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前大换血 ------丰李高中朝阳沟之三
文/王天均
演出朝阳沟一星期倒计时第二天,我到洛阳买服装道具乐器,戏剧店在十字街往东一点和老城最大的商场对门,我坐宜阳到洛阳小火车东站下车,再坐五路车青年宫下车,向南就是十字街,习惯性来到青年宫书报亭,发现最新出的《河南文艺》,里面有1977版朝阳沟全剧剧本和乐谱,虽然已经发下去剧本和乐谱,但是变成铅字还是珍贵的,立马买下。
再一看大幅海报洛阳地区豫剧团正在青年宫人民会堂演出《朝阳沟》,在我们心目中那个年代洛阳地区各方面是盖过洛阳市的,比如地区豫剧团、地区豫剧二团以及地区曲剧团水平相当高。地区迁到三门峡,三个剧团解散,此为后话。
地区豫剧团临近春节上演了,我们一星期倒计时抓紧啊!有的大队已经和杜校长联系了。
如果说看了宜阳豫剧团排练算是设计图,那么再看洛阳地区豫剧团演出就是效果图了。再有六天演出,现在看高水平地区豫剧团的朝阳沟,刻不容缓。顾不得买服装道具,又乘五路车到王城公园下车让洛阳戏校刘良校长开介绍信,晚上带领学生观看演出。
到洛阳地区豫剧团拿出介绍信,听说我是高中老师,突然出现两个热情的老乡,一个是老牛,我们邙岭公社牛庄的,据说原来是团长,现在吹闷子;还有一个石学六,可能是偃师或者孟津的,是乐队指挥、司鼓,他俩孩子都十多岁了,老问我如何培养孩子。我们维持了多年关系,你说怪不怪,那时候也没手机,每次回家在东站老碰上和他俩排队上车,说的还是如何培养孩子;有次到洛阳又碰上剧团到东边的机车厂演出,他俩不由分说把我拉上车去看演出;多年后我到油田,省团在俱乐部演出,石老师把我拉到后台,指着唐喜成说:“唐师傅承包剧团,叫我来敲鼓。”唐老师和我握手。石学六指着已经坐在鼓板位置上的儿子:“我老和你说咋培养孩子,现在趁着来唐师傅这里,让儿子学敲鼓。”百度一下,石振虎现在是河南第一司鼓,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这是后话。总之,包括与鲁斌、成斌在内,与这些戏剧大腕交往潜移默化得到熏陶,对接下来排演朝阳沟帮助是显而易见的。
当天晚上带领学生观摩了地区豫剧团的朝阳沟,觉得整体水平很高,娘、婶、妈个顶个,尤其栓宝,著名演员王书耀扮演,猛一看栓宝不是贫下中农儿子,倒像地主儿子,太胖了,但是一张口台下掌声响起,足见流量明星何其重要。这一点比县剧团栓宝水平高,这一看必须考虑栓宝人选,唱腔不可忽视。
有杜校长在排练室盯着,蒋校长也来转转,我再次把自己关在屋子直到倒计时第四天还在苦思冥想:朝阳沟是一幕大戏,必须考虑方方面面,稍不注意就会有纰漏,每天走来走去,仿佛决战前夕。这个戏不仅要每个演员唱得好,还要剧情演得好,必须发挥集体主义精神。
一个思路诞生了:了解各自气质,各自分工,有的以唱取胜,有的以演取胜。丑是丑一合手,三个臭皮匠抵上诸葛亮。
按照这个思路得先了解学生气质,才能达到发挥各自优势。比如银环,经历了对农村生活不适应、适应和融入三个阶段。甚至出现“栓宝媳妇跑了”阶段。总体来说她是内向的,封闭的、矜持的;而银环妈、二大娘是外向的、肚里装不下东西。
我突然觉得我在高中几年来的对学生严之又严,从没有单独了解学生,根本不知道学生性格、气质。现在去验收唱腔再了解:
开始银环唱“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崔妙玲一蹦一跳出来,没错,她演过曲剧和豫剧《渡口》,水莲就是这样蹦出来的,我在想:你能不能蹦得再高点?
接下来栓宝唱《王银环你太不该》,我心里在琢磨如何让栓宝嗓音向县团地区团看齐。
再下来银环妈唱:《短命丫头气死我》,唱得特别好,我说:你蹦起来唱,再蹦高点,再高高……还是没有崔妙玲跳得高。尽管多少年后她又活波了,但当时她刚刚入学确实处于封闭状态。
我第一次感觉我终于掌握部分学生气质了。四天前宣布的角色时并不了解,我把一蹦一跳性格外向的学生安排成性格内敛矜持的银环了,反过来把性格内敛的学生安排成一蹦三尺高的城里老太太了。现在终于松口气了。
“咱们原来说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换成另外的角色还算数。还有两天演出,再确认一下脚色:崔妙玲演银环和李竹桃演银环妈交换,毕振刚演的栓宝爹和李建堂演的栓宝交换”
孩子变成爹,妈变成她闺女了。
“其他角色不变。”
学生都瞪大眼张大嘴。我继续:“两天后必须上演,赶在县剧团来演前,春节前在舞台上演会万人空巷,春节后再演可能在地摊上也没人看。
过几年唱得超过咱们也白搭,而且不会有人给你搭台,我们要抓住这个火候。
孩子们需要鼓励甚至忽悠。
咱们分开:银环、栓宝算是一拨,两天必须把唱腔攻下来,轮唱差不多就行,你只要唱下来就行。李光锐再教李竹桃唱腔,加快速度,李竹桃唱不下来,位芬菊顶上去。”
“毕振刚的栓宝唱不下来李红信顶上去。”
“银环妈、二大娘、老支书你们重点是表演,能把大家逗乐就行,好好听录音看录像。”“栓宝娘也很重要,别忘词就行。”曹妙枝虽然唱得不行,有人说颜值还行。
蒋权年校长回老家天津开后门买了一台七寸黑白电视,天天播三团的朝阳沟,虽然学生看不上,我们能熏陶转发给学生。
“第三拨也是最重要的,所有唱腔你们乐队负责,争取乐队向三团录音看齐,热烈欢快,给唱腔烘托起来,如果该掉泪没掉泪可能是乐队责任。”
我对乐队是很满意的,乐队不是凭我临时抓起来的,需要天赋,如果没有这样的乐队,天大的本事也没有用,我再强调一下可能会更好。
“这样分解一下,每一拨压力不算太大。”
再次强调:两天后彩排不叫停,一次过。
别怕,可以先到山区大队演。
你可以认为我们学生水平不高,但是我们向专业院团学习,紧扣乐谱,不停听、看,模仿三团原汁原味,起点不低。
我再一次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但是现在不再焦虑而是信心满满。
众所周知,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但在千钧一发之际,让恰当的人到恰当的位置,把初到学校一张白纸的孩子能力吃干榨净。
后来听到学生唱着哭着,说你把学生逼哭了。
哭是宣传队常有的事情,我刚抓宣传队二十多岁也经常哭,哭是基本功。
孩子们是在汗水、泪水甚至血水中度过的。
哭声是:长歌当哭,泪洒疆场,逼上梁山,置之死地而后生。
作者简介: 王天均,师范院校毕业后到宜阳县的丰李镇、锦屏镇教小学、初中、高中二十年,后应聘到国企从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但舍不掉的还是教师职业,每年雷打不动地到宜阳锦屏镇、丰李镇教过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师生畅叙友情。因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