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再献“五福”妙笔,晕染百姓幸福底色
天 琮

大年初五,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日子,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年味,每一丝风都仿佛裹挟着喜庆与吉祥。就在这样美好的时刻,著名文化学者丁再献先生以笔为媒,在福字红纸上绘就了一幅独特的“五福图”,让福泽之气,悄然飘入百姓家。
那张鲜艳的红纸,宛如冬日里的一团烈火,燃烧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中间的骨刻文大“福”,古朴而厚重,它穿越了悠悠岁月,从龙山骨刻文的古老时光中走来,带着历史的沧桑与神秘。字形似一酒器,承载着古人对福最初的理解——酒丰富完美,寓意着生活的富足与美满。这一笔一划,镌刻着先人的智慧,诉说着千百年间人们对幸福最质朴的追求。凝视着它,仿佛能看到远古的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举杯欢庆,感恩自然的馈赠,祈愿生活安宁祥和。
而四角用行书写就的福字,灵动飘逸,宛如翩翩起舞的仙子,为这幅作品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现代的气息。行书的流畅与洒脱,与古朴的骨刻文相互映衬,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这四个福字,犹如四位使者,将福气带到东南西北各个角落,让福泽遍布人间。
福,究竟是什么?于百姓而言,福是阖家团圆时的欢声笑语,是餐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福是辛勤劳作后收获的那份满足,是孩子健康成长、老人安享晚年的欣慰;福是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温暖,是在困难时刻有人伸出援手的感动。
在这个大年初五,丁再献先生的“五福”,恰似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每一个百姓的心田。它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份美好的期许。当人们看到这张“五福图”,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仿佛所有的苦难都已过去,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无限可能。
福到百姓家,是一种传承,传承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福到百姓家,是一种祝福,祝福着每一个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遂、万事如意;福到百姓家,更是一种力量,激励着人们勇敢前行,去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记得丁再献先生曾用朱砂墨写过一幅三尺骨刻文书法作品,一个骨刻文大“福”字红红火火在蛇年春节亮相,更为节日增添了耀眼的光彩,今日一并推出,以飨读者。
在这喜庆的大年初五,让我们怀揣着对福的美好憧憬,踏上新的征程。相信在“五福”的庇佑下,百姓的生活必将如那盛开的繁花,绚丽多彩,福满人间。
写于2025年2月2日/乙巳正月初五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