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几天后,李学勤同志终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全家人痛不欲生。
219他家的大门上挂上了白色的挽幛,贴上了白色的对联。泪雨纷飞,一缕忠魂昭日月;洪流激荡,万般哀思荡乾坤。
220某日中午,天气阴沉,低沉的哀乐在空中回荡。
221丁马村村委会院子里,正房房檐下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上面写到;李学勤同志追悼大会。
222下边悬挂着李学勤同志的黑白遗像。
223村民们神情庄重,胸带白花,臂缠黑纱。他们默默地肃立着。
224李学勤同志的老伴,被亲属搀扶着,肩头在剧烈地耸动。两行泪水顺着脸颊无声的流淌着。
225魏保领同志眼里韩漫泪水,双手颤抖着致悼词。
魏保领;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来缅怀为了全村无私奉献的老书记李学勤同志。李学勤同志为党工作,为民谋利,无怨无悔,甘于奉献。他坦荡无私,光明磊落。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他的一生,廉洁奉公,浩然正气,胸襟宽广,重于泰山。
226所有的群众像李学勤同志遗像三鞠躬。
227下边早已是哭声一片,泪雨倾盆。
228送葬的队伍,迈着沉重中的步伐,缓缓向前挪动。
229李学勤的亲属向空中撒着纸钱。
230一锹锹黄土慢慢地隆起,逐渐变成一座坟丘。
231魏保领神情凝重地为坟茔添土。
232往事历历涌上心头。
233和老支书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234他们两个在大队部互相交流工作经验。
235批斗会上,老支书主动站出来,和公社领导据理力争。
236这时,沉闷的雷声响起来,天要下雨了。
237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在为丁马村洗净风尘。
238雨过天晴,空中出现一道彩虹,格外美丽。
239随着深化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农业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粮食油料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蓬勃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街道宽阔平坦,百姓安居乐业。
240农村电网工程全面铺开,名优家电,组合家具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241但是,新的困难又接踵而来,令魏保领防不胜防。从一九八四年开始,他就担任了丁马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致富增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骄人业绩。为全村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42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共临清市委、临清市人民政府提出了“要发家,种棉花”的口号。一时间,棉花优质品种种植推广,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滋生蔓延。在鲁西大地上迅速铺展开来。辐射到山东、河南河北大部分地区。
243一望无际的棉田,勤劳的农民在忙碌着。
244耕地、播种、定苗、施肥、浇水、整枝打岔,忙得手脚不闲。
字幕1989年
245秋天的田野,丰收在望,农民朋友在田间采摘棉花,雪白的棉花惹人喜爱。他们争先恐后,幸福的脸上写满微笑。
246各家各户的屋子里,床铺上垛满了棉花。各乡镇的棉站,人满为患。畜力车,地排车拉着成包的棉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247有的人因为加塞互相指责对方,还有的人,带着铺盖卷住上三两天。出现了有史以来的卖棉难的问题。
248魏保领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249某天夜里,村委会办公室灯火通明。两委成员坐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帮老百姓把储存的棉花变成哗哗响的票子。
魏保领:改革开放十多年啦,咱们村的群众的确过上了好日子。盖起了新房,娶上了新娘。还有的买了彩电,洗衣机。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响应国家号召,种起了棉花。家家户户存的满满登登。支委甲:是啊,种什么伤什么。一开始种棉花,大家心劲可足了。确实发了财,致了富。现在家家户户都种棉花。棉花收购站籽棉多得像小山。轧花机黑天白夜的响着。各村买棉花的拖家带口,排了两大溜。一眼望不到边。
支委乙;我刚从镇上回来,卖棉花的群众海了去了。验、级员狠着呢,有关系的给个好价钱。一般老百姓只给三级。差好多钱呢。魏保领:这叫什么事啊,老百姓辛辛苦苦种的棉花,卖不出去。窝在自个家里,明年春天怎么卖种子肥料?孩子们念书还得交学费。赵官营棉站每天只收五个小时,多了没地方存放。市里的纺织厂都饱和了。服装厂也积压了不少货物。主要是广州深圳的服装款式新颖,价格还便宜。年轻人都不喜欢咱们棉布做的衣裳。我考虑了好久,咱们村自个创办纺织厂,收购周围村庄的棉花,招收附近村里的工人。能给乡亲们解决实际困难。
支委甲:办纺织厂可不是说着玩的,不像修建学校,盖盖房子,修修操场,买点课桌凳子就行。建厂子需要征地,建车间,进设备,还要聘请技术员,招收工人,收购原材料。一切一切,需要花钱,树木可少不了,咱们能拿出这笔钱吗?
