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桂擎南天 万古铭青史
——著名革命老区五桂山情思
冯创志 罗学华 杨林
一
我们是粤西的大山的儿子,有着深深的爱山情结;我们这些大山的儿子深挚的笔触都有着深深的写山情结,我们喜欢讴歌祖国各地的大山。粤西作家曾在《大山情思》中深情地写道:
“有人把大山人性化,将大山比喻成女人。其实,大山真有点像女人,一直都义无反顾地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山子民。不过,不同的大山,养育出来的子民都会有截然不同的特点。这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
徽州的大山是洒脱的女人,洒脱得对其子民‘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任由其到外地闯荡江湖,谋求发展。所以其子民非常显赫,显赫得震惊朝野,显赫得灿古烁今。
湘西的大山是强悍而神秘的女人,所以其子民历来都崇勇尚武,以至‘无竿不成湘,无湘不成军’, 其子民也强悍得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令‘老美’为之胆寒。江西的大山是坚强的女人,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江西大山,竟然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哺育出人民的子弟兵,使之扬名天下。
我们把孕育我们的粤西大山比作是温良敦厚的女人,所以其子民也大多敦厚蕴藉。”我们曾多次想以笔触现显、描绘已久的珠三角的大山五桂山,则是一位无比博爱而又无比强悍女人!因为,她不但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先躯,孕育了倡导三民主义、五族共和、推翻千年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而且哺育出曾经一度柱擎南天奋勇抗日打得入侵珠三角的日寇心胆俱寒的英雄部队广东人民抗日部队珠江纵队,还哺育出曾经一度威震粤中、重创敌人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这两支强劲的军旅,都是五桂山水哺育出来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人民子弟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五周年国庆前夕,我们几个慕名已久的客家大山的儿子,怀着极其崇敬而又万分感慨的心情,造访了这座屹立珠三角,势如南天一柱的英雄而又伟岸的革命老区五桂山。在这里,留下了一串串感慨万千、回味无穷的思绪!
二
迎着初升的朝阳,我们沿着中山南部快线公路进入足令天下中华儿女心驰神往、梦寐欲寻的处于五桂山腹地的孙中山故居翠亨村,探询、拜谒国父孙中山故居。在这里虔诚地瞻仰这位带领中华儿女经历无数曲折离奇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推翻千年帝制建立共和伟人的动人大业;同时也感受那些追随伟人奋斗的人们多姿多彩的心路历程。
在翠亨村,我们怀着敬畏而又肃穆、深沉而又凝重的心情,对这个古老而又活力无限的村进行过无数次多角度、全方位的“零距离”接触。深情地触摸那一条条斑驳的麻石古道、触摸那一块块坚实的青砖古瓦、触摸那一株株葱绿的新藤古树,感知那一帧帧朽蚀的雕镂古画、感知那一幢幢参差的旧宅古第、感知那一方方苍劲的陈字古碑;自然,也深情地仰视那耸立的一树树功名铭碑,仰视那显赫的一位位今哲先贤,仰视那一份份辉煌的今荣古誉,深情地关注着这里生机无限的一山一水、一花一卉、一草一木、一砖一础、一园一林、一城一廓、一亭一榭……
在翠亨村,我好像聆听到、感受到翠亨村祖辈先人匠心的良苦与艰辛,领略到了翠亨村祖辈先人生命长河的邃广与深远,感受到了翠亨村祖辈先人及其孕育的伟人留下人文历史的深厚与蕴藉……
到后来,翠亨村把我的心留下了;然而,翠亨村也在我的中心留下了一串串穿越时空的思绪。翠亨村归来,无数个晚上都寅夜不寐、浮想联翩,一腔思绪似水难剪断,止不住不时任由那联想之舟扬帆蹁然飞升。我们与五桂山中的翠亨村相约,此后夜夜,梦里来游!于是,欣然命笔写下这首俚句:“偷得浮生半日闲,伟人故里谒中山。四海为公真国父,一手擎升华夏天。众生三民真主义,共和五族乐蹁跹。北伐南征成奇迹,千年帝制化轻烟!”
