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092字幕;1975年初冬
093秋庄稼渐渐收割完毕,田里的麦苗慢慢地拱出土来,嫩嫩的,绿绿的甚是喜人。
094每天清晨和傍晚,魏保领总是要到地里走一走,转一转。
095时而和群众攀谈,时而蹲在地头上查看麦苗的长势。
096某天晚上,丁马村大队部灯光明亮。
097第三生产队群众代表正在开会,研究新的工作计划。魏保领穿着黑色的夹袄,神情庄重地介绍着上半年村里的成绩。
魏保领:乡亲们,从开春到现在,咱们老三队成绩还是不错的。玉米、豆子、谷子等等收的还是不孬。起码说,能解决温饱 。是啊,今年大伙粮食管够吃了。
魏保领:不知道大伙注意到了没有,不管是棒子好事黄豆绿豆,还是谷子。颗粒没有供好。显得瘪瘦。主要是水肥不到。
村民:对呀,咱村历来来都是靠天吃饭,老天爷多下点雨,我们就多收点。一年到头如果不下雨,只能是天塌砸众人了。
魏保领:咱村紧靠小运河,村后还有马家湖,可以说是水利条件非常好。那为什么总浇不上水呢?归根结底是没有沟渠,即便是有,也是常年淤塞。几乎被泥沙树叶填平了。几年冬春两级,咱们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开沟挖渠,疏通水利。争取在明年全部浇上黄河水。
村民:保领,话说起来容易;开沟挖渠不是小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必要时还得有挖觉机械投入使用。
魏保领:老少爷们,我理解大家的困难。挖沟修渠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为了全村的脱贫致富,我们必须这么做。不能让全村父老乡亲们跟着我再受穷。我考虑过了,冬天咱们闲着也是闲着,干点活出点力怎么着也比唠嗑磨牙晒太阳强吧。咱们利用一冬天,男女老少齐上阵,年轻力壮的挖沟运土,老人妇女做饭烧水。歇人不歇车。我相信毛主席说过的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村民乙:保领大哥,您这么一说,我心灵就开通了。您就领着大伙干吧,我们有的是力气。
村民丙;保领,我家哥好几个,有小推车。我们就是肩挑筐抬也要挖好沟渠,为后代造福。
魏保领;对呀,只要我们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啥事干不成呢。
098村前运河边,红旗招展,随风飘扬。高音喇叭播放着催人奋进的乐曲。冬日的阳光照在人们脸上,显得格外温暖。村民们挥汗如雨,干得热火朝天。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魏保领跑前跑后,时而帮着村民推车,时而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忙的不亦说乎。
099中午时分,村里的妇女送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民工们边吃边聊,气氛相当融洽。
100魏保领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高兴地合不拢嘴。
101夜晚一盏盏汽灯,照亮了工地,村民们挑灯夜战。昼夜不息。
102数日后,天空中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村民们丝毫没有听写的意思,加班加点地劳碌着。字幕:1976年3月
103春暖花开,阳光灿烂。万物复苏,冰消雪化。经过全村百姓的共同努力,灌溉沟渠胜利竣工。
104魏保领走在田埂上,心情是非舒畅。
105一台台抽水机砰砰的鸣叫着,清清的河水流进田间,滋润着久渴的土地,刚刚返青听的麦苗吮吸着大地的甘霖,茁壮成长。
106看到此情此景,魏保领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107小满时分,成熟的麦浪一览无余。金黄的麦穗,煞是喜人。
108芒种时节,烈日当空,村民们高高兴兴地收割小麦,地排车,畜力车来回穿梭。男女老少没有一个闲下来的。麦场上,村民们争分夺秒,摊场,轧场,起场,扬场忙得手脚不闲。
109望着饱满的麦粒,丁马庄的村民乐开了花。
110傍晚,彩霞满天,红日西沉。劳累一天的村民坐下来休息。
111魏保领坐在场院里和群众聊天。
村民甲:幸亏保领带头挖通水渠,今年收的麦子就是多,麦粒也鼓溜。比往年多老些个。
村民乙:现在你说这话,保领提出挖渠的时候,你可是第一个提出来反对的。村民甲;谁有前后眼啊。当时我也是担心保领把事干砸了,落埋怨吧。
魏保领;您们就别再拿我说事了,挖通了沟渠,麦子丰收了,大伙就不在挨饿了。咱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村民甲:这头一杯酒,就该敬给保领哥。
魏保领:敬我干啥?咱村两千多名群众都有功劳。是他们一铁锹一铁锹的挖土,一车一车的拉土,还有婶子大娘们烧水做饭。单丝不成线,孤树难成林。这就是团结的力量。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吗。这收获的粮食吗,每个村民都有享受劳动成果的权利。
村民乙:我觉得,咱们三队社员出的力最大,付出的最多,应该多分一点粮食。他们几个队在咱挖沟的时候干啥去了?站到一边看笑话,看着咱们快成功了,才加入进来,象征性的挖几下。这和旱地拾鱼有什么区别?
