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千年古县,运河名城。
002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003 大美魏湾,交通网络,纵横交错。希望的田野生机无限。
004 丁马庄,这座运河畔上的秀美村庄,街道平坦,房舍俨然,老百姓安居乐业。
推出片名及演职员表
滚滚运河水,
茫茫盐碱滩。
一步一个沉重的脚窝,
走不出贫困的怪圈。
胸有凌云志,
丹心筑梦圆。
为了一个永恒的信念,
哪怕山高路更远。
悠悠不了情,
猎猎红旗展。
车轮碾碎了尘封的记忆。
双手凿开了幸福的源泉。
男儿不流泪,
头上有青天。
为了那个心中的承诺,
拼他个地覆又天翻。
漫漫人生路,
熊熊烈火燃。
前方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脸上展开了舒心的笑颜。
九天可揽月,
四海能行船。
你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走进万紫千红的春天。
第一集:
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005 鲁西平原,美丽乡村俯瞰
006 城际公交车车停在了魏烟公路丁马村的站点。
007 记者背着采访器材下车。她穿着时尚,气质高雅。一下车就用相机拍摄美丽的乡村景色。
008 小王开着白色奥迪停在了记者的身旁,摇下玻璃,热情的打着招呼。
小王;您好,请问您是展鹏记者吗?
记者:是啊,请问您是?
小王:我叫王涛,是丁马生物科技公司的总经理秘书。魏董事长让我来接您。
记者:您好,您好。谢谢您啊。
小王:不用客气,请您上车吧。
009 透过车窗,记者看到田野中春意盎然,鲜花盛开。清清的运河水,滚滚东流。
记者:我记得这边在很早之前,不是一片盐碱滩吗?怎么现在小麦的长势这么好。
小王:我们丁马村过去是很穷,一片盐碱滩。种啥啥不长。这多亏了我们的老书记,也就是现在的魏董事长。主动放弃了大城市安置的机会。留在家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开沟修渠,集资修路。他办的那些好事啊,恐怕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记者:是吗?我的任务就是深度挖掘魏董事长的先进事迹,把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推向全国。
小王:如果您真的能把魏董事长宣传出去,全村的老百姓永远感谢您。
记者:宣传报道,弘扬社会正能量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您们把魏董事长的事迹说得越详细我越高兴。
009小王开着车来带到丁马村头。
010 记者被美丽的村容村貌深深的吸引住了。她下车不停地拍着照片。
011 这个时候,村里的妇联主席丁丽走了过来,她,三十五、六岁,身材高挑,泼辣干练。此刻,她正在带领村里的志愿者清扫垃圾。
012 丁丽:(主动上前打招呼)您好,妹妹。欢迎您到我们村里参观指导,方便告诉我你尊姓大名吗?
记者;姐姐您好,我叫展鹏,是《北方都市报》记者,特意来采访您们村魏董事长的。
丁丽:那太好啦。说起我们老书记的事,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村民甲:我们的老书记呀,是方圆百里公认的好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呀,都会第一个过去帮忙啊。
村民乙:就拿我来说吧,我是无儿无女。跟着侄子生活。可是孩子们又常年不在家。老书记给我接上水管,安上天然气。天天过去问我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逢年过节,还拿着油啊,面啊的去看我。
村民丙:我是个退伍军人,在部队上受了点伤。腿脚不方便。老书记给我办了公益岗,在村里检查卫生,一个月付不少钱呢。柴米油盐的事都解决啦。
小王:叔叔大爷们,人家展记者坐了一夜火车,还没顾得上休息呢。至于老书记对咱们多好,以后有机会跟站记者汇报。
展鹏:我不累,老书记究竟对您多好,乡亲们您们说就行。
丁丽:展记者实在太累了,现在需要好好的休息。
013 记者展鹏被热心的群众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七嘴八舌地诉说着老书记的不朽功绩。
014 魏保领在家里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走出家门,来大街上寻找。
015.展鹏在群众的簇拥下,参观着村里的风貌。
016 魏保领热情地上前打招呼魏保领:展记者,辛苦您了,坐了一夜的火车。来到我们这里。
记者;老书记,您太客气啦。我不累。您这个村子真是太美了。鲜花盛开,芳香四溢。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啊。
魏保领:谢谢您的夸奖,我们离上级的要求差的还远着呢。这儿也不是说话的地方,赶快家去吧。
017 魏保领家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温馨典雅。魏保领的妻子、孩子正在热情地迎接。
