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斤记
(白话版)
大斤,是沧州石材行的一个企业名号。企业的创建人穆远方,风骨气象清白纯净,人才仪表高超不凡,喜欢吟诗、能写文章,是一位文雅的君子。起初,他在乡下学校当教师,培育了很多优秀学生,可谓桃李芬芳。待到改革开放的大潮兴起之际,他投身商海,搏击风浪,从石雕行业入手,开基创业。经过十余年的奋斗,企业初具规模,出现蒸蒸日上的局面。因为企业原来叫的“石雕大世界”、“东方石业”等的名称不太理想,要想重新定一个名号,作为注册商标,便于更好地在中华企业中闯荡。
2005年(农历乙酉年)12月的一天,气象祥和,阳光温暖。穆远方先生邀我和李玉堂、周林华、孙建以及张书霞等几位好友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议为企业命名的事。我首先提出使用“大斤”这个名字,大家都认为很好。经查询国家工商局,全国没有相似名字的企业,于是就确定下来了。
斤,是斧子;大斤,就是巨大的斧子。盘古开天地、吴刚砍桂树,都是使用它干的。原始社会的人类最早使用的锋利工具是石器,而石斧就是其中之一。以神灵所依仗的、先民最先使用的东西来作为企业的标志,正可以占据文化的源头、抢占行业的先机。
再者,天字下边是“大”,匠字中心就是“斤”。采集五岳山体的内在结构,撷取九州天造地就的奇石;学习楚国人“运斤成风”的高超技艺,效法孟浩然“匠心独运”的精巧构思。广采博取,追求精致,就是石材行业的最高追求。
斤,又是分量;大斤,表示沉重。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诚信”二字也都包含在里边了。
文人经商,不容易!古代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的政策、看重礼义轻蔑利益理论,都是有片面性的。其实,工业可以聚财,商业可以生利。积蓄了财利,国势就强大;国势强大了,百业就兴旺;百业兴旺了,市场就繁盛;市场繁盛了,民生就丰裕。这是社会得以发展,天地得以长久的正道。所以,春秋时期的子贡经商,孔子不摈弃他;金元时代的思想家许衡,提出“治生”要论,教民耕种,鼓励生财;改革开放的宏伟规划,就以发展经济为首要目标。通达明白的人士,不以讲利益为耻辱。利国利民,利家利众,“利益”二字何来耻辱?那是功劳,也是荣耀啊!
穆先生继承春秋时代陶朱公(越国大夫范蠡)的事业,不失文人本色,以德立身,以信为重,义利兼顾,堪称儒商。而且,他将石材企业顺应时代全力推进。一饰一装,宜于环境;每石每刻,美化生活。勇于承揽重大项目,善于打造精致作品,领一代风骚。以大斤为其命名,恰如其分。
使用新的名号以来,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商业界、文学界的朋友,交口赞扬。文人贤士,竞相作文赋诗,用美好的语言字句称赞颂扬。什么原因?是因为欣赏大斤这个名字美吗?是感叹大斤企业的兴盛吗?是敬重穆先生的品德厚重吗?以我说:这几方面的因素都有。
当今,吉祥之风浓密,商海风浪滔滔,企业的奋斗永远没有终结的日期。企业正应该高扬“大斤”这面旗帜,招纳贤才,凝聚和率领广大员工,树立远大宏伟的目标,谋求集团企业的宏伟局面,追求满堂的精彩,激奋振堂的豪情。鸿图大展,事业勃兴,大有希望!
近来听说远方先生要把诸位友人撰写的称赞大斤的诗文刻石留存,我便写了这篇小文,把大斤命名过程简略记述在这里。
李忠智记于
2012年7月
大斤
儒士经商倍艰难,
倾情欲结范蠡缘。
直将文脉塑偶象,
不为蝇头扣琴弦。
共邀贤能参大事,
全凭诚信足斤盘。
未来可望东风起,
独运匠心筑金山。
乙巳正月十五
青萍竹影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