三
离开翠亨村,我们沿着平整的山间公路前往五桂山腹地、当年五桂健儿之一的主要根据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瞻仰参观。
进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之前,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了为保卫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部而牺牲的梹榔山战斗十烈士碑。品读了正气浩然的梹榔山战斗十烈士碑记,深深地为十位革命烈士的面对顽敌无惧无畏的精神震撼了。
离开梹榔山战斗十烈士碑,我们前往梹榔山下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参观。在这里,我们和众多的游客一样,怀着虔诚而又凝重的心情品读了八十多年年前发生在这里的这一段段南粤地区最为惨烈悲壮的抗击强敌、保卫家国的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一如许多影视作品的情节那么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甚至比许多影视作品的情节更加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使得我们的心之帆止不住一次次沿着历史的长河、沿着历史的瀚海蹁然飞升,把我们的神思带回八十多年前那波澜壮阔场景之中……
四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的前身,是活动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的中区纵队。当时的政治态势是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沦入日寇铁蹄之下,而国民党广东政府则假抗日、真反共,频繁勾结日顽,不断派出重兵围攻进剿我抗日武装。而其军事态势是活动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区纵队孤悬在根据地五桂山区狭小的地带,如不思变,势必有被日顽剿灭危险。当时,党组织决定这支抗日武装向西发展的粤中地区,包括江门、新会、鹤山、高明、新兴、台山、开平、恩平、阳江、阳春、罗定、郁南、云浮、新兴、高要等县,人口600多万,有天露山、老香山、云雾山、大隆洞山等山脉,群山起伏、云雾缭绕,适合游击战争。
也许我们要讲述的这支共产党领导下,在南方最活跃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及其前身中区纵队注定是一支诞生传奇的部队。就在中共广东党组织作出中区纵队跳出敌人围剿,西进粤中地区发展的决定,还未迈出西进的脚步,就马上发生了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
那年秋天,秋风萧索,凉气袭人。中区纵队副司令谢立全刚刚接到西进的指令,马上就带着两个警卫战士由西海老根据地顺风顺水由潭洲水道前往五桂山根据地。进入潭洲水道不久,一条中型电船迎面开来。
坏了,经验丰富的谢立全一眼就看出是汉奸李蓈鸡的巡逻艇。危急关头,谢立全毫不畏惧,他吩咐船家将船贴岸行使。敌船发令:“马上靠来检查”。谢不回话,只管贴岸而行,敌人用机枪扫射,谢立全马上命令用机枪还击,掩护众人登岸。刚刚登岸,船家负伤落水,谢立全马上派两个战士把船家背了上岸。他们在围基上与敌人激战十多分钟,敌人见谢立全他们上了岸,强攻占不了便宜,不再纠缠,谢立全他们才借着夜色撤走。
真玄!活动在珠江三角洲平原水网,只有中山县五桂山狭小根据地的我中区纵队,在敌、伪、顽重重围困下,常有犹如龙游浅滩被虾戏、虎落平阳被狗欺的感觉。
西进、西进……当中区纵队分西进支队分为两个梯队,分别挺进到新会的菏塘和鹤山的宅梧站稳脚跟后,立即就好一似龙入大海、虎归深山,施展了革命武装力量的神威。
中区纵队主力一分为二,一支挺进粤中,发展成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另一支活动于珠江地区和五桂山地区的抗日力量,仍然坚持战斗并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很快发展成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珠江纵队以五桂山为依托,开展轰轰烈烈抗击日军的战斗,仍然把五桂山周边和珠三角地区的敌顽打得呼爹喊娘、鬼哭狼嚎。
五