魏保领:老伴,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报社的展记者。魏总妻子(一位淳朴善良的农家妇女,和蔼、慈祥,笑容可掬)欢迎你呀,姑娘。这回来了就多住些儿子。
记者:阿姨好,你太客气了。这回又要麻烦您了。
魏总妻子:麻烦啥呀,现在日子好过了,吃喝都不愁啦。你愿意住多久就住多久啊。
魏保领:别站在外边说话啦。到屋里吃点饭好好休息休息。
018 这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民居,虽不豪华,却处处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室内窗明几净,八仙桌、太师椅、家具家电摆放的错落有致。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看了以后使人赏心悦目。
记者:董事长,您千万别这么客气。做了一大桌子的菜。那的花多少钱呀?咱吃不完,岂不是浪费了。
魏保领;这些菜都是咱们大棚里种的,甲鱼、鸡鱼肉蛋都是自个养的,不用花钱。也不知道您爱吃啥,随便预备了点儿。千万不要客气呀。
019 吃完饭后,家人撤去杯盘,沏上茶水。
记者:董事长,你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放弃了温馨舒适的都市生活,留在了家乡,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呀。
魏保领:展记者,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啦。我从一九七五年当生产队长,八四年担任村里的支部书记,将近五十年的基层工作,不是那么好干的。
记者:是啊,您真了不起。
魏保领:不是我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这个丁马村历史悠久啊。战国时期的赵简子在我们村后马家湖隐居。五代十国时期的李嗣源和石敬瑭两个皇帝在这里屯兵。丁就是驻军,马就是战马的意思。元朝开凿会通河,明朝燕王扫北。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呀。
记者:哦,原来丁马村是这么来的。
魏保领;明清两朝的漕运发达,魏家湾可是聊城到临清的第一大码头呀。康熙乾隆巡视江南,每次都住在青阳驿站。除了临清,咱魏湾还有个运河钞关呢。
记者:怪不得临清市是全国著名的手工业城市呢。都是京杭大运河带来的财富。
魏保领;京杭大运河不光为临清带来无尽的财富,还孕育出了数不胜数的仁人志士呢。不如说国学大师季羡林,抗日英雄张自忠等等。宁夏自治区原主席李学智、革命烈士李光斗都是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所以我爱自己的家乡,爱养育自己的每一寸土地。
记者:这就是您要留在家乡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根本原因。
魏保领:这只是一方面,我亏钱乡亲们的太多了,恐怕这一辈子也还不清。
回忆字幕:1975年2月(淡去)
020 魏湾镇丁马庄村
021 白茫茫的盐碱地,寸草不生。京杭运河从村前穿过,滚滚东流。
022 参差不齐的土坯房低矮破旧,彰显出中国北方农村的贫困落后。
023 刚刚复员的魏保领背着简单的行装走在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上。
024 他二十五、六岁,身材高大,气宇轩昂。
025 他亲切的和村民们打着招呼
026 老支书李学勤坐在村前的石磙上,形容憔悴,气色大不如前。
027 魏保领看到此情此景,心如刀扎。
028 他走到老支书面前,紧紧握住老人家的手,百感交集。
魏保领:二叔哇,大冷的天,您在在这坐着呢?
李学勤:小伙子,你是谁呀?
魏保领:二叔,我是保领啊。
李学勤;保领?您不是在部队上吗?
魏保领:我复员回来啦。老人家,您这是怎么啦?
李学勤:去年冬天得了一场病,把手脚给拴住啦。
魏保领:外边天太冷,我送您回家吧。
029 魏保领搀扶着老人,一步步地赶回家村,料峭的寒风,吹冷了他的一片心。
030 低矮的房舍,贫苦的村庄。凹凸不平的街道令他触目惊心。
031 魏保领把老支书送到了家门口。
魏保领:二叔,到家了,您就自个进去吧。
李学勤:保领啊,我明天晚上去找你啊。
032 魏保领家
033一个农家小院,几间土坯房,低矮的院墙。
魏保领:爹、娘,我回来了。
034此刻,母亲正在厨房看i烧饭,火苗在灶膛里跳跃着。院子里弥漫着阵阵清香。
母亲;保领,我儿,您回来啦。他爹,保领回来了。
035 父亲高兴地从屋里跑了出来,紧紧握住儿子的手。
父亲:傻孩子,您回家前也不跟家里说一声。好去接您呀。
魏保领:接啥呀,我年轻轻的,有的是力气。
母亲:孩子,妈快做好饭啦。你坐下好好歇会,一会儿就吃。
036左邻右舍听说保领回来了,三五成群地前来看望。
037 这家拿只鸡,那家拿条鱼,还有人用笸箩端来了鸡蛋。那种亲切感自不必说。
邻居甲:保领大侄子,你到家多大会儿了,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啊?
邻居乙:你去北京,看过天安门吗?爬过长城吗?
魏保领:叔叔大爷们,婶子大娘们。北京离咱这不远,坐车也不累,天安门我去了好几次了,长城也怕过。等咱们以后有了钱,都去北京看看去。
邻居丙:保领啊,您这次回来还走吧?
