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窗台上有一盆刚买的海棠,今早起来拉开窗帘,开得正盛的它让我心情很舒畅,便又勾起了我的文虫。
这盆粉红色海棠,在清晨的阳光映照下,格外鲜艳、妩媚,惹人喜爱。
海棠,以它独有的魅力曾让古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诗兴大发。在“百度”上一搜,关于海棠的古诗一大串,可谓举不胜举。既是举不胜举,那就不举了,反正不是发自内心的。
正在抄写的《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诗》,大观园里的少男少女们成立的诗社叫海棠诗社,所作的“菊花诗”,也是以白海棠为物象。仔细阅读这些限韵的七言律,虽可以享受些许艺术美感,但不知怎么的,感觉好像少点什么。
真正让我动心的,是我想起了老一辈革命家、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所钟爱的海棠花。1949年4月的一天,周恩来到中南海大院西北角考察,信步走进了西花厅。院中盛开着的海棠花,惊艳了他!其时,正是海棠花开得最美丽的时候,整树整树地开着,红色的白色的花朵,一簇簇紧密团结,花香四溢。花与树叶交相辉映,叶若翠玉,花如凝脂,既古朴大方,又不失艳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从容淡泊的气质。而且,海棠花开的是群花,暗合了周恩来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品格。周恩来心中欣喜,竟一下子爱上了海棠花,爱上了这个开满了海棠花的院落。开国大典之后,已成为新中国总理的周恩来要搬离临时居住的丰泽园了。他想起了在春天让他怦然心动的海棠花院落,于是,1949年11月,他和夫人邓颖超搬到了西花厅住下,这一住就是26年。

1988年4月,邓颖超在《从西花厅海棠忆起》一文里,深情地写了她和周恩来在海棠下的幸福往事。其中有两段文字,读来犹为感人:
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12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你住了整整26年,我比你住得还长,到现在已经是38年了。
海棠花开的时候,叫人那么喜爱,但是花落的时候,它又是静悄悄的,花瓣落满地。有人说,落花比开花更好看。龚自珍在《己亥杂诗》里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喜欢海棠花,我也喜欢海棠花。你在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时候,我们家里的海棠花正在盛开,因为你不能看到那年盛开着的美好的花朵,我就特意地剪了一枝,把它压在书本里头,经过鸿雁带到日内瓦给你。我想你在那样繁忙的工作中间,看一眼海棠花,可能使你有些回味和得以休息,这样也是一种享受。
阅读这两段文字,让我倍添对老一辈革命家、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缅怀之情,也让我对海棠花又有了更深的情愫,又有了新的认知。
我爱海棠花。
2025年2月20日上午

作者:卢祥云,勤于思考和写作,在报刊和网络发表数百篇文章,喜爱书法和《红楼梦》,现正用书法抄写第二遍《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