魏保领: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从心里愿意去做某件事情,没有干不成的。我们是为群众做还是,又不是把钱揣到自己腰包里,相信大伙会支持咱们的。
支委乙:保领哥你说话总是那么自信,咱们村集体钱啊,征地不给人家补偿?砖瓦木料不花钱?建起厂子来得进设备吧,招收工人不开工资啊?这摆在面前的实际困难,咱必须得考虑呀。
魏保领;好兄弟,你说的这些事,我都考虑了。村西北有片盐碱地,种啥啥不长。咱们利用起来。今天我去市里找王市长,他家是康庄的。我的老相识,人挺不错。纺织设备我们可以要正规厂家淘汰的,叫人家行家收拾收拾照样使唤。
支委丙;保领叔是为咱们村的老少爷们着想,我举双手赞成,可是万一办砸喽,那就是众矢之的呀。咱们几个做不了主。还得开个群众会商量商量。
250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从东方冉冉升起。
251大队部高音喇叭里传来魏保领的喊话声。广大村民同志们注意啦。广大村民同志们注意啦:今天上午八点,咱们在村委会召开全体会议。每家出一个代表,过来开会。
252村民们搬着小马扎,陆陆续续赶奔村委会大院,一路上他们议论纷纷,猜测着会议内容。
253村委会大院熙熙攘攘,男女老少人声鼎沸,炸开了锅。
254魏保领和村两委班子坐在前边主席台。
支委甲;保领哥,时间差不多了,开始吧。
魏保领;好的,开始吧。
支委甲:现在开会,大货别吵吵了,现在请丁马村党支部书记魏保领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255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魏保领:大伙静一静,我这也不叫什么讲话。只是想跟老少爷们商量件事。
村民:保领哥有啥事您就说吧。庄乡爷们,别客气啦。
魏保领:我知道咱们家家户户种了不少棉花,收成还不错。
村民:是啊,俺家的棉花屋里满满档档,床上一垛,快顶到房顶了。可是往哪儿卖去?镇上的棉站三天两头排不上号。白天苦等死磕,晚上打地铺在那睡觉。都是心急火燎的,恨不得棉花给点了。
魏保领;我非常理解大伙的心情。不光咱村,外村也是这样。高唐夏津那边更厉害。种棉花的多了,收购的也就不愁了。谁愁哇?咱们庄稼人愁。眼瞅着自己种的棉花卖不出去。窝在家里边,不顶吃不顶喝的。年底,耕地浇水得还人家,来年春天,还得买农资,娃们念书害的交学费。人情礼往还得花钱。我思来想去呀,决定在咱们村里办个纺织厂。一是能把咱村的棉花收起来,二是还能叫咱们村的中青年过来上班,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
村民:事倒是挺不存的。可是建厂子需要征地,盖车间,进设备呀。收购棉花需要成本,招收工人需要发工资。这一切一切需要钱呀。这回不像办学校,每个三、四十万闹不下来。咱们丁马庄能有多少钱?
魏保领:厂区占地我考虑好了,村西北有一片盐碱地。建厂房的砖瓦木料,我们可以赊欠着,开工赚钱了还给他们。机械设备,我们可以租赁二手的。如果大伙没意见,我去找市里的领导,找银行贷款。
【第七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