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春愿》
谭德国
鸡鸣犬吠,
阳和春祥。
燕巢蝶舞,
莺飞草长。
樱艳鹊鸣,
春暖花香。
儿童戏闹,
岁稔时康,
乡村振兴,
农事繁忙。
建设农村,
机喧人欢。
钻石挖土,
兴农不慌。
城乡繁荣,
家旺国强。
太平盛世,
盗寇灭亡。
美风佳俗,
良善大昌。
中华复兴,
兴国安帮。
天下太平,
民心所向。
《春愿》是一首洋溢着新春活力与美好愿景的诗歌,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乡村图景,抒发了对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以及民族复兴的深切期盼 。
语言特色:全诗以四言短句为主,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古典诗歌的韵味。“鸡鸣犬吠,阳和春祥。燕巢蝶舞,莺飞草长”,短短十六字,便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鲜活地展现出来,用词简洁而精准,画面感十足。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大量富有代表性的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新春氛围和美好的意境。“樱艳鹊鸣,春暖花香”,樱花、喜鹊、温暖的春天、芬芳的花香,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角度,勾勒出春天的明媚与美好,让读者如临其境。“儿童戏闹”这一意象,充满生活气息,展现出乡村生活的祥和与欢乐,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灵动与活泼。
情感表达:作者的情感表达真挚而热烈,既有对乡村春日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的热爱,也有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和美好祝愿。“乡村振兴,农事繁忙。建设农村,机喧人欢”,展现了对乡村建设和发展的关注与期待,看到乡村在发展中的热闹景象,表达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肯定与支持。“中华复兴,兴国安帮。天下太平,民心所向”,则直接抒发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渴望,以及对天下太平的殷切期盼,这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主题升华:诗歌从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和乡村生活,逐步升华到对国家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复兴的宏大主题,视野不断拓宽,立意不断加深。从“岁稔时康”的乡村繁荣,到“城乡繁荣,家旺国强”的国家昌盛,再到“中华复兴,兴国安帮”的民族梦想,最后到“天下太平,民心所向”的终极愿景,层层递进,展现了作者广阔的胸怀和深远的思考,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