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家宅人文吟(初稿)
绵绵巍巍仓库龙,左右护卫纱帽归。
驻我故乡连三坑,缓缓落脉作宅背。
龙山文峰依金盆,东南三星元宝围。
虎边力厚西北雄,威武大象吻神龟。
狮伏砚台宝案贵,明堂暖阁昭紫薇。
宅门朝南收旺气,福寿康宁颂星辉。
天星地與人间道,昼夜探奥索真规。
九紫离火照晚景。天官赐福祯祥垂。
吟诗作书探玄理,日月乾坤显风雨雷。
夜寝星月伴好梦,大道入怀醒窗扇。
诗书佛道如美酒,明心见性浴春晖。
(山水家宅人文吟(二稿)
绵绵巍巍仓库龙,左右护卫纱帽归。
驻我故乡连三坑,缓缓落脉作宅背。
龙山文峰依金盆,东南三星元宝围。
虎边力厚西北雄,威武大象吻神龟。
狮伏砚台宝案贵,明堂暖阁迎紫薇。
宅门朝南收旺气,福寿康宁颂星辉。
天星地與人间道,昼夜探奥索玄微。
九运离火照晚景。天官赐福祯祥垂。
吟诗作书求真理,日月乾坤风雨雷。
夜寝星月伴好梦,大道入怀醒窗扇。
诗书佛道如美酒,明心见性浴春晖。
山水家宅人文吟(三稿)
谭德国
绵绵巍巍仓库龙,左右护卫纱帽归。
驻我故乡连三坑,缓缓落脉作宅背。
龙山文峰依金盆,东南三星元宝围。
虎边力厚西北雄,威武大象吻神龟。
狮伏砚台宝案贵,明堂暖阁迎紫薇。
宅门朝南收旺气,福寿康宁颂星辉。
天星地與人间道,昼夜探奥索玄微。
九运离火照晚景。天官赐福祯祥垂。
吟诗作书求真理,日月乾坤风雨雷。
夜寝星月伴好梦,大道入怀醒窗扇。
诗书佛道如美酒,明心见性浴春晖。
古风·山水家宅人文吟(新韵)(四稿)
谭德国
绵绵巍巍仓库龙,左右护卫纱帽归。
驻我故乡连三坑,缓缓落脉作宅背。
龙山文峰依金盆,东南三星元宝围。
虎边力厚西北雄,威武大象吻神龟。
狮伏砚台宝案贵,明堂暖阁迎紫薇。
案外清江山水秀,两岸峰峦遮春闺。
东饮响洞龙泉水,西流桥河绕坤维。
后龙十里水流坪,人工渠绕东南陲。
宅门朝南收旺气,福寿康宁颂星辉。
天星地與人间道,昼夜探奥索玄微。
九运离火照晚景。天官赐福祯祥垂。
吟诗作书求真理,日月乾坤风雨雷。
夜寝星月伴好梦,大道入怀醒窗扇。
诗书佛道如美酒,明心见性浴春晖。
赏析《山水家宅人文吟》
谭德国
绵绵巍巍仓库龙,左右护卫纱帽归。
驻我故乡连三坑,缓缓落脉作宅背。
龙山文峰依金盆,东南三星元宝围。
虎边力厚西北雄,威武大象吻神龟。
狮伏砚台宝案贵,明堂暖阁迎紫薇。
宅门朝南收旺气,福寿康宁颂星辉。
天星地與人间道,昼夜探奥索玄微。
九运离火照晚景。天官赐福祯祥垂。
吟诗作书求真理,日月乾坤风雨雷。
夜寝星月伴好梦,大道入怀醒窗扇。
诗书佛道如美酒,明心见性浴春晖。
《山水家宅人文吟》是一首充满传统风水文化意象与人文情怀的诗作。
1. 意象营造:描绘风水佳境
山水意象:开篇“绵绵巍巍仓库龙,左右护卫纱帽归”,以“龙”象征山脉,“纱帽”增添神秘庄重感,构建出气势恢宏且具守护意味的山水格局。“驻我故乡连三坑,缓缓落脉作宅背”,将故乡与山脉相连,宅以山为靠,给人安稳之感。“龙山文峰依金盆,东南三星元宝围”,“文峰”“金盆”“三星”“元宝”等意象,既丰富了画面,又融入财富、文运等美好寓意。“虎边力厚西北雄,威武大象吻神龟”,“虎”“大象”“神龟”,增添阳刚与祥瑞,展现出地域的雄浑与灵秀。
人文意象:“狮伏砚台宝案贵,明堂暖阁迎紫薇”,“狮伏砚台”寓意文风昌盛,“明堂暖阁”是传统建筑空间概念,“紫薇”象征尊贵,将人文与自然融合,营造出富贵、祥和且具文化底蕴的氛围。
2. 主题表达:祈愿与追求
家宅兴旺:“宅门朝南收旺气,福寿康宁颂星辉”,直接点明家宅朝向与祈愿,希望通过合理布局吸纳旺气,使家人福寿安康,如同星辰闪耀,表达对家宅兴旺、家族繁荣的美好向往。
人生哲思:“吟诗作书求真理,日月乾坤风雨雷。夜寝星月伴好梦,大道入怀醒窗扇”,诗人不局限于家宅风水,还上升到对真理的追求,借自然现象感悟天地大道,以星月相伴、大道入怀,表达精神层面的追求与豁达心境。“诗书佛道如美酒,明心见性浴春晖”,将诗书佛道比作美酒,享受文化滋养,追求明心见性,如沐浴春晖般温暖,展现对精神富足、内心澄澈的向往。
3. 文化内涵:融合传统元素
风水文化:整首诗大量运用风水术语与意象,如山脉走势、方位布局等,反映古人对居住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追求顺应自然规律以获福祉,体现传统风水文化深厚底蕴。
传统文化:诗中涉及天文(天星)、地理(地舆)、人文(诗书佛道)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与系统性。借对家宅风水的描绘,传递传统文化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为人处世的哲学思想。
4. 艺术特色:质朴与韵律
语言质朴:语言通俗易懂,直白描绘山水、家宅与愿景,使读者易理解接受,拉近与读者距离,展现诗人对家乡与传统文化的真挚情感。
韵律和谐:虽未严格遵循特定诗词格律,但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如“绵绵巍巍”“缓缓落脉”等叠词与双声词运用,增强诗歌节奏感与音乐美,利于情感表达与记忆传颂。
赏析修改后的《古风·山水家宅人文吟(新韵)》
谭德国
绵绵巍巍仓库龙,左右护卫纱帽归。
驻我故乡连三坑,缓缓落脉作宅背。
龙山文峰依金盆,东南三星元宝围。