花开两朵,先表一支,话说谢立全与林锵云、罗范群他们率领的一梯队,经海洲、抵菏塘,通过敌人的西江封锁线,到达周郡村码头上岸,向全体战士传达西命令后,大家马上显得十分活跃。各部队经过政治动员后,便冒雨继续前进,到达棠下的井溪村,与中共粤中党组织领导的新鹤大队胜利会师,完成了挺进粤中的第一步。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总是恶狠狠地攻击共产党,说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游而不击”,真是恬不知耻。请看当时,中区纵队刚刚跳出敌、伪、顽的重压,就大显身手,创立战功。挺进部队踏进粤中地区之后,为了打击敌伪,扩大政治影响,马上马不停蹄地会同粤中党组织领导的部队向敌伪进击,收复了台山县城,歼灭敌伪一部,并乘胜攻击盘据在开平三埠的日军据点,也获全胜。
第二梯队也在新鹤大队配合下,向大泽、司前等敌、伪据点发起了进击,打得敌、伪鬼哭狼嚎。部队在粤中刚刚立足,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了敌、伪一记重重的铁拳,荡涤了司前一带的妖氛。
粤中人民奔走相告,“五桂山的红军来啦,真抗日的队伍来啦,我们有希望啦……”
西江南岸的高明县,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就在珠江纵队挺进粤中前不久,那儿就爆发了一场一万多农民参与的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起义群众攻占了县城,摧毁了国民党的县政府和监狱,赶走了天怒人怨的“县长”钟岐,这就是著名的高明“倒钟”运动。运动后,高明党组织申请获准成立了以黄仕聪为大队长、沈鸿光为副大队长、郑锦波为政委的高明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
1944年11月,中区纵队一部在林锵云、罗范群、谢斌、刘田夫和谢立全领导下,与黄仕聪、郑锦波的高明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会师后,挺进到鹤山的皂幕山、老香山一带活动,形成了大片根据地。
中共广东省临委报请党中央、毛主席,获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不一定要使用统一番号,也可以使用解放军的番号。因此,广东粤中地区革命武装于1945年1月20日,通电,并于1月29日召开成立大会成立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梁鸿钧、政委罗范群、参谋长谢立全、政治部主任刘田夫,下辖一、二、三、四团和一个独立营。
六
1945年2月中旬,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政治部领导机关,率一团、三团战斗部队400余人,另有机关部分非战斗人员数十人,经由高明,挺出皂幕山、老香山抗日游击区,取道新兴、恩平,向两阳及云雾山方向开进。1945年2月22日中午,部队行至新兴县蕉山村,因山洪爆发道路被淹无法前进,临时决定在该村宿营。由于轻敌麻痹,放松戒备,当天下午4时左右,突遭追踪而来的顽军四七三团等600多兵力的包围袭击。我军在十分被动的情况下,仓促组织抗击,打退顽军多次进攻。至晚上,部队虽然突出重围,但却牺牲了司令员梁鸿钧、一团参谋长劳光等在内的59名指战员,有100多名干部战士失踪或被俘。
蕉山战斗中,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有一百多个同志因受伤或失散而被俘。被俘同志中,有三十多个重伤员,四十多个红小鬼和十多个女工作人员。敌人把他们关押在新兴监狱里,用尽了一切我们在电视和电影里看见过的刑讯手段进行威逼利诱,但没有一个屈服投降,表现了一个个革命军人的坚强气质。到后来,有三十多位被国民党反动杀害,有四十多位因伤病而牺牲。
蕉山战斗突围后,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西进部队,分两路向恩平、新兴、阳春交界一带转移,继续推进。1945年3月上、中旬,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领导机关,率一团部队挺进至恩平清湾、阳春先农一带活动。通过开展抗日宣传,打击当地反动势力,组织群众开仓分粮,得到群众广泛支持,开辟了新的游击区,扩大了影响。随即,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以党组织在当地掌握的抗日武装小分队为基础,在恩平清湾圩扩建了第五团,团长吴超炯,政委郑锦波,政治处主任黄昌熹。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西进部队在恩阳边站稳脚跟后,与当地群众建立了鱼水情深的关系生活上得到了群众的帮助。但核心根据地都是穷山僻壤,物产不丰,好几百人的生存成了问题,于是,就想到了几十公里外的阳春县春湾镇,想打那里的春湾银行和粮仓的主意,但是,对当地敌情不了解,不敢轻举妄动。
