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初见长春北湖湿地公园
文:刘连成
2012 年 9 月 15 日的夜晚,静谧而安详。妻子笑意盈盈地说道:“李姐(好友宋向东的妻子,老伴习惯称其为李姐,而我则尊称其为嫂子)来电话啦,说明天早上向东要带咱们去一个地方游玩,不过具体地点暂时保密。”既然朋友如此故弄玄虚,我们也就不便再多追问。倒是宋大嫂,为这次出行可吃了苦头。她居然穿了一双高跟皮鞋,在这漫长的“暴走式”逛景游园中,叫苦连天,那模样真是令人又心疼又好笑。
16 日的清晨,晨曦微露,我们不到七点就赶到了向东家。向东亲自驾车,从彩宇广场出发,车子如灵动的鱼儿,穿街过巷。大约四五十分钟后,小汽车稳稳地驶上了位于长春北部的远达大街。这条新修的宽阔柏油路,简直堪称我在长春走过的最出色的道路。它那宽阔的路面超乎想象,最宽处竟然达百米有余,仿佛是一条通向未来的宽阔大道。而且,快车道上还有我从未见过的彩色沥青面甬道,那绿色和红色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道绚丽的彩虹,为这道路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魅力。
小汽车最终在一个宽敞无比的停车场稳稳停住。这时,向东脸上洋溢着神秘的笑容,说道:“同志们,下车吧,目的地到啦!”“这是何处?”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急切地问道。向东不紧不慢地回应:“这里是我前几日刚发现的一个长春新的旅游景点,叫北湖湿地公园。”在向东的引领下,我们穿过停车场,朝着北湖公园的东大门走去。
还未走近,只见前方是若干排迎风飘扬的“万国”国旗,那场面甚是壮观。我国的五星红旗在其中格外醒目,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熠熠生辉。后来我仔细一数,共有六排,约一二百米长。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世界的多彩与和谐。
向东指着矗立在门前那高大雄伟的门楼,兴致勃勃地介绍道:“这里是长东北城市北湖湿地公园,也叫长东北国际雕塑公园。据说这个湿地公园的水域面积相当于南湖公园的四倍有余。总体面积相当于五个南湖呢!目前正在建设当中,所以暂时不收门票。不过等建设完成,估计就得收门票啦。”
向东指了指公园入口处的电瓶车,询问道:“咱们是坐电瓶车,还是步行观景?”我们毫不犹豫,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是来逛公园的,必须步行!”于是,大家先是在公园门口拍照录像,用镜头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随后便满怀期待地开启了北湖湿地公园的观光之旅。
北湖城市湿地公园,上承伊通河,下接长春市郊,宛如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俯瞰这片湿地,九个风格迥异的景观区域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包括“北城艺风”“水上邻里”“湖漾春晓”“长岛碧波”“北湖天地”“芦荡飞雪”“民族家园”“涓流云影”“圣水观音”等。每一个区域都独具特色,仿佛是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师精心勾勒出的绝美画卷。
相较于乘坐缆车,步行逛公园无疑能让人看得更为细致入微。尤其是摆放在公园道路两侧的世界级各类雕塑,它们就像亲切的老友,与我们近距离接触,令人不禁心生亲切与敬仰之情。这里的雕塑与长春国际雕塑公园属同一级别,其作者均来自世界各地。一边游览观赏着这些精美的雕塑,一边欣赏着如诗如画的湖光景色,真可谓是一举两得,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北湖公园的水源于伊通河,正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而且“流水不腐”。正因这里水源充足、水系发达,故而形成了独特的“串湖”景观。一个又一个的水面相互连接,波光粼粼,这是长春其他任何公园都无法比拟的。我觉得它颇似江苏扬州的“瘦西湖”,那曲折的水岸,那灵动的水流,无不散发着迷人的韵味。走过一个个小岛,赏遍一片片水域,犹如置身于江南的某个水乡,曲水环流、曲径通幽。虽地处塞北,却具江南风情,实在是令人称奇。它是长春的世外桃源,是北方不可多得的湿地公园,宛如一颗被遗落在人间的珍宝。
北湖公园里里外外遍布着各类鲜花和树木,仿佛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植物王国。最具特色的当属沿湖的柳堤了。园内通过柳韵、柳意、柳品、柳境等“四大”文化专题设计,将“柳”在东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宛如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柳树博物馆”。那随风摇曳的柳枝,如同绿丝绦般轻盈柔美,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湖中不时有几群鸭子和大鹅游来游去,它们自由自在,悠然自得。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吸引着人们纷纷驻足观望,仿佛置身于野禽世界。由于我们来北湖的时节并非最佳,湖中的荷叶近乎枯萎。倘若正值荷花盛开之际,那必定是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绝美画卷,北湖的美景必定更加令人心醉神迷。不过,即便如此,我们四人还是坐在荷花池边,夫妻各自手拉手玩起了数指头的游戏,那纯真的模样,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真是童趣未泯。
当我们离开北湖公园之时,我一步三回头,着实不忍离去。我的心似乎留在了这片美丽的湿地。几个小时的“暴走式”游园,让我意犹未尽、流连忘返。我还想乘上小船,摇动双桨,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缓缓前行,体验一番湖中观景的妙趣,我还想坐在岸边,静静地欣赏家乡的平湖秋月,感受那如水的夜色和宁静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