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载入史册的
现实主义力作
一一一金叔榜和他的《秦麓往事》
文/蔺坚(陕西)
今年春节,因事没回家,一人静居独处,只能读书写作。当我认真读完金叔榜先生的长篇小说《秦麓往事》后,一股清晰的岁月印迹便刻于脑际,无不让人感慨万千,启迪颇深。
长篇小说《秦麓往事,以上世纪六十年代至新千年秦岭东段南麓商洛山地为背景,描写了改年开放四十多年农村的发展变化。小说立意深刻,人物塑造个性鲜明,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血肉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影像般浮现在读者眼前;那一桩桩真实故事,一件件感人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无不让人拍案叫绝,鼓掌称赞。
在未读长篇小说《秦麓往事》之前,我与金叔榜先生从未谋面,只是在文学交流群里转发了我创作的习作,他就关注了我,与我相互添加了微信。他在微聊中说要赠我他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秦麓往事》,对于爱读书写作的我来说,肯定喜悦高兴。
年前腊月的一天,他打电话与我联系好,我站在大路边等候。稍倾,一辆小车停下了,他从车内为我递了一部《秦麓往事》,后对我说他有事,改天见面后再叙。说完,他就开车走了。
我双手捧着厚重暂新的书,打心底很敬佩于他。
其实,我对金叔榜先生早已有了了解。他生于上世纪的1957年,属相为鸡。我出生于上世纪的1963年,属相为免,我与他年龄相差六岁,可以说是同时代的人。

他家住夜村街对门岩峪沟。说起夜村附近丹江两岸山地,无我不熟悉的,更有永远也割舍不断的情思。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夜村中学读书三载,对岩峪沟很熟悉,我的一位好学友也家住岩浴,我到岩浴曾去过好多次。岩浴沟确是个好地方,此沟并不深,两座土山矮而蜿蜒。山上山下皆是粮田,沟内土地肥沃,温暖向阳,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从夜村中学毕业后的几十年来,因我爱妻的娘家在杨塬村,我常去夜村街上集,每次从学校大路经过时,不由得将张涧、何塬、岩浴、沙峪驻足相望。我巳对金叔榜先生其人其文有了了解。他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山里农民,曾去秦岭山上背过矿,是农村人常说的老木匠。一生务农,却偏好爱读书,因好爱读书,才对他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家住原两水寺乡,几十年前同属夜村区,现又同属一个镇。我与他一样也是土生土长的山里农民,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与文学结下了不懈之缘。我干了一辈子农活,在州城文化打工三十年,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对金叔榜先生艰辛的文学创作之路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与他皆如蜗牛在文学的苦旅中奋力爬行。故而,我便对金叔榜先生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对他创作的长篇小说《秦麓往事》情有独钟。敢坦言,《秦麓往事》是我一生中读过的长篇小说中最出类拔萃的一部奇书,这是一部描写农村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值得称颂的是,作者敢大胆创新,将现代文学创作因素与历史融于一体。全书用章回体进行小说架构,这是现代小说很少见的。全书共88回50余万字,每一回的题目都能起到画龙点睛之阅读效果。如第一回:“龙泉镇禳天三祈雨,杨家梁报喜双添丁”别出新裁,引人入目。每回的故事情节读者心中知晓,且每回章节叙述不超一万字,字字精简,句句如珠玑。描写干炼,情节曲折,读后让人荡气回肠。我还是第一次阅读以诗作为段略连结而概括整体文本的小说的。在长篇小说《秦麓往事》的写作中,作者采用以诗化文,以情入理的叙述手法,读来格外顺畅,富有诗情画意之文本境界,既朴实无华又情感飞扬。如第十回:“怀春女投怀风流汉,好色男命绝阴虚痨”中,有诗曰:“夜宁静,西风残,梦里公子扣门环。青灯暗,肝肠断,不见情郎站床前。窗前月色暗有淡,星光闪闪眼望穿,飕风阵阵惹心烦,泪洒青毡亦枉然。”如此美奂绝伦,诗意盎然又牵肠挂肚的文字,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整部小说有很多古体诗词加现代文之情感,起到烘托人物心理之艺求效果,还有快板歌赋等恰到好处的运用和贯穿于小说中。

由此看来,金叔榜先生是一位博览古诗词读研的用心人。这部小说,对于人伦,哲理,风水学,以及孙子兵书《三十六计》都有运用,可见他的博学多才,才华横溢。敢断言,他确实是:“精读细研古诗篇,下笔如神似文仙”。这一点,一般写作者是飞越不过这个砍的。
长篇小说《秦麓往事》,是金叔榜先生用心血铸就的一部传世之作;整部小说结构严谨,故事真实可信,情节曲折感人,作者用审美艺术之慧眼,洞察农村社会山里小人物的世界观人生观,真实还原了山区农民的理想追求,揭示了他们的人性本真,有善必有恶,有喜必有悲,有离必有合,有爱必有恨,有生必有死的做人信条。作者金叔榜先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直至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延续用“英雄之笔”刻画得淋漓尽致。长篇小说《秦麓往事》是一部传承乡土文化地域文化的活教材,作者用审美的艺术慧眼,洞察农村社会山区农民的生存与苦难。
全书人物众多且每个人物个性显明,作者不是在向读者讲一般的故事,而是在用“照妖镜”照射还原人性的伟大与渺小,是在用“照妖镜”映射出人世间的善良与丑恶,是在用“照妖镜”反射出生命的闪光与衰亡。
鲁迅先生曾说:“真正的好小说,只要读者读后能永远记住小说塑造的人物的名字就好了。此言乃哲言。广大读者读了小说《红岩》后,就永远记住了江雪琴(江姐)、许云峰等核心人物的名字的;广大读者读了小说《青春之歌》后,永远会记住核心人物林道静、余永泽等核心人物的名字的;广大读者读了《创业史》后,永远会记住梁三老汉、梁生宝、改霞等核心人物的名字的;广大读者读了《白鹿原》后,永远会记住白嘉轩、鹿之林、黑娃、小娥的名字的;广大读者读了《平凡的世界》后,永远会记住孙少平、孙少安、田小霞、郝红梅等核心人物的名字的;广大读者读了《秦腔》后,会永远记住疯子引生、白雪等核心人物的名字的;广大读者读了《主角》后,永远会记住忆秦娥等核心人物的名字的。
然而,当我读完金叔榜先生的长篇小说《秦麓往事》后,永远记住了杨庆山、杨进文、杨进劳、杨庆福、刘玉倩、张慧英、小莲、杏花、庆银、天宝、进文妈、小玉、二牛、文博、庆能、三清、杨庆恩、巧云、哈巴狗等无数众生相的名字的,而且这些人物如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让我时而惦念,有时,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常会出现在我的梦中,为我诉说他(她)们心中的怨愤与爱恨情仇。所以,金叔榜先生的长篇小说《秦麓往事》,一定会被载入中国长篇小说文学史册的,一定会与经典名著一样会世代传承下去的。乙巳正月初六日草写,初七日改定,初八日手机打印于“知秋堂”。
作者简介:
蔺坚,陕西商州人。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编剧协会会员。已出版发表长篇小说《南沟轶事》《七面镜子》《流岭人家》《蔺坚戏剧作品集》和《蔺坚诗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