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文彦 朗读:谢东升
音乐合成:杨建松

在夜幕悄然滑落之时,城市的喧嚣渐渐被掩盖,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按下了静音键。而您,母亲,您的身影就这样悠悠地从记忆的深潭里浮现,如月光穿透云层,清晰而柔和地走进我的脑海。
您离开我们二十年了。昔日,您那慈祥的目光,犹如春日里最温暖的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庞;您和蔼可亲的笑容,恰似绽放的花朵,绽放在我生命的每一个角落;还有那温暖的怀抱,是我童年最安稳的港湾,每当投入其中,所有的恐惧与不安都会瞬间消散;而您那双柔弱却粗糙的手,不知抚摸过我多少回,每一次触碰,都似一首深情的诗行,静静抚慰着我成长道路上的伤痛。
我不能忘记,我三岁那年,“文革”的政治风暴席卷而来,我的父亲作为当权派在这场政治风暴中被残忍地夺走了年轻的生命,只留下六个尚未成年、嗷嗷待哺的我们。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您的泪水流干了,心却没有倒下。您挺起那原本柔弱的脊梁,毅然决然地从洞庭湖畔拖家带口回到老家洪湖。一路上,风里雨里,您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就那样默默地承受着命运的重压,一步一步,走出了属于我们家的艰难生路。

在农村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您腰躬背驼的身影成了最常见的风景。晨曦还未完全照亮大地,您就已早早起身,开始操持繁杂的家务;夜幕降临,四周一片漆黑,您依然坐在昏黄的灯下,一针一线地缝补着家人的衣裳。集体劳作的队伍里,您那瘦弱却无比坚强的身体,始终坚守在那里,用汗水浇灌着生活的希望。
虽然您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但我忘记不了,是您那粗糙的双手,紧紧地捧起了我们家生活的希望;是您那刚强的双腿,稳稳地支撑了我们家的重担;是您那弯曲的脊背,默默地扛起了整个家庭的大梁;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暑热冰雪,您始终如一地守护在我们身旁,用您的爱为我们遮风挡雨,用您的情为我们种下希望,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幼小的心房。记得我6岁那年,我们家劳动力少缺少粮食,您总是把野菜和屈指可数的大米混合成饭,放一点盐,给我们吃,而您偷偷地只吃些野菜,没有一粒米饭。时间长了,您的双脚浮肿被二姐发现了,您笑着说是长胖了。每当我想到这里,我的心总是在滴血!母亲啊,您为了我们不知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但您总是微笑而过,没有半点怨言。

