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化雪老诗
诵读:张思敏 王宝怡 曹岩翔
音乐合成:江丽芳 编辑:杨建松
唐义贞(1909-1934年),又名唐一真。清宣统元年七月初二,她出生在金口镇一个中医世家。

1923年9月,14岁的唐义贞考入由董必武主持教务的湖北女子师范。在新文化和革命思想影响下,她不仅抓紧了课内学习,而且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进步书刊,积极投身革命洪流参加实践。
1926年6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当选为学生会和妇女联合会的主要干部。那时正值北伐军攻占武昌的前夕,由于经常与进步师生一道秘密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还深入到工人群众中作反帝反封建宣传,因此受到董必武的多次表扬,不过也差点被城防司令刘玉春抓走。
1927年初,她从师范毕业后进入汉阳蔡甸乙种商业学校,并任教务主任、共青团蔡甸支部书记,还被选为汉阳县妇女协会筹备会主任。3月,她主持召开了汉阳县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县妇女协会委员长,这也是汉阳县第一位妇协委员长。大革命失败后,她转入地下,并在江岸铁路工人中继续开展组织宣传工作,就是在这里她认识了同为江夏人的项英。1928年,党为了培养和积蓄革命力量,安排她在上海补习几个月俄语后,再乘海轮出发,经过一番辗转后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其间,她和同学杨之华、曹舒祥等同学受到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和驻共产国际、少共国际代表瞿秋白、邓中夏、何叔衡、陆定一等领导同志的热情欢迎与指导,这对于坚定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很有帮助。1929年12月,她和陆定一恋爱几个月后结婚,但不久却被冠以“反对支部局”的罪名,被王明和米夫等人开除团籍和学籍,送到“医务培训班”监督学习。几个月后学成回到上海,同陆定一一起从事地下工作,这才被团中央恢复团籍。

1931年冬,唐义贞和陆定一先后被组织调到中央苏区。当年12月30日她生下一个女孩,取名“叶坪”。
1932年初,她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总卫生部成立后,她被部长杨立三任命为药材局局长(办公室位于谢家祠堂楼梯间)。10月,她亲自在瑞金朱坊镇创办了卫生材料厂并兼任厂长。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领导全厂百余名职工上山采集中草药,制成大批药品,还研制合格的消毒纱布、棉花,供应红军部队和苏区群众,不仅得到杨部长的充分肯定,还受到《红色中华》报的表扬。她还给附近群众看病,随叫随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我们山沟里的唐大夫”。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开始战略转移。唐义贞因怀孕在身不能随行,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为了便于行动,她将3岁的女儿寄养在瑞金武阳村一户农民家里,随后便跟着福建省委秘书长毛泽覃、贺怡夫妇等转移到长汀四都。11月20日他又生下第二个孩子,取名“小定”。产后第四天,她忍痛再将小定送给范家,还把一条毛毯和一个铜脸盆送给范其标夫妇,且用中文和俄文写下武昌老家的通讯处,并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们便于联系”。可是还未及一月,国民党宋希濂的第三十六师就向圭田逼进,她不顾身体虚弱,继续奔赴战场,抢救伤病员。
1935年1月下旬,部队向赣南方向搜索前进时被敌人包围了,经过一场激战,她与20多个战友一起被捕,关进了敌人团部;但此时的敌人并不了解唐义贞的身份,趁看守不严,她们逃走了。敌人见被抓捕的红军跑了,开始怀疑他们的真实身份,立即派出大批敌人进行拉网式搜捕。结果她们三人在汤屋大山中再次被抓。唐义贞被打得伤痕累累,几次晕死过去,最后敌人还是什么也没审出来。

1935年1月30日,寒风呼呼地刮着。在四都下赖坝的河滩上,唐义贞和两位战友双手被铁丝绑着,昂首挺立在河岸边,他们一起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苏维埃万岁!他们的高喊声震人心魄,令山河动容,也让敌人肝胆发寒。残暴的敌军随即射出了一串罪恶的子弹,唐义贞三人倒在河边,鲜血染红了河水。
此时,有敌人说唐义贞吞下所有文件,竟上前剥下唐义贞浸满鲜血的上衣,用刀刺入胸膛残忍地将其胸部破开……
1982年中宣部长,唐义贞的丈夫陆定一因缅怀她撰写下了《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一文。文中他深情地说:“唐义贞烈士的心是金子煮成的,唐义贞烈士的灵魂是水晶雕刻而成的”,读后催人泪下。
1985年福建省长汀县人民政府为唐义贞修建一座汉白玉纪念碑,下赖村小学也被命名为义贞小学。中共长汀县委宣传部还编写、演出了七场现代越剧《唐义贞》,并由福建电视台录制播放。

1997年,家乡人民怀念她,将金口镇淮山小学改名为“义贞小学”,还采用了陆定一亲自题写了校名。这所学校还特地建了一间“义贞展室”,这不仅成为武汉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学校也逆袭成了武汉市基础教育的窗口。

当年10月31日,陆定一的部分骨灰被送到长汀,撒放在唐义贞烈士墓上,分别了六十多年的夫妻,终于团聚了。

作者:化雪老诗,中学教师,江夏文化学人。

诵读:张思敏,女,汉族,研究生学历,1989年2月出生,2015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湖北未来家园高科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未来家园妇女之家妇联主席、江夏区妇联第四届执委。

诵读:王宝怡,江夏区文化路中学七(3)班语文教师兼主任导师,曾指导学生在楚才杯作文比赛中获奖,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教育格言:师以德为本,心以爱为源!

诵读:曹岩翔,江夏区文化路中学七(3)班学生,喜欢运动,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在江夏区诵读活动中获二等奖。

音频合成:江丽芳,江夏区文化路中学七年级年级长,优秀教师,江夏区百优班主任,区“新长征突击手”,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铁马豪歌平台四年阅读已逾一亿八千多万。
图片采自网络


主办单位:江夏区文化路中学
支持单位:江夏区妇联
省朗协语言研究与实践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