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龙颂
——悼黄旭华院士七律二首
龚 剑 新
(2025年2月10日)
其一 无声重器 万代方舟
深海无声研重器,卅年隐姓为神州。
惊涛难撼宁波志,骇浪不移孺子牛。
美丽珠宫龙舞蹈,庄严贝阙玳遨游。
功成何必留名号,碧血丹心万代舟。
【注】1、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25年2月6日,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2月10日,黄旭华告别追悼会在武昌殡仪馆举行。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年,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此诗以"潜龙"喻其功绩,赞颂其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
2、玳:即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是一种大型海龟,因其背甲上有美丽的花纹和特殊的生理特征,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神兽,称为“玄武”,赋予了神秘和尊贵的象征。
3、舟,指我国的国之重器与军事利器,都是为保卫中国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诺亚方舟。
其二 深海埋名 铸剑报国
深海埋名三十春,雄心踏浪历艰辛。
惊涛铸剑潜鳞静,碧血寻舟利刃新。
岂惧风霜摧铁骨,终教华夏镇妖尘。
蛟龙扫雾惊天外,青史长铭报国身。
【注】本诗以“深海埋名”喻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究,用“雄心踏浪”象征其科研之路的艰辛与坚守。后两联通过“惊涛铸剑”“蛟龙扫雾”等意象,赞颂其铸就国之重器的伟业,末句“青史长铭”则表达对其报国精神的永恒铭记。

龚剑新,中共长沙市雨花区委党校四级调研员、原副校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化、思想、理论专家”,巜世界汉语文学》、《当代新文学》顾问,国家高级书法师,CCTV《艺术传承》栏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长沙市党员教育培训骨干教师;专著《圆梦--红色诗歌颂》作者,《素雅人生》主编,《大国书画》副主编,《世纪百年书画》编委;中外知名作家、书法家、爱国主义诗人,荣获“长沙好人、身边雷锋”、“长沙最美基层宣讲员”、第三十四届中华大地之光“中国文化思想奉献精神特等奖”、“奥运文化大使”、“人民艺术家”、“2023年全球百强榜艺术家”、【2024年书画颂两会·艺术铸丰碑】全国重点推荐人民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书法作品(润格30000-50000元/平尺),得到国际友人喜爱和国内专家充分好评。
龚剑新同志近年撰写的论文和调研报告获奖30余篇,公开发表论文、诗词260余篇(首),荣获全国理论征文一等奖8篇(次)。完成省、市课题6个。备课20余课,开展“送课进基层宣讲”320余场次,得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