在那个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的年代,为了摒弃农村女孩读书无用的陋习,您承受了太多太多。无数次,您遭受着他人蔑视的目光,那些目光如针般刺痛您的心。但您从未动摇,毅然决然地将姐姐们送进学堂。每当累了、委屈了,您总是在深夜独自来到父亲的坟墓前,尽情地痛哭诉说。那是三姐和四姐读初中的时候,家里叔婶的白眼和外面的闲言,说家里没有一个像样的劳动力,还将姑娘送去学校,女孩读书何用的压力。您为了讨好叔婶,主动帮他们做事和打招呼,然而得到的却是嘲讽和恶语。记得一个冬天的深夜,我与姐姐们到处找您,最后在寒风呼啸的荒野地、父亲的坟墓前寻找到您。您坐在父亲的坟前哭泣,向死去的父亲诉说心中的冤屈。三个多小时,三个多小时的倾诉啊,您全身冻得冰凉!而第二天天一亮,您又像往常一样,若无其事地与村民们一起下地劳动,仿佛所有的苦难都不曾存在。
我至今都难以想象,您一个30多岁的柔弱女人,在失去顶梁柱,天塌的时候,面对一群没有成年的我们,是怎样的一种信念让您有如此的担当?!您毫不畏惧地接过父亲留下的千斤重担,没有丝毫顾忌地压在自己的柔弱肩膀上,撑起这个苦难贫困的家。从此后,灶火旁,映射出的是您日渐苍白的脸庞;大门外,不停劳碌着您那任劳任怨的身影;田地里,始终奔忙着您那渐渐佝偻的身驱。然而,无论生活多么艰苦,日子多么艰难,您的目光里从未有过一丝惧怕。您心中所想,唯有让我们这些兄弟姊妹的翅膀快快长大,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我不会忘记,您时常告诫我们要勤俭持家,朴素生活。平常穿衣穿鞋,您总是用别人丢弃作废的布料,裁剪成大小不等的三角形,一块一块的拼接成大块布做成被子和书包。现在细想起来,那细密的针线间,织密的全是您对我们慈爱的目光,殷殷的希望啊。记得我八岁那年,哥嫂与我们搬迁到洪湖湖边,母亲与四姐留在老家,我与三姐随哥嫂过去建房和带孩子,一个月后,当我回到您身边过春节,您知道我不仅帮忙带孩子,还捡柴和做饭我与三姐两人吃时,您心疼地搂着我,眼泪直流地说,我八岁的幺儿成大人了!
写到这里,此刻的我己泪水糊满了双眼,母亲对我的爱己融入骨髓。我记忆深刻的是我十二岁那年,我过继给叔叔,在临走的前一晚,毋亲一直告诫我要听叔婶的话,多做事,好好读书。由于我喜欢写作与外界书信联系多,叔婶要求我织渔网种地,意见沟通不流畅,因而时常被叔叔邀请哥哥及一些长辈们以“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为由而整“家规”,几次被打的血流不止。当时十五岁的我准备离家出走,走前去看母亲您时,您知道我的情况后把我搂在怀里,心痛地摸着我的头,默默地流着泪,告诉我要坚强,要自立,要出人头地,那天您一直把我拉在手上。母亲,是您扶正了我这根快要倒地的树苗,是您的爱给了我成才的信心,我最敬爱的母亲啊!

如今,我也已步入花甲之年,岁月的沧桑爬上了我的脸庞。直到此时,我才深切地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二十年的无数个夜晚,我沉浸在对您的思念之中,阴阳两隔的现实,我只想在梦中与您相见,问问您的身体情况,看看您的慈祥面容,诉诉我的喜怒哀乐。每一次醒来,思念的泪水都会挂满我的脸庞,那是我对您无尽的眷恋与愧疚。
我是多么渴望,能再次牵起您的手,感受那曾经无比熟悉的体温;我是多么希望,能陪您走走,带您去看看这世界的美好,让您也享受一下生活的惬意。可是,一切都已太晚。我后悔在您在世的时候,没能好好地给您尽孝,没能多陪陪您,听听您的心里话;我心痛在您病倒之后,我却无能为力,无法减轻您哪怕一丝一毫的痛苦。
母亲,您的一生,看似平凡,实则伟大至极。您用无尽的爱,精心编织了一个又一个温馨的梦,让我在艰难的岁月里,依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每当我跌倒时,您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温柔而坚定地教我勇敢站起;每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时,您总是用那朴实无华的话语,为我指明前行的方向。
母亲啊,我最最敬爱的妈妈!您是我生命中那束永不熄灭的温暖阳光,无论我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您的光芒;您是夜空中那颗永恒的星辰,在黑暗中为我照亮前行的路。对您的怀念,如那无边无垠的大海,波涛汹涌,永不停息;又如那广袤无垠的草原,绵延无尽,直至生命的尽头。
2025年2月6日

作者:尹文彦,曾在洪湖市多个乡镇及市政府部门工作,后在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社会发展局和政法委工作,现供职于国创高科实业集团高级董事,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冶建材工会常委,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湖岸听涛》和名人传记集《洪湖风流》等著作。

朗读: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成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执委,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年度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音乐合成:杨建松(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四年阅读一亿八千多万,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
图片采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