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香
文/ 李凡
那天的阳光明媚,我站在老年大学合唱团的教室里,看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耳边是此起彼伏的歌声。老师正在教一首新歌,叫《苹果香》。她说这首歌最近很火,连广场舞大妈都在唱。我跟着哼了几句,却总觉得调子记不住。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在手机上搜了这首歌。丫蛋的版本最合我意,她的声音清亮,带着一丝乡愁。我一遍遍地跟着唱,直到嗓子发干。
"如今往事远了,模糊了,我却忘不了苹果香......"
唱着唱着,我的思绪飘回了四十多年前。 那时我还小,村里有一个苹果园,就在我家棉花地旁边。果园很大,占地几百亩,听说是六十年代种下的,曾经为祖国还过抗美援朝债。
每年春天,苹果花开得正盛的时候,仿佛整个村子都弥漫着幽幽的香气。我和妹妹总喜欢趴在水渠边上,透过篱笆的缝隙往果园里张望,看苹果红了没有。水渠里常年流淌,蜻蜓点水,蛙声阵阵。我们常常在这里一待就是一下午,看着果园里忙碌的身影,闻着若有若无的苹果香。
记得有一年秋天,苹果成熟的季节。果园里人声鼎沸,犬吠不断。那是村里集体组织采摘和批发零售苹果的声音,热闱极了。
此后,我和往常一样趴在水渠边,目光追随着几个胆大的中青年翻过篱笆的身影。只见他们钻进果园,总能在生产队采摘苹果之后,从看似光秃秃的苹果树上,找到隐藏在树叶间或树下草丛角落中被遗漏的苹果。看着他们抱着战利品喜滋滋从篱笆缺口钻回来。
那天,我终于忍不住了,眼巴巴地望着母亲。她叹了口气,和几个邻居一起翻过了篱笆。我坐在棉花地边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忽然,园子里传来几声狗叫,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不知过了多久,母亲才回来。我扑上去紧紧抱住她,直到她从怀里掏出两个小小的红苹果。那苹果很香,很甜,但我此后再也没提过想吃苹果的事。在收获过的苹果树上寻觅苹果,低估了采摘者的认真。
第二年春天,大姨来我家,带来一小筐苹果。虽然大部分都有磕碰硬伤,但全家人还是很高兴。大姨说,他们村每家都有几棵苹果树。她家还在自留地里种了新品种,结的果子又大又甜。
从那时起,每到秋天,大姨家就成了我们最向往的地方。苹果园里盖起了小棚屋,大姨和姨夫吃住都在园子里。苹果成熟的季节,邻县的果商络绎不绝,大姨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妈,该吃饭了。"女儿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我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泪流满面。窗外的梧桐叶依然在飘落,而那个充满苹果香的秋天,却永远留在了记忆里。
我擦了擦眼泪,继续哼着那首《苹果香》。这一次,我仿佛闻到了记忆中的果香,看到了母亲翻过篱笆的背影,听到了大姨家果园里的欢声笑语。那些远去的往事,像歌声一样在心底回荡,而苹果香,早已成了我生命中最温暖的味道。
2024年10月18日于涝河畔

【作者简介】
李凡,笔名青子禅香,1976年生,西安人,长安王莽关工委终南文学社社员,计算机培训教师,文学爱好者。 喜欢写散文,供职于鄠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