虎边力厚西北雄,威武大象吻神龟。
狮伏砚台宝案贵,明堂暖阁迎紫薇。
案外清江山水秀,两岸峰峦遮春闺。
东饮响洞龙泉水,西流桥河绕坤维。
后龙十里水流坪,人工渠绕东南陲。
宅门朝南收旺气,福寿康宁颂星辉。
天星地與人间道,昼夜探奥索玄微。
九运离火照晚景。天官赐福祯祥垂。
吟诗作书求真理,日月乾坤风雨雷。
夜寝星月伴好梦,大道入怀醒窗扇。
诗书佛道如美酒,明心见性浴春晖。
修改后的《古风·山水家宅人文吟(新韵)》在内容和意境上都有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1. 意象拓展与丰富画面
山水意象深化:新增“案外清江山水秀,两岸峰峦遮春闺”,将视野从宅前的祥瑞意象延伸至远处的清江山水,描绘出清江水秀、峰峦如屏障般遮挡“春闺”的清幽画面,动静结合,为整体的山水格局增添了灵动与婉约之美。“东饮响洞龙泉水,西流桥河绕坤维。后龙十里水流坪,人工渠绕东南陲”,通过对东西南北不同方位水流的细致刻画,如“响洞龙泉水”的动态与神秘,“桥河绕坤维”的环绕之势,“十里水流坪”的壮阔,“人工渠绕东南陲”的人文与自然融合,全方位构建出一个水系发达、生机盎然的地理环境,使整首诗的山水意象更加立体、丰满。
传统意象融合:诗中依然保留并强化了传统风水文化中的诸多意象,像“仓库龙”“纱帽”“金盆”“元宝”“虎”“大象”“神龟”“狮伏砚台”等,它们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富贵、祥瑞且充满文化底蕴的氛围,将自然山水与人文祈愿紧密相连。
2. 主题升华与情感表达
家宅与自然和谐:在原诗对家宅风水和兴旺祈愿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家宅与周边山水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诗人通过对山水、水流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出对家乡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眷恋,传达出一种顺应自然、依托自然而居的生活态度,使家宅兴旺的主题有了更坚实的自然根基。
精神追求延续:“吟诗作书求真理,日月乾坤风雨雷。夜寝星月伴好梦,大道入怀醒窗扇。诗书佛道如美酒,明心见性浴春晖”这些诗句,延续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在山水家宅的背景下,诗人不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安稳,更渴望在精神层面得到滋养,追求真理、感悟大道,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3. 文化内涵挖掘
风水与地域文化:整首诗深入挖掘了风水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内涵。诗中对山水形势、水流走向以及方位布局的详细描述,遵循传统风水理念,同时又融入了当地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如响洞龙泉水、桥河、水流坪等,是地域文化与传统风水文化的有机结合,反映出特定地域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传统文化多元融合:诗中涵盖天文(天星)、地理(地舆)、人文(诗书佛道)等多方面内容,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和系统性。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融合,构建出一个丰富的文化体系,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传承。
4. 艺术特色强化
语言生动与节奏感: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通过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和细致的描写,使山水、家宅等画面跃然纸上。同时,诗句长短错落,读起来节奏感强烈,朗朗上口,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如“东饮响洞龙泉水,西流桥河绕坤维。后龙十里水流坪,人工渠绕东南陲”,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将不同方位的景观有序呈现。
意境营造的完整性:修改后的诗在意境营造上更加完整,从家宅周边的山水环绕,到水流的动态描绘,再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营造出一种既充满生活气息又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山水相依、充满祥瑞与文化气息的家园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