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作家陈本豪老师的散文《普宁寺进香》,加深了对世界遗产、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承德普宁寺的了解。普宁寺是承德外八庙中非常重要的一座寺庙 。乾隆为纪念胜利修建藏传佛教庙宇,寺内千手千眼观音像为世界之最……

普宁寺俗称大佛寺,是一座典型的皇家寺庙,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无论规模与级别,均为承德外八庙之首,自有史以来香火很旺。
乾隆皇帝平定西北准噶尔割据势力之后,在北京午门受献佛礼,于承德山庄大宴群雄,分别授封厄鲁特西四部上层贵族以汗王、贝勒、贝子等爵位。为纪念格登山大战胜利(他效法先帝康熙解决喀尔喀蒙古之后,在多伦诺尔修建“汇宗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脱仿西藏的三靡耶庙修建了普宁寺,以祈求人民安居乐业,永远普宁之意。在辛亥革命后的军阀统治时期,普宁寺曾遭到严重破坏,寺内珍藏文物及佛像几乎被洗劫一空。1961年,普宁寺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经国家几次拨重金修缮,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
在普宁寺外墙上,涂刷着“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的醒目大字,只要对藏传佛教略有了解的人,就知道此处不是国传佛教的庙宇,庙里的僧人不叫和尚而叫喇嘛。寺庙大门均由身着宽大黄装,头戴笠帽的清兵把守,给人一种重归历史之感。山门为一片片黄色琉璃瓦门殿,一排共五间,中间三间均为石刻拱门,旁边两间各镶嵌着石刻拱窗。按照佛教教义,中间三门象征着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三脱解门),由乾隆御书的“普宁寺”寺匾,悬挂在正中拱门的门楣之上。寺内两块寺碑均由乾隆亲笔撰书,一则为《平定准噶尔勒伊犁之碑》,一则为《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寺内钟楼设于碑亭之东,鼓楼设于碑亭之西,几百年的钟鼓,每天清晨各敲108下,声声不绝地向世间传递佛域的祷告与祝福。普宁寺跟众多藏教佛寺一样,多处设有供人随手转摸的经筒。每当走近经筒,我便自觉地伸出右手,顺时钟方向自左而右地逐一转完那一长排经筒,心中不住默念“法轮常转,四季平安”的祝辞,以此与佛多结一分触手之缘。
普宁寺观音佛殿在佛界颇负盛名,一尊巨大的千手千眼木雕观世音菩萨,被称为世界之最。进寺拜佛,跪台烧香,万千施主无不如此,这是所有的佛最乐意接收的一种惯常举动。烧香跪拜是佛对凡人长久影响的一种行为之果,也是施主诚敬于佛的一种展示与交流。其实,大多数进寺的人,本为烧香而来。从小受母亲影响,对观音菩萨几乎是无像不拜。那天,在千手千眼观世音佛殿前,我和朱定呈主席受大家之托与佛进香。藏香很长,中间且没有木心,质料和制作与汉香截然不同,先将合成的散料搅拌成干泥状,再放入专业模块中,一板一板地压制而成。我俩各捧一长盒藏教佛香,一步一步走近寺前。专司香火的喇嘛,接过我们手中的香盒,拆除纸质包装,从中各抽出三根递给我俩手中(在寺前临时搭建的台位两边,分列多位手持乐器的喇嘛,我叫不出诸般乐器的名称,大约都为佛器吧),佛乐骤然响起,宽域动听中令人肃然起敬。我俩各将三炷藏香放于掌心,双手高高地举过头顶,随着佛乐的神奇指引,跪膝于寺前的蒲团上,在三起三拜中默默许下三个心愿。起身后,司职的喇嘛引领我们前往功德捐款箱,然后在薄册中一并签上团队的名字。喇嘛便将事前接过的那盒藏香交还原主,在他的示意下,我俩各将那捆藏香一并燃起,放在长长的铁制香盒中,不断焚烬的藏香积起厚厚的香尘。至此,殿外进香方告一段落。紧随在司职喇嘛身后,我们缓步观音殿中,继续着未完的进香程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通高23.51米,粗合15米的腰围,共用120立方米的松、柏、榆、椴、杉五种木材制成,总重110吨,仅头部就重达5吨。塑像比例匀称,大而不笨,高而不拙,衣纹流畅,极富立体感,为我国塑像艺术中的上品。巨大的观世音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双眉阔大,三目含慈。在人们的通感中,难以忘记西游记中三只眼的二郎神杨戬,今日突见观世音菩萨面生三目,不禁心生奇念。根据佛寺喇嘛的释义,观音菩萨的三只眼,各自代表洞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功能,尤其中间那只,即表示已身修行到三摩(专心一致,渺无杂念)的境界。此间的观音菩萨长有42只手,除中间两只合掌之外,其余40只手一律平伸向外,且每只手中各生一眼,如是每一只手眼又代表着25种因果报应,以此40与25相乘,便得千手之称。无论国传还是藏传佛教,观世音皆为教中共奉的菩萨,她是天下众生救苦救难的化身。我和朱主席一同走到高大的观世音佛像前,在双手合什间洗净心中纤尘。
章嘉活佛历来统领京师和内蒙地区的宗教事务,他备受清代中央朝廷的尊崇,是为藏传佛教中的四大活佛之一。乾隆皇帝每年三至九月北巡避暑山庄,章嘉活佛均扈从陪驾,凡是皇帝拜佛或举办大型宗教仪式,都由章嘉活佛主持。中国佛教文化,历朝历代都与皇家不可分割,佛教的兴旺与发展,皇家才是巨大的财力之源;皇家有心求得佛的普度,来消解由政治斗争而瘀结不开的心中块垒,更得借助佛教平台以施善举,企求沐浴政治天域中难以得到的民众感恩之露。在民众与佛之间,只存在信与否的自由立场,亦或深与浅的程度之别,他们相互宽容,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堪称外八庙之首的普宁寺,姑且不论皇家修庙的背景或目的,但寺庙建筑极高的艺术价值,无疑体现了华夏民族灿烂的文化成就,皇家的建庙功德将与历史同在。建庙的是皇家,守庙的是喇嘛,烧香的却多是平民,这才是普宁寺永久的写照。
作者简介:陈本豪、中作协会员、音乐家,籍贯武汉江夏。已出版散文集三部,纪实文学集七部。长篇纪实文学《京剧谭门》全四卷,被列入2019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参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荣获第八届湖北文学奖。由选择来诠释与宽博他的含义,则有待未来时空的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