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化雪老诗
诵读:王艳琴 胡家凌 谢天雅
音乐合成:江丽芳 编辑:杨建松

1927年4月,中共五大在武昌都府堤召开,蔡和森和向警予夫妇参加了这次大会。

那时女工张金保第一次与会,没见过这种场面的她很是腼腆。向警予主动地靠近她,就连上食堂也陪着她,还常常向她介绍会议相关文件的内容,谈党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叮嘱她:“之后一定要好好地为党工作,别害怕困难。好好学习文化知识以及革命理论,不然就不能为党好好工作,没有文化,工作起来非常难的!”
“五大”结束后不久,向警予奉调湖北省委,任党刊《大江报》总编。她曾对周围的同志多次说过:“我们党员是人民群众的核心,讲话要有人信,就要联系群众,就要带动人民群众,不能摆架子。自己的周围没有人民群众,就不是真真正正的共产党员。”
忙碌的她有时一天只吃一个饼,这让她身体越来越差。同志们很担忧,都劝她:“武汉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了,你最好换一个地方去工作吧。”可她坚定地说:“别看我瘦,身体却非常好,又没病,还能坚持工作。更何况越是困难,我也越想留下。我是党的干部,怎么能先撤离呢?”
当时的白色恐怖十分严酷,不少省委领导都被捕了。11月11日湖北省委改组后,向警予也成了省委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助手对她说:“你现在的处境太困难了,最好还是离开武汉去上海工作,请求中央另派同志来,这里暂时由我来看守。”
向警予顿了一下说:“现在的确是很困难,但正因为这个,我更不能离开啊,派别的同志来不也是一样难吗?”她加重语调,坚定地告诉助手:“越是在狂风暴雨袭来时越要要镇静!武汉三镇是我们党的重要聚集地,很多重要领导壮烈牺牲了,我一走,机关就要停摆,无人支撑的《长江》必定停刊,这会使很多工人感到失望!这也是在向敌人示弱,所以我决不能走!”
1928年3月,向警予还是因叛徒出卖而被捕,5月1日在汉口余记里英勇就义。

向警予(1895—1928年),女。土家族。原名向俊贤,生于湖南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她排行第九,有几个兄长曾在日本留学,所以受其影响不小。她6岁启蒙,8岁进入大哥向先钺在县城创办的新式小学,成为全县第一个女学生。

辛亥革命后她进入长沙周南女校,在这里她改名“警予”,表示自己将高度警惕和反抗封建势力。从周南女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创办了男女合校的溆浦小学,并担任校长。1919年她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建的新民学会,参加了发起和组织“周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随后就同蔡和森、蔡畅等30余人毫不犹豫地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她与蔡和森一起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与创建计划,还与周恩来、李立三等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1年底回国后,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7月,在党的二大上她当选为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并担任了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之后的“三大”、“四大”又当选中央委员,并连续担任中央妇女部部长。1925年5月增补为中央局委员。她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女中央局委员、党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参加中共三大会议唯一的女代表。
向警予为党撰写了大量文件,主编过《妇女周报》,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中国妇女问题,号召广大女性团结起来,为解放自身投入到革命运动中去。
1925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警予再次连任中共中央妇女部部长。1月1日,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成员分头四出向市民们宣传动员。向警予带领南方大学女生团、大夏大学女生团等100余人,手持旗帜和宣传品,到西门、城内(今南市区一部分)、闸北、虹口提篮桥等处演讲;王一知,李一纯等到仪昭女校演讲;王立明、唐家伟到上海青年会新青年社成立大会上演讲。她们还深入到居民家中宣传。同月,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再次发表宣言,提出13条代表妇女权益的具体要求:
(1)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2)女子应有财产权与继承权;
(3)女子应有结婚自由权;
(4)男女教育平等;
(5)一切职业为女子开放;
(6)女子应有参政权;
(7)男女工资平等;
(8)保护女性;
(9)废除娼妓制度;
(10)禁止蓄婢纳妾;
(11)禁止溺女;
(12)禁止缠足;
(13)凡有碍女权之法律,一概废除,另订男女平权并助进女权发展之法律与宪法。
1925年3月21日,向警予在上海女界国民会议报告中高呼:“要一个肩膀担负力争女权的重担,一个肩膀担负力争民权的重担”。
1928年向警予牺牲了,这是党组织的巨大损失。
1939年,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了。他说:“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2009年,向警予被评 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作者:化雪老诗,中学教师,江夏文化学人。
诵读:王艳琴,女,中共党员,现任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江夏区妇联第四届执委。
诵读:胡家凌,江夏区文化路中学学工处副主任、数学教师,9年班主任工作经历,所带班级表现优异,被评为区“优秀班集体”。
诵读:谢天雅,江夏区文化路中学八年级(6)班体育委员,曾获校“优秀学生”称号。
音频合成:江丽芳,江夏区文化路中学七年级年级长,优秀教师,江夏区百优班主任,区“新长征突击手”,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铁马豪歌平台四年阅读已逾一亿八千多万。
图片采自网络


主办单位:江夏区文化路中学
支持单位:江夏区妇联
省朗协语言研究与实践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