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里的衣食住行
作者:田玉平(山西五台)
年轮里的秘密,是公开的,只不过是被忽视了而已。闲暇之余,回首整理,却发现满目疮痍又幸福无比。
五十年前,活泼玩童一个。喝糊糊吃野菜、嚼树叶吞糠皮,那是因为在战争的废墟建家园,又遇天灾人祸,老蒋还把炸弹扔进城乡里,确实有“房漏又遭连阴雨”的滋味。穿的是补丁摞补丁,一年四季“一张皮”。行路多步走,偶遇马车代代步,心里好欢喜。住的是乡村旧农舍,吃水全靠一肩挑到大瓮里。
四十年前,懵懂少年一个。住的是煤矿的土坯“干打垒”,吃的是半肚玉米面糊和野菜,穿的还是补丁摞补丁,出行还是全靠两条腿。爸爸告诉我,那是因为祖国刚解放,“山姆”又在朝鲜耍赖皮。“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刚刚有生机,物资短缺难接济,“票证”成了一个独特的标记。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外抗倭寇,内自救,渡难关,自奋斗,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路。
三十年前,愣头青年一个。吃的玉米和高梁,偶尔吃顿白面馍,粗茶淡饭总算有了“吃饱”的机遇。穿的是清一色的绿军装,偶尔伴有“的卡、的确良”。出行有了敞篷大卡车、“绿皮车”,住进了单位分给的自建福利房,心里多欢喜。
二十年前,壮年小伙一个。吃的是精面和白米,肉蛋奶茶样样齐,小酒壶常在手心里。穿的是精纺细织的面料,五颜六色的世界好岀奇。公交班车走岀城市链乡村,交通多便利。商品楼房平地起,窗明几净欢迎“你”。
十年前,搭上了老年首班车,虽然心不老,却面对年轮、无奈没有回天力。粗茶淡饭成了改善生活的必须品,穿的是优质面料好洋气,岀门乘坐私家车,油门一踩真神气,住得是红本房产楼,庆幸自己成了不动产的“小富裕”。
如今成了小老翁,退休后的美好更无比。衣食住行很满意,“呆”在家里就能领上人民币。时不时的好友小团聚,或茶或酒当“媒体”,海阔天空议杂事,谈天说地没边际。忆苦思甜不忘本,感恩祖国有了新天地。心情好欢娱,共渡晚年得安逸。
我们的热血流淌在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年轮里,我们骨子里充满无私奉献的英雄气,我们吃苦耐劳从来不畏惧。
走进新时代,面向新世纪。我们是与共和国同龄人,亲身体验了祖国由穷变富的日新月异,感恩党为人全心全意。
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跟着年轮的豪迈,踏着复兴路上的节拍,唱着“祖国万岁”的赞歌,助力全面小康的伟业。
我们携手并肩,一路向前,心潮澎湃,活好现在,目的是共同欣赏祖国一百周年华诞礼花的奇光异彩!
作者简介
田玉平,祖籍山西五台,现籍怀仁,退休人员。喜欢写作,却又文字功底差;爱好文学,却是欣赏水平低。盼与有识之士、之群体结缘,见贤思齐,不断充实自己。
(图文供稿:田玉平)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