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美好的回忆
作者:费海林 朗诵:曹玉卓
为纪念我上赤脚医生班四十九周年,更加回忆那一时光荏苒的历史时刻,特撰写此文,让岁月留下那最美好的印记。
有一天没事,忽然想起了赤脚医生年代,我们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文康和夫人想当年也是赤脚医生,在北京医院做内科医生,再到卫生部长。无意中我也想起我也是那个年代的人。
那是文化大革 命快要结束的后期,为响应毛主席六二六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县五七大学举办了二个培训班,一个是畜牧兽医班,另一个是赤脚医生班。赤脚医生训练班名额满了,兽医班没满,我不愿意去,后来托人去了赤脚医生班。那是一九七六年四月,那年我19岁,正是我下乡知青的第二年,当时大队给我开了介绍信,到公社卡章,又到县卫生局填表,之后到县五七大学审批备案,来到当时设在县医院的赤脚医生训练班,把介绍信交到学校。班级来了全县大部分大队的77名学员,班主任是去过毛里坦尼亚援外医疗队的杨凤才老师和副班主任哈医大毕业的外科医生范庆芳老师,我来到班级由于种种原因晚了7天,来到班级感觉一切都很新鲜。班长是金城公社齐心大队赤脚医生王凤田同学,副班长是名山公社龙泉大队赤脚医生迟清江同学,我们城里这次下乡知靑在城里住的来到这班有10个人,4个男同学,他们是李佳瑞,朱少岩,胡增良,费海林同学,6个女同学,她们是刘俊玲、李淑英、夏英、杨丽梅、石桂荣、张玉萍同学。我们这10人都是走宿生,其余是住宿生。住宿生在县医院院外一趟平房,东边是女寝,西边是男寝,班级还有一名是玉岗公社千红大队上海知青许娟同学〈后返城回上海工作)。
班级课程开的很全,有政治,聘请第二中学吴立乡老师任教,开没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中医科、针灸科、检验科、影像科、心电科、预防医学专业等科目。内科由内科主任朱岩主讲,内科学基础由哈医大毕业的鞠凤霞老师主讲,外科由外科主任王凤岐,外科医生范庆芳主讲,儿科由副主任殷守成主讲,中医儿科由高云鹏主讲,中医学基础由杨殿有主讲,中医学理论由胡泰山主讲,中医学病理由内科副主任呂纯义主讲,针灸学由赵凤春主讲,检验科由主任刘大春主讲,预防医学由公卫科主任费景儒,医生刘来安主讲。上午下病房,门诊,下午上课,有时下午下临床实习,上午上课,有时晚上上课,根据老师除完成本职工作外,临时抽时间讲课,不定时间讲课和实习。
在课堂认真学习听讲,记好笔记,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遵守课堂纪律,下各科病房临床实习,到各科门诊出诊,到各科门诊附属病房,手术室实习,当时到内科门诊由王德润老师带我实习,儿科门诊由许玉娟老师带我实习,虚心向医生和护士请教学习,认真为患者服务,老师手把手教,我们把课堂书本学的知识运用到临床和实践中去,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不会地方当场就问,这种学习精神得到了全院和学校的好评!
通过学习,学员们练就了一身本领,每个学员都能单独执行工作,让院里放心,让全校满意。我本人还参加了院党委组织的非党员积极分子培训学习,由院党委书记刘德做专题讲座,我认真聆听,做好笔记,认真学好党的基本知识,做到刻在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在此期间,我们每天都参加院里的大早会,为全县体育运动大会医疗保驾护航。县里下派到社队联办合作医疗工作队,到农村公社分6个队,每个队包两个公社,我所在的队包润津和东升两个公社。在院里组织下工厂为广大工人进行肝脏普查,我和王庆飞老师在一组包二工业系统,园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班级和院里搞了文艺会演,排练文艺节目,演唱了赤脚医生向阳花和春苗出土迎朝阳,赤脚医生向阳花,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的歌曲。我们还和院里进行蓝排球比赛,上街扭秧歌,那时每天生活搞的丰富多彩,生活充满阳光。
一年的紧张学习和生活很快就结束了,一九七七年四月十四日,学校和院党委举行隆重的毕业仪式,向全体学员颁发了毕业证书,我们全体赤脚医生学员通过考试顺利毕业,园满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
毕业那天院里招待宴请了我们全体师生,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接见了我们,并一起合影照了毕业像,第二天全体学员都返回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我又回到了我原来下乡的知青点,继续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业余时间为生产队社员家患者服务,为他们打针,吃药,上门义务服务。直到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四日返城工作。
每当拿起这张毕业照片,看到夕日照片里的老师和同学,还是那么亲切,到2025年1月份的今天,我们赤脚医生训练班已有四十九个年头了,回想起这四十九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心潮起浮,热血沸腾,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夜不能寐,这段往事有时还象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历历在目。
到目前为止,我们班的李佳瑞,朱少岩同学还在县医院出门诊,白方国同学还在县北方药店坐诊,继续为百性服务,还有同学他们还在做村医,战斗在农村第一线,继续为广大农民兄弟服务,为患者解决病痛。
李佳瑞、朱少岩、胡增良、杨丽梅、夏英、张玉萍6位同学留在县医院工作,李纯英、徐亚文同学留在县中医院工作,朱晓慧同学留在县疾病控制中心工作,王瑞效同学在金城卫生院做了院长,李小娟同学去了北安铁路局医院,费海林同学去学校做了校医工作,刘俊玲同学去了齐齐哈尔市司法局,任庆林同学去了县建设银行工作,石桂荣同学去县电力公司工作,伙俊效同学在县农业银行工作,还有部分同学去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工作。
人生的路太快了,转眼间我已是六十八岁的人了,正在向老年的路上迈进,但我们要振奋精神,发辉夕阳余热,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这段历史虽然过去了四十九年了,每当到县医院看病或办事,一走进院门,就想起了那段历史,但在我的脑海中,永远抹不掉它的记忆……
原来的赤脚医生变成了现在的村医,她们还在农村走街串巷,为广大农民服务。是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
作者简介:费海林、笔名:踌志满怀。当代诗人,作家。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全国十大名星文艺家,国粹艺术名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作协会员。世界文学撰稿人,金土地文学作者,中国文学艺术联盟鉴约作者,50年来笔耕不辍,被6家文学社授予金笔文学人,所有作品都在百度上发表。
主播简介:曹玉卓,毕业于河北大学院校,小学老师, 教龄34年 ,在职,热爱读书和写作。教育格言: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