魏保领: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我要留下来和大伙一起干。
邻居甲:咱这村里太穷啦,要啥没啥。您还是留在外边吧。
魏保领:常言说得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丁马再穷,我也不能嫌弃自己的家乡。
王秀太:告诉大家个好消息,保领已经在城里安排了,是铁饭碗。
邻居:好啊,我早就说过,咱们保领脑瓜子灵活。不会回家刨坷垃的。
邻居;是啊,保领是咱村里的千里马,必须要施展自己的本事。
魏保领:反正也到饭点了。大伙都留下来一起吃饭啊。
038 村民们高声呐喊,欢呼声此起彼伏。
039 他们高高兴兴的团聚咱一起,洋溢在欢快的气氛中。
040 傍晚红日西坠,晚霞临空。
041 李学勤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来到魏保领的家门口。
042 魏保领见老人让进堂屋,他的父母热情的招呼李学勤坐下。
母亲:他叔,你喝水,我去做点饭。
李学勤:老嫂子,别忙活了我不饿。
父亲;怎么不饿,都到这个点了。二兄弟你还客气啥。
043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魏保领拿出了一瓶瓜干酒。两碟老咸菜,陪着老书记边喝边聊。从丁马村的过去谈到家乡的发展现状,李学勤老泪纵横,感慨万千。
李学勤;保领啊,咱们丁马庄,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村子。有着悠久的革命斗争传统。抗战时期,有多少仁人志士不怕流血牺牲,为了新中国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
魏保领;是啊,二叔说得对。比如咱们村的李光斗烈士、李学礼,还有我大叔李学智。
李学勤:解放快三十年啦,我在村里当了二十多年的支部书记。本来想建设好自己的家乡,可是,咱们村还是这么穷。究竟为啥呀?我没有啥本事,反倒拖了全村发展的后腿啊,我是丁马村得罪人那。
魏保领:二叔您可千万别那麽说。丁马贫穷落后的原因,都是当时的历史造成。您在村里没少给丁马村操心费力。
李学勤:我总觉得心里心里亏欠全村父老。
魏保领;二叔您不要自责,这些年为了丁马装的发展,您竭尽全力了。
李学勤:保领,你不要给我宽心丸吃了。我自己的事,自己心里最清楚,我不能在阻碍丁马庄的发展了。我的念力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已经不能够在担任村里的书记了。你在部队的表现,我一清二楚。你69年参军,70年入党。您寄回的立功喜报,我都看了。您就是咱们丁马村的骄傲和自豪。你已经在县城安置了工作。我不该影响您的前程。可是村里的现状你也看到了,听二叔的,别去城里上班了,就把咱们村的胆子挑起来吧。
魏保领;二叔,我年龄还小,刚从部队回来。没有有工作经验,不能够接管村里的工作。
李学勤;保领啊,您看看,我的身体都变成了什么样子,您就别再推辞了。
043 他们从傍晚谈到深夜,又从深夜谈到黎明。在昏暗的油灯下,推心置腹的交流了整整一个通宵。
044魏保领被老书记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他的眼里含满泪水。
魏保领:二叔,您别说了。我考虑考虑。整个村的工作我真的干不了。支书您继续当着。我先把第三生产队接过来。看看能不能胜任。
李学勤;保领你肯定行,我相信您。
045 老支书的眼里闪烁着信任的目光。
046 东方的云际泛起了鱼肚白,
047 街上开始出现了遛早的人。
048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魏湾丁马大队部
049 支部成员聚集在昏暗的油灯下,他们各抒己见。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050魏保领亲切地和支委成员们打着招呼。
051老支书李学勤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大伙纷纷为他让座。
李学勤:同志们,大伙静一静啊。我先说两句啊。
支委甲:好,欢迎老支书讲话。
李学勤;我这也不叫什么讲话,充其量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支委乙:老支书谦虚了。
李学勤:我的身体状况,大伙已经看到了,我的能力就这么大。没有叫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心有愧呀。在这儿我给您们鞠躬了。
支委甲:老书记,您这是干啥呢?
李学勤: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把支书让给保领。因为他在部队上锻炼了自己。有着强健的体魄,高尚的品德。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强。
支委乙:我支持保领当书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魏保领:我非常感谢老书记的信任,我也很想带领全村的社员发家致富。可是我年龄太小。对村里的情况也不了解。支部书记这个担子,我的确是担不起来。
李学勤;保领啊,我说你行你就行。你就别再推辞啦。
魏保领:老书记,我自个有多大分量我自各心里最清楚。全村两千多口人,家家户户都得需要吃饭穿衣。我的确是难当重任。还是在座的弟兄爷们儿来挑大梁。我跑腿服务。
支委甲:二叔,保领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咱门丁马庄人多地广,脾气秉性,各具千秋。万一干不好了,保领以后会落埋怨的。
李学勤:这话也有道理,那就叫保领来干第三生产队长吧。
第一集:完
袁国芳;女汉族,山东烟台市人,喜欢文学创作。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企业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