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宽,本名,张勤,出生于江南古镇金坛,少年临摹芥子园画谱,后入伍在吉林军分区政治部从事电影、美术、宣传工作,初学陆俨少,回地方后一直从事美术创作辅导工作,2006年至2020年任常州市金坛区书画院院长,2009年研修于北京荣宝斋画院,师从唐辉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画院特聘教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作品《日出东方》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城市山水画展”。
作品《秋意长白》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优秀作品奖。
作品《云溪高逸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亚运会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作品《南雁荡游记》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10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巜巍巍太行》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和谐燕赵,红色太行中国山水画作品展”。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发展最绵长,脉络最清晰,成就最突出的一个画种。其最能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哲学内涵,人们往往把对宇宙天地万物的敬畏与寄托蕴含在山水画中,所以山水画中的境界是中国美学中的至高境界。山水画在历代均有时代高标、艺术风尚。通过美术史的研究会发现,达到山水画时代成就需要这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是要体现出传统的底蕴,文脉最清晰,传承有序;第二是要表现时代的审美情趣,时代的艺术风貌;第三是要看到作者的审美倾向、文化修养,要有明显的个性风格特征;第四是较为完善的笔墨技巧,笔墨与表现内容融为一体,笔墨语言与艺术风格相得益彰。
荣宝斋画院从2005年开始举办中国书画名家工作室高研班,时至今日已培训了三千多名各地艺术人才。有很多人通过不断的努力,不管是在当地的艺术影响力,还是个人的艺术成就,都取得相当大的成绩。我的学生凡宽便是之中的佼佼者。凡宽给我的最初印象是非常沉稳,老实诚恳中透着一些敏锐与灵动。他和老师同学们相处的很好,大家一致推举他做班长,说明大家对他人品的认可。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他的带动下整个班的学习氛围相当好。
两年以后,凡宽回到了金坛。我们每年都有互动,我对他的艺术动态也比较关注。我觉得凡宽这些年一直是比较努力的,艺术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的山水画近期呈现出了这么几个特点。其一是随着不断的积累,他的笔墨韵味越来越浓。中国画追求的“气韵生动”主要靠笔墨来实现,笔墨上有提高画面自然生动起来了。其二是画面整体感增强了。所谓整体感并不单纯指整体,而是在整体的统筹下画面更加丰富了,尤其是他强调了线形的节奏与变化,以及黑白对比的关系,使画面的流动性与整体的关系更加完整。其三是注重山水程式化与生活感受之间的结合。中国画程式化是中国画的审美规范,而如何把传统程式与现实感受更加巧妙地融合起来,从而创造新的时代风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看到了凡宽的努力。其四是他在绘画的过程中不断地汲取新的元素而求之变化。平面构成意识、色彩意识、光线意识、虚实意识等等,这些方面的实践与摸索必会为将来打下基础。

我经常讲,艺术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艺无止境,我们能做的是在把握住眼前的同时,憧憬无限的将来。我希望凡宽能在创作的过程珍惜点滴感受,并享受其中。凡宽性格中的稳健与机敏促使他能不急不燥,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实践,艺术上必定会渐行渐进,不断进步。黄宾虹先生讲:“薪非火不燃,火非薪无附。古迹之留传,皆后学之楷模,要其精神所寄,绵绵不绝,经千百载,而精神不磨。”我们要立定精神,永不止步。黄宾虹的这段话,我和凡宽共勉,并预祝凡宽画展成功,艺术上更进一步。唐辉 (1965年生,出生在北京,著名画家。现为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中国画学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编辑学会美术读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政协书画院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