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智慧与人文关怀的使者
——记与商河县法律工作者李爱民的交往
在法律的殿堂里,有这样一位法律工作者,他以宅心仁厚、乐于助人的品格,默默耕耘,为无数百姓排忧解难。他,就是商河县法律工作者——李爱民,一个将法律智慧与人文关怀完美融合的优秀使者。
初识李爱民,是在2020年商河法院我的宣传办公室里。当时,他正代理一起某局的行政案件,因听说他办案效果好,为人正派,所以,我请他把我办公里的面谈。一交谈,我才得知,他比我年长一岁,曾担任过某乡的党委副书记。他面容和蔼,满眼慈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睿智,但并不善于表达。但听别人说,他总能设身处地为当事人考虑,用最朴实的语言,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解释得清晰明了。这样一接触,就坚定了我与他的交往。而随着接触的深入,我对李爱民办案能力及个人品格更为认可。
有一起在垦利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作为女方的原告深陷婚姻的泥潭,痛苦不堪。但由于被告的胡搅蛮缠,让案件进展举步维艰。两次离婚未能离成,当事人的心情跌至谷底。期间,因管辖权问题两家法院也是相互推诿。面对这样的困境,李爱民没有退缩。他多次往返于法院与当事人之间,耐心倾听,细心分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当事人指明了方向。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当事人摆脱了婚姻的枷锁,重获自由。那一刻,我看到李爱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是对法律公正的坚守,更是对人性美好的诠释。
李爱民在法律服务上的爱岗敬业,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专业素养上,更体现在他对当事人的关怀与尊重上。他深知,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因此,他总是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当事人提供延伸性服务,让案件结果更加人性化、更加理想。
然而,这样一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在家庭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下班回家,他总是褪去职业的外衣,变身为一位慈爱的父亲、体贴的丈夫。接送孩子、炒菜做饭,他乐此不疲。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什么是家庭的和谐与安宁。
对于那些想要请他吃饭以表感谢的当事人,李爱民总是婉言谢绝。他说:“我愿意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而不是给你们增加负担。只要我能办得到的,我都会尽力去办!”这句话,简单却深刻,透露出他对家庭的珍视与对职业的敬畏。
李爱民,这位仁心的法律使者,用他的智慧与善良,点亮了一盏盏法律之灯,照亮了无数人的前行之路。他的故事,如同一首动人的散文诗,细腻而感人,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法律的温度与人性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