魏保领;你这个兄弟别计较个人小事,发扬一下高风格,大度一下。我们都在丁马庄住着,都是喝着运河水长大的。谁不知道谁的脾气秉性。老少爷们怕我担风险,挨整。我们可以理解。现在,有了灌溉条件,粮食丰收了,我们不能再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112 镜头一转,返回到现实中。
魏保领:展记者,我需要到公司回见一个客户,就不陪您了。你好好的休息一下。晚上参加我的直播活动。记者:董事长,你忙去吧。
魏保领:在家里,我不是什么老总,论年龄,我比您父亲都大。
记者:伯父,您是长辈。我不打扰您了。
113 魏保领走后,记者仔细环顾着室内,镜框中的照片。书橱里的证书深深地吸引住了她。
魏总妻子:姑娘,您坐下喝水。困了。累了去我屋里歇会。
记者;阿姨我不累,您如果不忙,咱们就坐下来说说话吧。
魏总妻子:俺一个庄稼人,会说啥呀?
记者:就像平时唠嗑似的,心里有啥就说啥呗。您就拿我当自己的女儿吧。
魏总妻子:我还真有个闺女,如果活到现在,应该和您差不多大了。哎,孩子没有那个命呀。
记者;姐是怎么走的?
魏总妻子:孩子可怜呀,走的时候才九岁呀。那天孩子正在胡同里跟着小朋友玩,
回忆:
114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时的农村,贫困落后。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
115孩子们都在胡同里愉快的玩耍。突然,有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倒在地上,脸色煞白。直流鼻血。
094魏保领闺女住院的事,很快就被村里的群众给知道了。他们也是心急如焚。但是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谁也无能为力。
116 夜晚117魏保领家门口
村民甲:好人没好命啊,这日子刚刚好过一点,保领家就出这么大的事。孩子也不知道咋样啦?
村民乙:他们两口子又带着孩子瞧病去啦。
118某医院098走廊里人流涌动,行色匆匆。
119 病房里,五岁的小女孩躺在病床上,脸色煞白,十分痛苦。
120 魏保领夫妇坐在凳子上愁眉不展。
121 魏保领被叫到医生办公室,医生神情庄重,脸色异常难看。
魏保领:大夫,孩子到底得了啥病呀?严重吗?
医生:最初诊断的是贫血,不怎么厉害。可是经过专家会诊,结果不如乐观。您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魏保领:大夫,您说吧,我挺的住。
医生:我明确的告诉您,孩子得的是白血病。
魏保领:(脑袋翁的一下,如同五雷轰顶)大夫,那就赶快救救孩子吧。
医生:医治成活的几率很小,如果血液回升快的话,最多能活三年。您们要保证孩子的营养,尽量要让孩子多吃点好东西。我们尽最大努力,延长孩子的生命。
122 魏保领跌跌撞撞,失魂落魄地走出医生办公室。
123 他在院子里转了好大一会,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
124 病房里,夫妻两紧紧抱在一起,痛苦地抽泣着,泪水顺着脸颊,默默的流淌着。
125 丁马村
126 村民三三两两地在街上走动
村民:保领的闺女得了白血病,这可咋办呀?
村民乙:这孩子在这么命苦呀,生下来没有享过一天福。老天爷不睁眼啊。
村民丙:县里,地区和省里的医院都治不好。只好出院,在家里养着。
村民甲:保领虽然当个队长,吃的穿的都跟咱一样,有啥好东西营养孩子呀。
村民乙:孩子身上没有血,就不能活下去。这么小的孩子,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毁了呀。
村民丙:我真想把自个的血抽给孩子,保领给咱村里出大力了。如果不去淘换那些耕牛,恐怕咱们连窝头都吃不上。
村民丁:哎,听说吃了你和沟里的甲鱼能生血。还有树上的大红枣。
村民甲:对呀,咱这挨着小运河,马家湖,里边有的是野生甲鱼。
村民乙:咱们不如去捞甲鱼,给孩子补身子。
村民丙:对呀,咱们发动全村人,都去摸甲鱼,可是千万要瞒着保领哥,他知道了,会不落忍的。
127 丁马村的群众自发地组织起来,在河沟里摸起甲鱼来。
128 然后趁着朦胧夜色,偷偷地送到了魏保领的家门口。
129 魏保领知道以后,百感交集。
130 有了甲鱼肉,和甲鱼血。孩子的脸上慢慢地泛起了红晕,他的生命又延续了五年。
131 某天傍晚,红日西坠,晚霞漫天。
132 运河水滚滚东流,两岸的庄稼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色。
133魏保领伫立岸边,思绪万千。
魏保领:魏保领啊魏保领,你有何德何能,让全村父老乡亲为孩子下河摸甲鱼。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红枣鸡蛋偷偷的放在我家门口。你让全村人富起来,那是你的天职。谁叫你是共产党员呢?你生在丁马,长在丁马?难道就不应该为丁马的发展做点贡献吗?魏保领,你欠乡亲们这么大的人情,恐怕这一辈子也还不清。外边的世界再精彩,你也不能出去。你要永远留在丁马村,带领全村的群众脱贫致富。乡亲们一天过不上好日子,你就永远做他们的领头雁。魏保领,你不是属牛的吗,你就应该具备老黄牛的开拓进取谨慎,脚踏实地为定买的群众拉好套,驾好辕。
【第三集完】
袁国芳;女汉族,山东烟台市人,喜欢文学创作。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企业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