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
从我记事起娘就总是忙碌不停。早上我们还没起床,娘就已经摊了一半盆糊子的煎饼了。一家七口人的吃穿用都是娘亲自操办,唯一坐下来就是缝衣服,做鞋子。娘虽不识字却心灵手巧,我们小时候的绣花鞋就被娘做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有梅花的,有兰花的还有菊花的,还有猫头鞋虎头鞋……。
那时候虽然物质匮乏,可谁家姑娘出嫁,儿子娶媳妇都想法给新娘新郎做身新衣服,(就是现在的唐装)。娘就成了左邻右舍的裁缝,那时候就纯属帮忙,可我们也能在他们办完喜事后吃到几块喜糖。用娘的话说就是:远亲不如近邻,能帮就帮一下。我们家有事,邻居们也乐意帮忙,娘说:这叫互相帮助。
那时虽穷,娘总是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除了操持一家七口的衣食住行,她还抽空做豆腐去博山卖,那时候是投机倒把不允许的,只能偷偷的天不亮就走,那时 博莱公路还没修,只能走关沟,娘的脚是缠了又放开的那种,由于走路太多,脚底尽是磨眼,过几天就得用刀片割下一层老茧来,要不就不敢走路。虽然辛苦,可也能挣点豆腐渣添补粮食的不足。娘说:人勤地不懒,下雨就有露水,活动就有赚头。
大姐十三岁那年,娘就让她跟着邻居们去卖豆腐一星期去卖三趟,一,二,四上学,三,五星期天卖豆腐,有时去博山,有时去苗山,去博山回来担回煤炭来,去苗山担回地瓜干来,从此大姐成了娘的帮手,由于过早挑担子,大姐的个头永远定格在了十四五岁的样子,在我们五姐弟中是最矮的一个。小小年纪的大姐双脚也磨上了磨眼,直到现大姐走路多了脚就会疼,这也成了娘永远的痛。后来娘说:那有娘不疼孩子的,只是那时候没办法……。
娘在家里做饭做豆腐,我们这些小的都力所能及的推磨推碾拾柴禾,娘常说:小孩会走,强过指使小狗,弟弟最小也得套在我们后面推磨推碾。我们小学至初中的课文大部分都是在推碾推磨中背过的。
尽管一家人都很累,尽管吃糠咽菜,在娘的操持下我们还算没挨饿,后来大队里成立了红炉队,也就是承接外来的铁具加工,爹会打铁,自然成了其中之一的打铁人,(由于是村办工厂,也就是挣工分。)由于把外地请来了技术人员,大队里要管饭,那时的白面稀缺,只能吃煎饼,摊煎饼的任务就交给了娘来做,从此,我们姐弟几个就早上推完煎饼糊上学,下午放学推豆腐,夜里还时不时叫起来推碾碾小米玉米。那时没有电磨,家家都推着吃,推碾要挨号,好不容易挨上号一推就是大半宿,常常推着推着就睡着了。谁家来等碾看到是我们家推着,就摇摇头说,唉!老刘家只要推上了就得天亮后再来。娘从此更忙了……。
娘不识字,可她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记账,每天送多少煎饼她都记在日历上,比如15斤她就写成105,读作十五斤。只有她自己懂的。却从来没有错过账。(大队会计也有账)后来我发现了,教她咋记,一学就会了。娘说:做人要诚实,多少就是多少,不能骗人。
娘还特有智慧,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星期天娘让我和弟弟去博山卖鸡蛋,四十三个鸡蛋用个小框垫上点麦瓤,上面放上鸡蛋,让我们下步走去博山卖,那时博莱公路就通车了,可是没车可坐。临走娘嘱咐我们走关沟时要走里圈,走里圈要比外圈少走不少路。当时虽不太懂为啥,可我们还是照做了,等我完全明白时已经是初中以后了。比如推碾磨时如果推不动就把磨棍放长点,这样就推动了,可是要多走点路。(杠杆原理)。娘说:做事要动脑筋,学会使巧劲。
娘常说我和你爹都不识字,你们都要好好学习,能上到哪里就是砸锅卖铁都支持!这是娘的原话。大姐和大哥一个班,大姐虽然经常耽误学习时间,她深知学习时间的宝贵,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上到初中毕业,成绩还不错,尤其是大姐的字写的很好。那时候上高中要大队干部推荐,我家没权没势是不一定推荐上的,娘就去找大队干部,说,我家俩孩子最起码也得去一个吧?何况我孩子学习成绩都不错。在娘的争取下哥去上了高中。大姐回家卖豆腐,不知道这算不算重男轻女……。
娘常说遇到困难一定学会解决,在解决困难的同时也会学习许多东西。懂很多道理。那时我似懂非懂,可在以后的日子里却受益匪浅。
再后来大哥高中毕业,那时候还没有恢复高考,上大学也是大队干部推荐。尽管大哥学习挺好,回家也只能去生产队干农活。娘和爹商量着想让哥去学木匠。因为那时流传一句顺口溜:穷石匠,富木匠,累死累活是铁匠。尽管爹会铁匠活,娘深知爹的赃累,不想让哥跟着爹受苦,尽管家里有学手艺的,必须往生产队交多少钱。爹娘还是给哥请了师傅学了木工。照娘的话说:虽然也累,风不着雨不着,比铁匠干净。(最主要的是给谁家做木工活谁家管饭这诱惑力大。学徒是没有工钱的)。娘教育哥说:师傅领进门学艺靠个人,不是学艺是偷艺,要有眼力见,要勤快。师傅不是爹娘啥也教你,你得自己悟……。好在哥谨遵爹娘嘱咐,早起到师傅家打扫院子,帮着干农活,甚至端尿盆……。他师傅看哥勤快懂事,也好不保留的教他学。三年学徒,哥终于出徒自己干,并且干的很好。每到节令娘都会给哥买上礼物去看他师傅,农忙时自己家的活先不干也要先和师傅干。用娘的话说:人要懂得感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后来二姐初中毕业,我高中毕业,弟弟考上了大学。爹娘很知足。娘说:你们都识字,不再是睁眼瞎,比我们强!我不求你们大福大贵,只要一家人健健康康的就比啥都强。
我们都渐渐长大了,父母却已满头白发,皱纹里写满了沧桑,腰杆也不再挺拔。他们给了我们生命,也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虽都不大富大贵,却也做到了勤劳善良,勤俭持家,尊老爱幼自尊自爱,尊师重教。家风的传承,母亲的功劳最大!
还有很多东西无法用语言表达,母爱如水,总是以最低的姿态,诠释她的最伟大。
娘离开我们七年了。有人说: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一生漫长的潮湿。每次想起都肝肠寸断……。
七九岸柳蓓蕾黄,
遥望家乡思萱堂。
旧时今日娘寿诞,
亲朋满座喜气洋。
而今音容笑貌在,
不闻娘亲唤语响。
顿升悲切思泪泣,
梦牵老屋情未央。
谨以此文纪念平凡且伟大的母亲九十四岁寿诞。
2025年元月十七日。
原创首发
作者简 :安好,本名刘爱玲。女,1962年7月生。济南市莱芜区和庄镇人。济南市莱芜区作协会员,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入住《诗人十二家》第五辑。获农商银行”杯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学作品大赛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