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涩的压岁钱
作者:任引鸣(山西)
提起过年,人们总会想到给晚辈准备些压岁钱。
转眼间,孙子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
自儿子结婚后,我们就再也没有一起过年了。
去年腊月二十,儿子突然回来说受老丈人邀请要接我和老伴去省城过年,老伴高兴的不知道如何是好。鸡呀、蛋呀、蘑菇呀、红枣、核桃等等的山货打包了好多。可是,儿子却说过年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怎说也不让我们往车上搬放这些。
在他的催促之下,我们只带了几件临时替换的衣服就上车出发了。
去太原这样的大城市,对于从未走出吕梁大山深处的土包子,真可谓是去见大世面,激动之情可想而知。
除夕晚上,亲家两口子也如约而至。男亲家是省直单位的退休处长,女亲家是医院的副院长。一看那两口子的穿着打扮和举止言谈,真把我给镇住了。
丰盛的年夜饭和精彩的电视春晚,令一家子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无论我怎装出镇定的样子,也无法掩盖满心的愁绪。
本以为今年都享受上了政府每月发的百十多块的养老金,日子会宽裕一些。可现实生活却无多大改变,手头还是紧巴巴的。万般无奈之下,我撇下老伴远赴他乡打工挣钱,指望着能过个好年。往往事与愿违,老板一直拖欠着工资,最后还是两手空空回家了。几经打听才知道老板接手的是转包了好几回的小工程,上家没钱结算给他,他也就无力给我们发工钱了。最后,工友们只能互相接济路费,各自回家过年。
儿子呢,作为上门女婿,挣的工资也不多,在老丈人家也没什么生活地位。平日里,他说话都小心翼翼的,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初一早餐后,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就是晚辈给长辈拜年。当然,孙子第一个就是给亲家和亲家母拜年。只见经济条件优渥,满脸笑容的亲家潇洒地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红包递给孙子。孙子连连叩头,眼睛笑成了一条缝,还一个劲喊着:“谢谢姥爷姥姥!”
轮到我们俩了,孙子却迟迟扭尼着不肯跪下,儿子和媳妇站在一旁劝说着也无济于事。为了缓和气氛,我忙着说:“孩子还小,不跪拜也没什么,都是些旧习俗,免了吧。”
说完,我示意让老伴给孙子拿压岁钱。
只见老伴那只满是青筋的手,伸进衣兜里迟迟未能抽出来。我再次用眼睛催促着她,老伴颤抖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方型的小布包包,慢慢将缠绕在上面的毛线一圈一圈打开来,看上去还算厚实的布包里除了仅有的一张百元大钞外,其余的都是些五元一元的小钱。她取出仅有的那张印有毛爷爷头像的红票子,抖动着双手递到孙子面前,儿子用无神的大眼,面带窘色地看着这单薄的馈赠欲言又止。
孙子左看看,右瞧瞧,脸上露出了不悦的神态,眼神里原有的期待瞬间黯淡了许多。
老伴拿钱的手僵持住了,嘴唇紧紧抿着,眼神里满是无奈与愧疚,不听话的那颗泪珠子顿时滚落下来……
好在明事理的儿媳妇,赶忙走过来,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头,温柔地说:“宝贝,压岁钱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的祝福和爱。爷爷奶奶给的钱虽不多,可那都是他们省吃俭用攒下的,饱含着对你深深的疼爱。咱们既要感恩姥爷姥姥,同样要感激爷爷奶奶,爱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一家人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在一起过年,才是最重要的。”
“姥爷姥姥的退休金比爷爷奶奶多,多给你点很正常嘛。” 男亲家说着拉起孙子你手,接过了那张皱巴巴的红票子。
哎,此时我的心五味杂陈,真后悔来省城过年。我们何尝不想像亲家那样,大大方方地给孙子一个丰厚的压岁红包,让他开心欢笑?但现实如此打脸,我只能暗下决心,用这双粗糙的大手,争取下一年给孙子刨脑一𠆤体面的压岁红包。
或许,我这个花甲老人无力改变眼前的困境。但,我还是期待着未来的日子能好起来,儿子也能在老丈人家挺直腰杆,紧紧守护着对亲情的珍视,对未来那一丝微弱却坚定的希望,过好每一个年。
或许,我们再也不会来这座陌生的城市了……
作者简介
任引鸣,笔名鹰鸣长空,农民。先后在报刋杂志发表6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长篇抗战体裁小说《破晓》,美术作品多数入编多部画集出版和被个人收藏。
(图文供稿:璩向东)
《新京都文艺》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