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格律诗六首》文/谭德国
1.
五绝·秋 晨
群雁穿云雾,
丹枫舞晓风。
远观祥瑞气,
旭日比朱红。
2.
七绝·一日情趣吟(新韵)
朝登山顶开心境,
闲看明星静览书。
把酒狂涂三五页,
品茗清赏似觉俗。
3.
七绝·春日重上门前狮子山
昔登狮顶舒童眼,
一片山河尽紫姻。
重上案台观美景,
无边春色最精神。
4.
七绝·少时老来情不同(新韵)
少年登岭痴观水,
老叟攀峰爱看山。
山水曾经来肺腑,
滋仁养智意如兰。
5.
七律•盛夏乡野
盛夏曛蒸超烤炙,火烘汤煮更无风。
蛙鸣稻熟青纱帐,蝶恋荷香紫草丛。
山里牛眠羊乘荫,田间姐作妹观虹。
丰收景象如图画,乡野而今似月宫。
6.
排律·秋晨登三星山观景
晨登山顶上,旷野雾茫茫。
静观三堆石,沉思万古昌。
斗争寻幸福,探索盼祯祥。
今日兴科学,峰巅路放光。
三星华盖品,千年宝文岗。
乳气氤氲散,秋风恣意狂。
逶迤群岭秀,锦绣众河长。
水色山光美,高天献紫阳。
作者简介
谭德国,1960.7生人,男,湖北巴东人。大专文化,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20已退休。1981年开始发表诗作。喜好诗文书法,迷恋易学道教佛咒。乐交高尚之士,深究山水峦头与理气,精研民俗日课等等。曾参加《诗刊》首二三届刊授学习。河南书法研修班毕业。参加过上海戏剧函授。诗、文、书法作品 100 余次选入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奖。部分诗作选入巜短诗大观》等多部诗集。书法作品及书论选入巜世界美木大典》等多部辞书中。个人辞条刊列30部辞典中。近年以在网络平台发表作品为主。曾任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等职。《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传媒及网络平台多次报道过其从事文化活动的事迹。主张艺术滋养人生,人生丰富艺术。
以下是对谭德国《格律诗六首》的赏析:
《五绝·秋晨》
- 画面感强:“群雁穿云雾,丹枫舞晓风”短短两句,便勾勒出一幅秋晨时分,大雁在云雾间穿行、红枫随风舞动的生动画面,动静结合,营造出秋晨特有的清冷又灵动的氛围。
- 色彩鲜明:诗中“丹枫”与“朱红”的运用,让画面色彩更为鲜明,凸显出秋日的艳丽与朝气,“远观祥瑞气,旭日比朱红”又增添了一抹祥瑞之意,给人积极美好的感受。
《七绝·一日情趣吟(新韵)》
- 生活情趣展现:通过“朝登山顶开心境,闲看明星静览书。把酒狂涂三五页,品茗清赏似觉俗”,依次描述了登山、看书、饮酒创作、品茶赏景等日常活动,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又充满雅趣的生活状态,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丰富的生活情趣。
- 情感变化体现:从“开心境”到最后觉得品茗清赏“似觉俗”,情感有细微的变化,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也体现出诗人内心多样的感触。
《七绝·春日重上门前狮子山》
- 今昔对比:“昔登狮顶舒童眼,一片山河尽紫姻。重上案台观美景,无边春色最精神”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回忆儿时登山所见的朦胧美好,再描绘当下重游时看到的充满生机的无边春色,凸显出时光流转中狮子山春色依旧却又别样精彩的特点,引发读者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七绝·少时老来情不同(新韵)》
- 人生感悟传达:以“少年登岭痴观水,老叟攀峰爱看山。山水曾经来肺腑,滋仁养智意如兰”,写出年少与年老时面对山水不同的喜好,进而传达出山水对人生滋养的感悟,体现出随着年龄增长,心境与审美发生变化,蕴含着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深刻思考,富有哲理意味。
《七律•盛夏乡野》
- 场景描绘细腻:“盛夏曛蒸超烤炙,火烘汤煮更无风”形象地描绘出盛夏乡野酷热难耐的天气状况,接着“蛙鸣稻熟青纱帐,蝶恋荷香紫草丛。山里牛眠羊乘荫,田间姐作妹观虹”细致刻画乡野中动物、人物在盛夏时节的各种活动与状态,画面丰富,将盛夏乡野如诗如画的生活场景生动呈现出来。
- 意境营造美好:结尾“丰收景象如图画,乡野而今似月宫”把乡野的丰收之景比作月宫般美好,营造出一种充满希望、美好的意境,表达出对乡野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排律·秋晨登三星山观景》
- 结构严谨:全诗围绕秋晨登山观景展开,从登山时所见的“旷野雾茫茫”,到观景中的沉思联想,如“静观三堆石,沉思万古昌。斗争寻幸福,探索盼祯祥”,再到对当下科学发展等感慨,最后又回归到描绘山水景色,结构安排合理,层次分明,展现出排律的严谨结构特点。
- 意境开阔:通过“逶迤群岭秀,锦绣众河长。水色山光美,高天献紫阳”等句,营造出开阔、壮丽的意境,体现出三星山秋日清晨宏大而秀美的自然景观,同时融入对历史、对当下的思考,使诗歌既有自然之美又具思想深度。
总体而言,谭德国这六首格律诗题材涵盖四季、生活感悟与登山观景等,在写景上细致入微、画面感强,善于营造意境,同时能巧妙融入人生思考、生活情趣等,格律运用也较为规范,展现出较高的格律诗创作水平与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