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北大荒的英雄
文/仼德良
我的父亲叫仼增学,1934 年 12 月出生,祖籍山东广饶。1950 年,他响应号召,毅然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中央警卫师的一名战士,还进入了王震将军的警卫班。父亲聪明机灵,工作勤奋努力,与战友相处融洽,总能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王震将军亲切地称他为 “小鬼子”。1951 年,父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他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坚定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到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事业中。
父亲转业时,摆在他面前有三条道路:去警卫学校担任教官;留在北京重要机关做保卫干部;转业到北大荒参与农业建设。当时,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建设开垦北大荒》的指示,父亲怀着建设祖国大粮仓的热血,毫不犹豫地选择奔赴北大荒,投身到那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黑土地。在万人大会上,王震将军写下对联 “密虎宝饶,千里沃野变良田;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激励着无数转业官兵 “一颗红心交给党,英雄解甲重上战场”,父亲就是其中一员。
来到北大荒后,父亲学会了开拖拉机,并担任包车组长。1957 年春天,王震将军亲自带领勘察队踏入雁窝岛,点燃了开荒的第一把火。八五三农场将开发雁窝岛的重任交给三分场,3 月中旬,雁窝岛开荒队正式成立,父亲积极参与其中。雁窝岛三面环水,一面临泽,挠力河没有固定河床,把河岸冲刷成陡壁,岛上燕子成群筑巢,因而被当地居民称作 “燕儿窝”,周边的沼泽地则被叫做 “大酱缸”,交通极为不便,一年中只有冬季结冰时才能出入。
3 月下旬,开荒队的两台大型拖拉机载着 12 人,冒着暮春的冰雪进入雁窝岛。他们迅速展开工作,伐木、割干草,很快搭建起几栋 “马架子”,作为队部办公室和仓库,为后续人员的到来解决住宿问题。3 月 30 日,大批转业官兵抵达雁窝岛。为保障开荒所需物资供应,场长姜瑞元决定将农垦局新拨的 6 台拖拉机投入运输任务,务必在开化前把物资、油料、种子运进岛内。
可天有不测风云,上午还晴空万里,下午突然狂风大作,地上积雪被卷上天空,人都站不稳,天地一片昏暗,向导也迷失了方向。到了晚上,风雨交加,拉运物资的六台大型拖拉机为相互照应,却同时压破冰冻层,陷入“大酱缸” 般的沼泽地,两米多高的拖拉机只剩下驾驶室棚和排气管露在水面,情况万分危急。
农场领导立即成立指挥部,垦荒队员们先是用原木垫在机车下防止继续下陷,又扎了许多圆木排铺在拉车路线上,还从 200 里外的友谊农场借来绞盘机。因绞盘机太重,只能拆成零件运进雁窝岛,再在坡地重新组装。500 米长、重 5000 多斤的钢缆绳,靠几十人排成队,在齐腰深的泥水中艰难扛进去。绞盘机组装完成后,第一次拉车却因拖拉机重达 11 吨,远超绞盘机 7 吨的最大载重,且深陷泥水被牢牢吸住,不仅没拉动,还打坏了几个齿轮。无奈之下,场领导又从密山借来 30 吨的卷扬机。
起初,由于经验不足,三天才拉出一台 K95 拖拉机。拉第二台斯大林 80 号拖拉机时,新问题接踵而至。这台拖拉机重达 14 吨,陷得更深,车头扎进泥浆,只剩排气管外露,前牵引钩根本无法挂上钢丝绳,唯一办法就是派人潜入泥水中挂钩。
此时已到五月初,北大荒依旧春寒料峭,西北风呼啸。队员们一边搓着冻僵的手,一边蹦跳着取暖,有的还拾草点火驱寒。可即便如此,大家为了抢救国家财产,都争着下水挂钩。父亲见状,大声喊道:“都别抢了!这台拖拉机是我们包车组的,必须由我来下水挂钩!” 领导见他态度坚决,只好同意,队员们也不再争抢。
30 多个小伙子拿起钢丝绳,走进齐腰深的冰冷水里,一步一步艰难前行,脚底的冰层寒意刺骨,冷风吹在满是泥水的身上,让人忍不住打寒颤。终于走到拖拉机前,父亲这位山东硬汉,身材魁梧,他脱下棉袄,接过盛着白酒的粗瓷碗,喝了半碗 “烧刀子”,把碗递给车守松,深吸一口气,一个猛子扎进满是冰碴的泥水中。第一次挂钩失败,他浮出水面,抹了把脸上的泥水,摇着头说牵引架扎得太深不好挂。紧接着,他又喝了几大口酒,再次潜入冰冷的泥水中。站在冰水里的队员们,下半身渐渐冻得发麻,腿脚都不灵活了,大家都为父亲的安危担忧。就在这时,水面上冒出一连串水泡,父亲探出了头。指导员刘景元关切地问:“增学,你咋样了?” 车守松也赶忙用袖子给父亲擦脸,说:“老伙计,不行咱俩换换,我来!” 父亲抖动着冻得乌紫的嘴唇说:“同志们,你们再…… 再坚持一下,我……我一定…… 能挂上。” 说完,他又喝了两大口酒,第三次钻进冰冷水里。
大家焦急地盯着拖拉机后面,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终于,水面上再次出现气泡,父亲摇摇晃晃地探出水面,队员们急忙涌上前,把他架起来。此时的父亲,满脸是冰冷的淤泥,牙齿冻得直打颤,艰难地说:“挂上牵引钩了,同志们可以拉车了。” 随后便晕倒在车守松怀里。给父亲擦脸时,大家发现他的鼻孔正缓缓渗出血来。
休养几天后,父亲为了让拖拉机能够在沼泽和 “大酱缸”地顺利开荒翻地,带领包车组的同志们对机车履带进行改装。经过反复试验和探索,他们发现拖拉机翻地陷车的主要原因是履带太窄,受力面积小。于是,他们用硬质柞木加工成宽 10 至 15 公分、长 1 米左右、厚 10 公分的木块,用螺丝固定在拖拉机链轨板上。经过多次试验,改装后的拖拉机不仅翻地作业速度提升,还避免了在沼泽地陷车的情况。对于含水较大的沼泽地,他们暂时不翻,等条件成熟后再处理,以此保证出车率。
雁窝岛是新建的开荒点,春季雪水融化时四周被水环绕,生产条件异常艰苦。垦荒队员们常常吃没有加工的玉米、小麦,就着盐水煮碎的半大豆,后来连盐都没了,只能清水煮野菜。为了改善生活,大家四处寻找野鸟蛋,到水里捞鱼。同志们整天在泥水中劳作,多数人手脚被泡得脱皮、红肿,嘴唇干裂,还不同程度地患有浮肿,因营养不良导致视力下降,生活用品也极度匮乏。但即便如此,大家依然乐观地说:“困难是暂时的,创造美丽家园,先苦后甜。”
这一年国庆节,八五三农场正式宣布四分场在雁窝岛成立。进岛第一年,仅有 70 人的开荒队伍就开荒两万多亩,建成几千平方米的简易房,收获大豆两千六百多斤,土豆、蔬菜上万公斤。
父亲常常教育我们,一定要传承 “十万复转官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勇于开拓,无私奉献” 的北大荒精神。他说:“我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父亲要求子女必须在农场工作,如今,我已在农场退休,我的儿子在红旗岭农场武装部工作,我们一家都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