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赏新梅
文/王玉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新岁至。南方的梅比北方梅要早开一阵子。随着冬天的结束,我们北方的梅为了迎接新春的到来,也开始盛开了。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赏梅花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新春之际,许多人会去公园或者山上赏梅花,享受梅花的美丽和香气。而这达活泉之梅,我们每年要来观赏的,甚至三次,初放时,盛开时,还有花将凋谢时。
新岁立春这一天,早饭吃完春饼后,外甥女安安约我去赏春,我是不太愿意去的,因我略患感冒,虽然阳光灿烂,但寒风略大,可是想想达活泉公园的百花园里那一片梅林,不想错过新梅初放的好时节,心里便不再犹豫了,穿好衣服,戴上口罩,两个闺女,外甥女,还有老伴开上车,唱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直奔达活泉公园。
为了过新年,忙得我讲卫生,除尘,洗涮,炸年泡,炖年肉……累得我腰疼脖子歪,一个多月没出门了。
到了公园,浓浓的年味映入眼帘,大红灯笼高高挂,有唱歌的,跳舞的,吹笛子的,放风筝的,好一派热闹非凡的新春景象,令人赏心悦目。安安和小树要求妈妈一起打羽毛球,跳绳,然后再去赏梅,我和老伴便直奔百花园里的那一片梅林。
刚到园门口,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正如我意,今天不白来。进入园内,新梅果然初放了,真是喜上眉梢。已有好多人拿着相机和手机给梅花拍照呢,我也迫不及待地从兜里掏出平板拍了起来。门口的那一颗最大的黄梅树,有一半花蕾一半花开了,剩下那半大不大的、还有那最小的几颗黄梅树,少数已盛开,多数似黄豆一般大的花蕾,还有半开不开的,像是含情脉脉的少女,甚是美丽动人。有两个小女孩把梅蕾捋在她的衣兜里,估计她也看着这豆大的小花蕾甚是美丽可爱,装在兜里回家细细欣赏、玩耍,她妈妈看见了,正在教训她呢。我便拾起地上不知谁掰下的一小枝刚刚开放的黄梅,也许是游客看到了园里的工作人员吓得扔下逃窜了。我把这枝黄梅夹在右边的鬓发间,顿觉香气袭人,心旷神怡,好像回到了少女时代。有好多人看着我笑呢,我这张老脸也羞成了红色。“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西行数步便是红梅和绿梅,还有一颗极好看的杏梅,开的是粉白色的花朵,楚楚动人。红梅刚开了没几朵,绿梅刚发出芽,那树杏梅的枝条上一点动静也没有。老伴儿说:若是天好的话,估计再过一个礼拜,红梅、绿梅就欣欣然而张开了眼,杏梅还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开放。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人赏春梅是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最爱枝上那抹红,
历经风雪仍从容。
暗香疏影倾城色,
袅袅婷婷迎春风。
梅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的花朵形态各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有双层花瓣的,有单层花瓣的,还有多层花瓣的,有的则完全盛开,展现出不同的美丽姿态。而它的颜色也是丰富多彩,有黄色、红色、绿色、白色、粉色等多种颜色可供欣赏。每当梅花盛开时,达活泉百花园都会吸引很多的游人前来观赏,梅花不仅美丽,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它是岁寒三友之一,四君子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正如毛主席在《卜算子·咏梅》中所写“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傲骨之花。春天赏梅是件多么有雅趣的事情!
春水初生百草萌,
寒流过后迎东风。
一家老少踏春去,
新梅初放韵不同。
总之,梅花是新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不仅在于其形之雅致、色之清丽,它还是视觉上的一道美餐,它的美丽与坚韧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赞美。让我们在欣赏梅花的同时,也学习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力量和勇气。
达活泉里新梅开,
朵朵花儿放光彩。
傲首怒放花万朵,
高歌欢庆新春来。
当下的达活泉,正是新梅盛开的好时节,请大家带着家人,约上朋友,千万莫要错过这场春日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