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时针刚指向十二点,我便怀着满心的期待走进了应城的欧阳修文化公园,去追寻那千年前的文化印记。
从北向南,我缓缓而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欧阳修铜像,阳光洒在铜像上,折射出熠熠光辉。他身姿挺拔,目光深邃,仿佛正凝望着这片他曾留下诗篇的土地。铜像栩栩如生,我似乎能感受到他当年的意气风发,心中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继续前行,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出现在眼前。亭子飞檐翘角,亭柱上刻着精美的诗句,想必是出自欧阳修的手笔。我走进亭子,坐在石凳上,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此时,闭上双眼,仿佛能听到欧阳修与友人在此吟诗赋词的欢声笑语。
路过迎水桥时,我的目光被左边的新河大酒店吸引。酒店的建筑风格与周边的景色相得益彰,为这一片文化氛围浓厚的区域增添了几分现代的气息。而桥下的河水,悠悠流淌,似乎在诉说着应城的古老故事。
应城有名的古西河渡口就在此处。遥想当年,这里或许是商船云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如今,虽已不见昔日的繁华景象,但那厚重的历史感依然扑面而来。站在渡口边,望着流淌的河水,我思绪万千,欧阳修是否也曾在我伫立的地方流连驻足,望着河水抒发自己的情思?
漫步在公园中,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亭一桥,都与欧阳修的文化气息紧密相连。我感受着这份宁静与深远,仿佛穿越千年,与欧阳修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能有这样一处文化公园,让我们铭记历史,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怀,实乃幸事。当我离开时,我凑近铜像底坐,镌刻有欧阳修在应城写下的《楼头》诗句: "百尺楼头万叠山,楚江南望隔晴烟。云藏白道天垂幕,簾捲黄昏月上弦。桑落蒲城催熟酒,柳衰章陌感凋年。发光如葆宁禁恨,不待为郎已飒然" 在灿烂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衬托着文化公园的庄重,文化氛围和文学底蕴更为突现。
我想,我会不定时的前来,再次走进这片充满文化魅力的土地,聆听欧阳修的心声。应城欧阳修文化公园,它不仅仅是一个公园,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桥梁,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不忘经典,传承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