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吉卫东

寒风凛冽梅初绽,春意渐浓柳吐新。春寒料峭之际,蛇年新春年味尚浓,峰峰城乡处处洋溢着欢乐与祥和。2月8日上午,一场由区政协组织的《磁之韵》出版发行研讨会在泉头办公区三楼会议室举行。区政协副主席张建平出席并主持会议,区政协宣教委、相关区直部门和彭城镇、《磁之韵》作者代表、陶艺师和政协委员代表20余人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上,《磁之韵》执行主编、区政协二级主任科员王健方首先给大家介绍和分享了《磁之韵》的编撰背景和编撰工作体会。随后,作者代表王新民、杨宇峰、杜良盛、李富田、高保兴、孟祥书、李俊峰、吉卫东,陶艺家代表刘鹏举、韩海龙、李光,彭城镇代表王海鸣依次发言,畅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各位老师的话语精彩纷呈,文化含金量很高。
王新民老师为磁州窑的未来发展壮大,提出和呼吁四点建议:一是将陶瓷产业的技术创新放在首位,做大做强;二是学习景德镇的先进经验,恢复成立峰峰陶瓷技师学院和陶瓷研究所,加快技术人才储备和培养; 三是继续优化切实可行的陶瓷产业政策,适应网络时代的特点,大力扶持电商发展;四是保护和修葺彭城“王家大院”等民居大院。历史上的王家老宅浓缩了千里彭城、远销大江南北的“陶瓷世家”发展史,传承了600多年,院内有银窖,里面蕴藏着故事很多,彭城“日进斗金”的发源地。如能开发旅游景点和大窑主人文故居,必将丰富和充实文旅发展。
高保兴和李俊峰诗兴大发,各自赋诗一首,赞誉有加!
高保兴朗诵诗歌道:“贺新书出版”阅览新书翰墨香,磁之韵味赋诗章。陶瓷陆路陉程远,滏口帆船水道长。日进斗金窑火圣,人来客栈货车忙。彭城载誉神州外,作者交流乐满堂。”
李俊峰用诗性的语调谈道:“如果说磁州窑的发展是一首历史文化乐章,这本书就是乐章里最动人的乐句。书是沉甸甸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的。这本书最打动人的,是它对磁州窑匠人群像的刻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作品穿越时空,与我们对话。他们的精神透过这些瓷器,仍在影响着世人。我们仿佛能看到他们专注的神情,听到他们敲打瓷土的声响,感受到他们对磁州窑完美的执着追求。正是他们的坚守与创新,才让磁州窑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磁州窑的瓷器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精湛的工艺,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千年瓷都彭城的市井生活和烟火气。
《磁之韵》的出版,如一座桥梁,连接起了历史与现代。详细地梳理了陶瓷器的发展脉络,讲述了不同时期的技术发展与人文精神状态。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唤起人们对文化的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磁州窑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然后他用播音员富有磁性的嗓音吟诵了一首诗:窑火千年韵长流,新书付梓意未休。泥坯巧塑春秋事,彩釉轻描岁月愁。宋韵唐风凝妙品,漳滏彭城载风流。今朝一卷开新页,磁艺光辉耀九州。”
大家一致认为《磁之韵》的出版发行,是峰峰文化事业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区政协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为峰峰文旅产业发展助力赋能的又一成果。在编辑过程中,执行主编王健方主任付出极大的艰辛,他秉持着一股迎难而上、锲而不舍的精神,集策划统筹、组稿写作、拍摄采风、编辑校对于一身。在他的统筹协调下,团结和带领一批文化人参加并出色完成了这项浩大的文化工程。
随着一些高龄非遗传承人不断离世,依靠口传心授的技艺正在消失。同时由于城市化改造浪潮的冲击和侵袭,非遗和民俗遗址快速陷入困境,加剧了易逝性和脆弱性。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丢掉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失去的不仅仅是过去,更是未来!正是给予这个考虑,《磁之韵》书中特别收录了许多已故的研究磁州窑文化成绩斐然的老前辈珍贵文稿。我们应该记住些闪闪发光和熟悉的名字:郭光华、刘志国、郭连生、魏启山、马全祥等等。值得怀念和学习他们的人格魅力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
从某个角度坦白地说,出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限于容量等原因,好多文章未能收入,难免有遗珠之憾,如杨宇峰老师提到的义井砂锅文化等。
针对大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区政协副主席张建平投来赞许的目光,并给予记录,表示将认真考虑研究。
本次研讨会上还迎来了一位女嘉宾,她是著名女作家高影新,饶有兴趣专程从邯郸驱车赶来,第一个到达会场签到。她是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市作协理事,邯郸地方文化艺联会副会长,邯郸磁州窑学会秘书长,地方文化研究学者。她是有备而来,百感交集,动情地说:我是这次研讨会最大的受益者,受益良多。她正在创作长篇小说《大窑》(暂定名),希望大家多提供素材,谈到自己的构思和创作计划,聚焦彭城磁州窑的近代百年发展史,半壁街滏源里、龙洞珠泉、三教九流,人物众多、市井风情、感情纠葛,商战暗斗、窑工抗争等,相信《磁之韵》这部书给她更多创作动力。非常期待这部反映磁州窑风情的史诗级风俗画卷早日问世。
近三年来,区政协牵头组织在注重和保证编撰质量的前提下,组成了颇具学术实力的编委会和编辑部阵容,通俗性和学术性兼顾,更加注重田野调查和口述史搜集,以每年出一部的频次和速度,使《滏之源》《峰之峦》和《磁之韵》这三部书的成功出版发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文化系列丛书。这三部曲,一部比一部完善,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步步高”。编辑体例持续创新,亮点频出。这些凝结着集体智慧的心血之作,资料详实,图文并茂,每部字数都在35万字左右,形成类计百万字的三部巨著,完美精准诠释了“峰峰好山好水好文化”的内涵。笔者有幸参与这三部书的组稿和走访等工作,进一步学习和深化了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滏之源》《峰之峦》和《磁之韵》这三部书的出版实践,总结和积累了较为成功的文史资料编辑经验,为助力峰峰地方文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和新的标杆,将强力推动峰峰成为一块文化高地。
我们坚信在峰峰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上,这座有待深度挖掘的文化富矿中,磁州窑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一定会助力峰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火爆出圈,一定会在国内乃至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