也许是事有凑巧,也许是应了得道多助的说法。正当罗范群与谢立全在为这事为难的时候,警卫员带着一个春湾附近大洞村的绿林汉子来见,告诉他们,他在春湾有个结拜兄弟,可以提供许多内情。并说他去找这个兄弟,能够提供,两天后,那汉子真的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具体情报。根据这个线索,罗范群与谢立全迅速派马参谋带人到春湾,验证了那人情报是可靠的,从而作出了奇袭春湾的决定。此夜,谢立全与刘田夫带领七百多人的部队和二百多人的搬运物资的群众,从恩平岑洞出发,奔袭春湾,大获全胜。此战俘敌一百多人,缴获五千多万国民党币和六十多万港币以及一汽车的弹药,顺便购买了一大批物资。
7月17日中午,日军3000余人向恩平大槐顶开进,待其日军殿后部队进入伏击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立即实施伏击方案,打得日军措手不及。我军取得胜利后迅速撤离。此役毙敌三四十人,伤敌一批,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扩大了广东抗日解放军的影响。随后,五团部队也先后在新塘绵湖、君堂等处抗击入村抢掠的日军,打得敌人狼狈逃窜。此后,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灵活机动,深入日占区,在新会、鹤山、台山等地作战。四团部队夜袭广海,猛部猛打,击毙日伪30多人,俘敌100多人,他们在历次战斗中积小胜为大胜,壮大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广东的声威。
七
说完五桂健儿中区纵队挺进粤中发展壮大的生动故事,回过头来我们再将回忆的风帆回溯到五桂山孕育的另一支五桂健儿、中山人民的子弟兵,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那同样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场景之中。
1944年12月,中区纵队一支队二区中队调驻五桂山。1945年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在五桂山成立。珠江纵队成立后,接连在五桂山周边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展波澜壮阔的抗敌斗争,迫使广东和珠江地区的敌人为之狠之入骨,意欲除之而后快,曾经一次次对五桂山地区进行残酷的围剿和扫荡,发生过一次次惨烈的战斗。
其中,打破敌人的“5.9”扫荡是很残酷的一场战斗。1945年5月8日深夜开始,日军1000多人,伪军2000多人和国民党顽固派1000多人共四千多人,分六路进入五桂山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珠江纵队第一支队猛虎队民权队在灯笼山和三山虎山一带截击敌人;一支小分队分散在五桂山区骚扰或袭击来犯的敌军。进入灯笼山扫荡的敌军1000多人行到三山虎山山脚,受到22名猛虎队战士的顽强阻击,战斗中猛虎队有9人牺牲、1人重伤,后在增援部队民权队的配合下完成阻击任务,为司令部和另一支主力部队转移争得了时间,使敌人的计划化为泡影。
1945年月,五桂山军民,采取麻雀战术(仿照麻雀寻食的形式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游击战术),仅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彻底粉碎了敌人更加残酷的“十路围攻”五桂健儿中区纵队一部挺进粤中后涌现的另一支五桂健儿珠江纵队,成立后,进行过的战斗,根据不甚完全的统计,就有200多次,取得了歼敌3000多人,缴获枪支弹药无数的重大战绩。
珠江纵队为华南抗战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五桂山和五桂山人民为珠江纵队的诞生、成长、战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这样说,没有博大强悍的五桂山,就没有这两支广东中南部令得敌人闻风丧胆健儿。更可以这样说“五桂擎南天 万古铭青史”就是革命老区五桂山的生动写照。
至此,心绪如潮、不能自已,止不住写下两首俚句:“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岭南半壁天。喜有欢歌遍地起,愧无彩笔写云笺!史海浩歌传千古,山河犹自话当年!健儿铁肩担道义,不灭强虏誓不还!
珠江浊水滔滔浪,万倾河山片片黄。英豪怒视豺狼蛮,义歌高唱手握枪。五桂铁拳频挥舞,各路强虏见阎王!昔泪今歌言不尽,山川铭刻永留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