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首梅诗抒雅趣,借来AI共赏芹
缘起说明
两年前,看了李国梁老师的咏梅诗。诗兴大发,恰好宁化六中也种了十几株梅,为咏梅用了近一个月观察,从梅花打苞一直到花儿凋谢。写了一组咏梅诗。当时机器成诗尚未成潮,故所有文字都是原创。今年梅花又盛,却感江淹才尽,每欲作诗,却无法另辟蹊径。今年,deepseek和天工AI等写作软件方兴未艾。笔者试着将部分咏梅作品交由软件品评。
习诗几十载,笔者也没有几首认为可作为所谓代表诗作。自己对自己的作品不好评价,网友诗友又碍于人情,不愿指瑕。因此交由AI软件,以搏一趣。
二提供作品
1 次韵李国梁吟长《探梅》
腊月凌霜雪,黄昏觅旧情。
孤寒犹自赏,清白与谁争?
但见琼枝动,未闻娇鹊鸣。
幽思怀鹤子,君我本相倾。
2 次韵李国梁吟长《问梅》
疏影因谁瘦,素芬何渐盈。
心怜时已暮,尚喜性犹贞。
冷月残光照,西风断雁鸣。
温诗寻妙玉,冷暖竟多情?
3 次韵李国梁吟长《读梅》
暗香吟不尽,千古赋深情。
风雪姿无匿,琼枝艳自呈。
但求孤傲性,犹惜洁廉声。
何畏抱香死,清芬志更明。
4 次韵李国梁吟长《画梅》
素笔留佳影,含香竟达情。
枝疏初蕊冷,梅白晓风清。
泼墨姿容秀,题诗意韵生。
骚人同雅好 ,陶醉梦犹倾。
5梅
露冷红云重,微风疏影轻。
抱香君子节,朵朵愈倾城。
6 残梅
冷香何日落,不敢恨春深。
傲雪凌霜节,难堪风雨侵。
7 惜梅
痴梅总动情,日日探倾城。
花媚多留韵,犹惊风雨声。
三 天工AI评定名次
### 排名
1. 《读梅》90
2. 《探梅》85
3. 《问梅》82
4. 《画梅》80
5. 《梅》75
6. 《惜梅》72
7. 《残梅》70
### 点评
1. **《读梅》**:此诗深挖梅之精神内涵,借梅言志,将梅的孤傲高洁与对洁廉的追求融为一体,“何畏抱香死,清芬志更明”尽显梅之坚韧与高尚,立意深邃。
2. **《探梅》**:描绘出腊月黄昏踏雪寻梅之景,营造孤寒氛围,借景抒情,“孤寒犹自赏,清白与谁争”展现梅的孤高品性,情感真挚动人。
3. **《问梅》**:构思巧妙,以问句起笔,围绕梅的形态、品性展开,结合冷月西风等景,又引入妙玉典故,增添文化底蕴,情思婉转细腻。
4. **《画梅》**:诗中充满画面感,从素笔描绘到泼墨题诗,展现画梅过程,凸显梅的清幽姿态,“骚人同雅好 ,陶醉梦犹倾”体现文人对梅的喜爱。
5. **《梅》**:短短几句,通过露冷、风轻等衬托,突出梅的君子气节与倾城魅力,语言简洁却生动地勾勒出梅的神韵。
6. **《惜梅》**:直白表达对梅的痴迷,“痴梅总动情”奠定基调,借花媚留韵与风雨声,传达对梅命运的担忧,惜梅之情跃然纸上。
7. **《残梅》**:虽写出残梅冷香、傲雪却难敌风雨的无奈,但整体意象稍显单一,情感深度与表现力较其他几首略逊一筹 。
四 deepseek评出名次
以下是7首诗的排名及评分(满分100分):
---
### **第一名:1 次韵李国梁吟长《探梅》**
**评分:95分**
**评语**:此诗意境深远,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孤寒犹自赏,清白与谁争”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孤傲,尾联“幽思怀鹤子,君我本相倾”巧妙寄托了诗人与梅花的共鸣,堪称佳作。
---
### **第二名:3 次韵李国梁吟长《读梅》**
**评分:92分**
**评语**:此诗情感真挚,富有哲思。通过“风雪姿无匿,琼枝艳自呈”描绘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尾联“何畏抱香死,清芬志更明”升华了梅花的精神,展现了高洁品格。
---
### **第三名:4 次韵李国梁吟长《画梅》**
**评分:88分**
**评语**: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通过“枝疏初蕊冷,梅白晓风清”展现了梅花的清雅之美,尾联“骚人同雅好,陶醉梦犹倾”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痴迷与艺术的追求。
---
### **第四名:2 次韵李国梁吟长《问梅》**
**评分:85分**
**评语**:此诗情感细腻,语言婉约。通过“心怜时已暮,尚喜性犹贞”抒发了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叹,尾联“温诗寻妙玉,冷暖竟多情”含蓄地表达了深情。
---
### **第五名:7 惜梅**
**评分:80分**
**评语**:此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花媚多留韵,犹惊风雨声”表达了对梅花的怜惜与珍视,但意境稍显单薄,情感表达较为直白。
---
### **第六名:5 梅**
**评分:78分**
**评语**:此诗语言清新,但篇幅较短。通过“抱香君子节,朵朵愈倾城”赞美了梅花的高洁与美丽,情感表达略显直白,缺乏更深层次的意境。
---
### **第七名:6 残梅**
**评分:75分**
**评语**:此诗情感真挚,但语言较为平淡。通过“傲雪凌霜节,难堪风雨侵”表达了梅花凋零的无奈,意境稍显单薄,未能充分展现梅花的独特魅力。
**总结**:前四首在情感表达、意境营造和语言艺术上更为出色,后三首则稍显逊色,但仍各有亮点。
由deepseek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