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交响 . 土楼 ——走访漳州
虫二
霞光 这只金色的大鸟
向着山坳里的土楼栖落
阳光照耀 土楼散发古朴的光泽
像是祖先 穿越时空留下的秘笈
土楼的天空是圆的 圆满不满
如是悄然半遮日红
几百年的土楼 属于一个族群
鸡犬相闻 同祖同宗
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
一口井 邻居 隔壁耳背的阿婆
咒骂声 摔门声 瓷器破碎声
吆喝 粗鲁 无所顾忌
每天问候 说情打俏
穿衣服 小便 洗漱
吃饭 外出耕作 收稻子
酿娘酒 采茶 制茶
客家的乡音 同一种习性
弹丸之地 一个族群
在这里娶妻 生儿 育女
阳光 空气 水与土地
活在祖灵的疆域之内
活力四射的 舞蹈
击打着骄傲的 鼓点
天籁之声 在岁月中交响
沉默的生长 繁衍
守着土楼和缓慢的光阴
黄昏 土楼好像一块巨大的磁铁
鸟群 在变暗的檐角上 聚集 臆想
喧闹又孤单的土楼
在低洼和背光的山谷里
在群山中无语 沉默
在夜霭中 连绵不绝
天空下 土楼傲立于世几百年
鸟兽回土楼 牛羊也归
土楼像母亲的怀抱
容纳着幸福和喜悦
容纳了众生的疲惫和寂静
丘陵上 拱起的家园
这堡垒般的土木建筑
斑驳的墙体裂缝 天井的板砖
收留了中原的 马蹄声
从此 有家国 有桑梓 有黎民
天蓝如梦幻 安邦 安心
一堵泥墙 与一个族群
瓦片 天井 飞檐 生命中的印记
土楼 山脉托起的土楼
属于建筑瑰宝 世界文化的遗产
一代人 牵着一代人 在这片沃土
土楼 流动着万象更新的气象
承载着新时代的梦想
刘兰玲简介:
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责任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黄埔创作基地主任、岭南微文学传媒编委、广东岭南诗社社员、印尼《千岛日报》中华文化专版编委。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老干部(老年)大学《文学创作与赏析》班教师。
由星岛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诗集《听风吹雨》。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紫金之歌》获得首届“永安杯″诗歌大赛优秀奖;《月圆之夜 隆平与稻花》获“家国情怀”诗歌大赛优秀奖;“写给广州的诗”诗词大赛《扶胥之口》获优秀奖。
代表作有长诗、组诗《黄木之湾》、《苍穹下的洱海》、《德庆印象》。
《山里的村庄》、《荷塘的蜻蜓》、《光阴怎能老去》等多首诗作入选《南方优秀诗选》。
作品发表于《中国诗歌网》、《今日头条》、《广州头条》、《北京头条》、《侨星》杂志、印尼《千岛日报》,美国纽约《综合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