我知道,若以职位论英雄,牟诚无疑是很平凡的,但若以一个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奉献,那么牟诚的人生就不失为潇洒,不失为辉煌,不失为灿烂!
丘吉尔先生说过:“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气质,倘若有了勇气,人类其他特质也就具备了。” 我们追溯一个成功者的足迹,特别是追溯牟诚先生成功的源头,绝不能忽视它内在的气质或特质。
我笔下的牟诚,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他的头发有些花白,高高的个头、笔挺的身材,走起路来风风火火,那张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写满风韵的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说起话来语速平稳、掷地有声、底气十足、谦和有加。幸运的是,他现在不仅是我们桑榆文学社的资深顾问,他还成为了我的朋友、挚友、良师益友。 他的知识很丰富,可是他却很谦虚,最难得的是他很乐于助人,无论是谁,只要有求于他,他从不拒绝,对所有人都报以满腔热情,一视同仁。有两件事最令我难忘,至今回忆起来都心存感激……
2024年的春季,正值外孙备战高考之时,我想在精神上给外孙一些鼓励,于是想请牟诚帮忙写几个字送给外孙。当时,牟诚没在长春,而是在远隔千山万水的大洋彼岸看孙子呢。可当我把我的想法说给他之后,他二话没说,滿口答应。并且在最短时间内滿足了我所有的要求。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的书写条件很有限,和在国内的家里无法相比,在家里他有自己足够的书写空间,现成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提笔即写。而在那边,什么都没有,一切都要现去华人超市购买,而且时间上也不允许,他要等夜深人静时孩子睡觉以后再写,总之,困难重重,可尽管如此,他还是什么也没说,尽最大努力满足了我的要求。“金榜题名,备水一战,决战高考,勇攀高峰”等几十幅各种书写体的美句美字源源不断地从大洋彼岸转到我的微信里,我又转给外孙。外孙不负众望,考取了985大学,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当然,牟诚姥爷是当之无愧的那一位。还有一件事儿也是很让人感动的……
挚友颜立华大哥要出一本画册《鸟予诗香》,好朋友们都为之高兴,大家各尽所能,出谋划策,从各个不同角度给予支持。当牟诚从我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承担起书写书名的重任,尽管那边书写条件有限,但他还是克服了所有的困难,把最完美的作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呈现给了大家。当这本画册付梓之即,牟诚也恰好从新西兰赶了回来,看到自己亲手书写的书名,看到作者颜立华大哥满意的笑容,听到朋友们的赞扬声,他也很欣慰。
在与牟诚相识的这段时间里,我在他身上发现了许多一般人所不具备的闪光点。前不久,在他的朋友圈有一篇随笔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篇写给他已故爱妻的悼念文章。看得出,作者是蘸着泪水写的,每一个字都饱含了他的一片真情,读罢不禁令人感动,令人为之动容。以我对牟诚的了解,他是一个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高度负责的人,他平日里的所作所为诠释了他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深刻理解。他有一颗水晶般的心,他重亲情,对待自己的亲人侠肝义胆,血浓于水。他重友情,对待身边的朋友鼎力相助,一视同仁。他重爱情,对待已故的爱妻念念不忘,刻骨铭心。当孙子和儿子需要他的时候,他会不顾一切立刻飞到大洋彼岸去专心的照顾他们,尽心尽力的做一个好爷爷、好父亲。当朋友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会倾尽全力,力所能及的鼎力相助,全心全意的做一个好朋友。爱妻在世时,他们恩爱有佳,相敬如宾。爱妻离世后,他们天上人间,心心相连。每逢爱妻的忌日,他都会写一篇情意绵绵的悼念文章,以此告慰天堂里的爱妻,他永远是她的好丈夫。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功者往往属于那些勇于在风浪中博弈的弄潮人。牟诚就是一位艺高技强、勇于博弈的弄潮人。他驾驭着书法,文学这叶小舟,正以高昂的姿态,乘风破浪,驰向更加美好的彼岸!在纷繁的大千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显得微不足道,如一株小草之于烂漫春天,一条小溪之于辽阔大海,一片白云之于无垠蓝天。毕竟,惊天动地者寥若晨星,大多数人只能在平凡中工作,平凡中生存。哲人说,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如果,把我们的一生看做是一场生命的旅途,人生的精彩就在这生命的某一个时段。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青年时宏图一展;有的人中年时攀上人生高峰;有的人,老来却让人生更加精彩。牟诚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很精彩。平日里,他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除去书法教学以外,去图书馆,去老研会,去文化馆,去社区,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除此之外,他还帮助所在的多个社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编辑校对等相关工作。每天雷打不动的还要坚持在《学习强国》里答题,每周还要坚持出去拍照。总之,他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用他自己的话说:累并快乐着。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可称之为伟人,当一个平凡的人,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好人也一样让人生放出光彩。人生因努力和付出而精彩,人生因奋勇拼搏而精彩,人生因自我超越而精彩,人生因无私奉献而精彩。牟诚的事迹或许不够轰轰烈烈,或许不够惊天动地,他所做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点滴小事。但就是这些“善小而为”的点滴小事、平凡小事,折射出他一心为他人的一颗水晶般的心。也正是他的这些积累起来平凡的“小善”,汇聚在一起,演奏出了他人生美妙的“交响曲”。通过对牟诚的了解,我悟出的道理就是:平凡的人生也可以演绎出不平凡的故事,在田垄陌上也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在百姓的舞台上也会闪烁出耀眼的星光。牟诚的爱心奉献诠释了他退休后的精彩人生,也证实了牟诚退休后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他送给我的三本书《心路情思》《流光碎影》《落笔闻声》我已经通读两遍,其中有喜,有悲,有幸福、有痛苦,有曲折,有浪漫……总之,通过这三本书,能唤起作者对今生美好的回忆,我很幸运能成为这三本书的读者之一。通过反复阅读,我更加了解牟诚这位朋友了,同时,也对我的这位朋友更加敬重了,通过近两年的接触,我发现了他是个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人。他对待朋友、对待亲人、对待同事、对待学生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对待事业、对待教学像夏天一样火热,而对待身边的某些不良倾向以及没有正能量的人则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璀璨的人生》是我送给牟诚的一件礼物,以此答谢两年来他对我工作学习以及各方面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略表寸心。最后,祝福我的好朋友、挚友、良师益友牟诚晚年生活多姿多彩,让璀璨的人生永远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个人简介】吕松军,笔名:吕松筠。1956年出生,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创作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朝阳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诗与远方国际交流中心理事,南关区永春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长春市老干部网宣员,长春百姓学习之星,吉林省党员优秀志愿者,吉林好人,长春日报特约通讯员,桑榆文学社社长,桑榆文学平台总编。
著有个人文集《松涛》《 回眸》,近年有140余万字的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中国散文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读本之那人那事》《中国老年教育》《回眸又见花开》《吉林文学年选》《长春老年教育》《文存阅刊》《民情》《文风》《参花》《意文》《吉林名人》《绿池》《往事》《春风文艺》《长春文化》《艺点文化》《夕阳红》《左邻有爱》《榆树文笔》《榆树人》《榆树知青》《泥香》《九台文化》《黄龙府》《后小说时代》《老来乐》《老公安》《而立之年》《精彩读本》《长春最美养老人》《吉林日报》《东方老年报》《新文化报》《长春日报》《长春晚报》《内蒙古日报》等杂志、报刊,连续七年在长春市群众诗歌散文微小说大赛中获个人奖、最佳组织奖,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征文比赛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