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岁月交织的古镇情思
权 郁

春节假期已近尾声,孩子执拗地要陪我们外出走走。正月初六,上天格外眷顾,天气晴好,风和日丽。我们从都市的喧嚣中脱身,驱车五十多公里,来到马嵬驿古镇。这座古镇,于“马嵬坡兵变”的遗址上重焕生机,凭借杨贵妃墓与黄山宫的历史底蕴,摇身变为一处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热门景区。踏入古镇,时光的齿轮似悄然逆转,把我们卷入历史与记忆交织的奇妙漩涡。
马嵬驿,曾是古代丝绸之路自长安西行的首站。唐玄宗时期,大唐往昔的辉煌已逐渐被时间消磨,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唐玄宗后期沉醉于声色犬马,懒于朝政,将大权交付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李林甫为保权势,大肆排斥异己,打压朝中忠良,致使朝堂乌烟瘴气。杨国忠继任后,更是变本加厉,不仅与安禄山等地方势力矛盾激化,还肆意挥霍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社会动荡不安。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叛乱,这便是著名的“安史之乱”。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兵临长安城下。唐玄宗惊慌失措,带着杨贵妃等一行人仓皇出逃。
一行人抵达马嵬驿时,士兵们又累又饿,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他们认定这场祸乱皆因杨国忠而起,于是发动兵变,诛杀杨国忠后,又强烈要求唐玄宗赐死杨贵妃。生死攸关之际,唐玄宗陷入两难,一边是多年相伴的爱妃,一边是护卫自己的将士。最终,为保性命与皇位,他忍痛赐死杨贵妃。这场马嵬兵变,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无尽的叹息与感慨。

踏入古镇,栩栩如生的“马嵬坡兵变雕塑群”瞬间抓住了我的目光。雕塑人物千姿百态,唐玄宗眉头紧锁,满脸写满无奈与沧桑,在权力与爱情的十字路口痛苦挣扎;杨贵妃身姿依旧婀娜,眼中却充满绝望,命运的巨轮无情地将她碾碎。士兵们神情冷峻,长枪如林,铠甲在日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光,仿佛在低声诉说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站在雕塑前,我仿若能听见金戈碰撞的铿锵之声,能真切感受到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暴。千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一场兵变改写了无数人的命运,也让马嵬驿这个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卷中。
离开雕塑群,我漫步于古镇的街巷,探寻它的每一处角落。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处处散发着古朴的韵味。小镇依塬而建,划分成多个区域。小吃街由青石板铺就的石阶一层层蜿蜒而上,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岁月的摩挲让青石板表面光滑如镜,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静静讲述过往的故事。
历史文化区域的上坡路,是由农家磨盘铺就,古色古香,独具匠心。这些磨盘紧密相连,虽大小、形状各异,却拼凑出一条独一无二的通途。走在上面,脚下传来微微的起伏感,似乎能触摸到农家生活的烟火,加之路边古朴自然的雕塑,令人仿佛置身于远古村落,感受那份宁静与深邃。
街边店铺鳞次栉比,每一家都像一座小小的民俗博物馆。步入店内,旧时的农家用具随处可见。墙壁上挂着的蓑衣、斗笠,似在讲述往昔风雨中辛勤劳作的岁月;角落里摆放的石臼、木杵,似乎还留存着舂米时的阵阵声响;高高挂起的玉米串、红辣椒,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为店铺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古镇里,还有摆满儿时小食品的摊位。麦芽糖被拉成细长的丝,在阳光下晶莹剔透,闪烁着琥珀般的光泽。拿起一根放入口中,甜蜜瞬间在味蕾上绽放,熟悉的味道瞬间将我拉回童年。小时候,每当听到卖麦芽糖的吆喝声,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出门,用积攒许久的零花钱换来这一口甜蜜。还有那雪白的棉花糖,蓬松得像云朵,轻轻咬上一口,甜蜜便在口中散开,化作童年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酸梅粉装在小袋子里,配着细细的小勺,小心翼翼地挖上一勺,含在嘴里慢慢品味那酸甜滋味。更有炸得焦香酥脆的麻花,以及漂着红油点缀着青葱的各色各样面食,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一边品尝着这些小吃,一边在古镇中悠然闲逛。看着周围的人们,有的像我一样沉醉在美食带来的回忆里,有的则在认真欣赏古镇的建筑,感受历史的韵味。在这里,历史与现实奇妙交融。马嵬兵变的沉重历史,并未让古镇显得压抑,反而赋予它深厚的底蕴;而那些充满童趣的小食品与独特的建筑风格,又为古镇增添了一抹温暖的烟火气。
当夕阳的余晖倾洒在古镇,给一切都镀上一层金边。我们带着满满的情思,缓缓走出马嵬驿古镇。这一趟旅程,不仅让我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更让我找回童年那些纯真美好的回忆。马嵬驿,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故事,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去品味。
槛外人 202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