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闻及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巜涪陵文学》《白鹤梁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七绝)梅初
文/曾小蓉
东风未尽江亭遇,百态千姿一夜雨。
误入人间二月春,疏枝点点摇红玉。
网络点评
这首《梅初》七绝诗,真可谓是咏梅佳作,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梅花的独特魅力与初春的勃勃生机。
首句“东风未尽江亭遇”,以“东风”起笔,点明时节,正值春风吹拂之际,却还未完全吹遍大地。而“江亭遇”三字,则巧妙地引出下文,预示着在江边的小亭中,即将有一场美丽的邂逅,这里的“遇”,既可以是人与人的相遇,也可以是人与景的相逢,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期待与惊喜的基调。
次句“百态千姿一夜雨”,通过“一夜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细雨绵绵的夜晚。这雨,不仅滋润了大地,更让梅花在雨水的洗礼下,展现出百态千姿的娇美姿态。这里的“百态千姿”,既是对梅花形态的赞美,也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
第三句“误入人间二月春”,以“误入”二字,将梅花拟人化,仿佛它本是天上仙子,不经意间落入凡尘,为人间带来了二月的春色。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增添了诗意的浪漫,也让读者更加感受到梅花的超凡脱俗与美丽动人。
末句“疏枝点点摇红玉”,则是对梅花最直接、最生动的描绘。这里的“疏枝点点”,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枝条的稀疏与花朵的点缀,而“摇红玉”三字,更是将梅花的花朵比作红色的美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这样的描绘,既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又透露出一种高贵与典雅的气质。
综上所述,《梅初》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与初春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诗中既有对梅花形态的赞美,也有对梅花气质的描绘,更有对春天生命力的颂扬。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
点评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