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唢呐
益人(陕西)
山妹的酒窝 灌醉
一枝枝金色的花朵
嘹醒 黄土高原
◇波吒简评:横山之地,人杰地灵,有一样乐器在此地传承千年,那便是唢呐。它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古至今的喜怒哀乐,记录了他们的生活变迁和历史沧桑。每当听到那穿透云霄的唢呐声,人们仿佛能够回到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到那时的欢笑与泪水。
横山的唢呐,其声悠扬激昂,有如晨曦中的鸡鸣,唤醒沉睡的大地。穿透云霄的音符,是这里的魂魄,是人们情感的流露,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笔下,横山唢呐就象“一枝枝金色的花朵”,在“山妹的酒窝”映衬下,熠熠生辉,达到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的作用,使得横山唢呐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山妹的酒窝””这一极具生活气息和青春活力的意象,与 “灌醉” 这一行为相连,以一种新奇的视角展现出一种陶醉、沉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山妹的纯真与美好,她的笑容如同美酒,令人沉醉。同时,将横山唢呐比作金色的花朵 ,不仅赋予了唢呐音乐以视觉上的美感,更让读者感受到了唢呐音乐所蕴含的热烈与生机。将山妹的酒窝与唢呐的魅力相提并论,将自然与人文、传统与活力完美融合,成为连接人与自然、情感与景色的桥梁,结尾一句,是全诗的升华,是诗中蕴含的灵魂的提纯。未来的日子里,横山的唢呐声永远不会消失,它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回荡,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成为这片土地上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和历史见证。
情与景相互交融,是这首诗的特色。
不是梦
益人(陕西)
在西岛捡一块海石
她睡在洁白的宣纸上 瞬间
洇出一个爱而不舍的形象
◇波吒简评:这是一首 “不是梦” 的梦,诗人幻想,在浩瀚的西岛海域,捡拾到一块海石。海石是海边独特的存在,既普通又蕴含丰富神秘的气息,接下来,以宣纸作为背景,为海石提供了一个安放之地。“洁白”的宣纸,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典雅与高洁,海石与宣纸的接触,如同诗人的情感相遇,“她睡在洁白的宣纸上”,这里的“她”可以是作者心中所念之人,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美好的回忆等。海石与宣纸,一个来自大海,带着自然的质朴与粗粝;一个是文人墨客书写的载体,象征着艺术与细腻。“瞬间”一词强调了时间的短暂,正是这种短暂却成为了永恒。记忆或情感在心底慢慢晕染开来,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浩瀚的诗海中,每一次翻阅都仿佛是心灵与天地间的一次交汇。此刻,眼前的这首诗作,让我陷入了一种特别的情境。诗的前两句,展现在眼前的,应是一幅画,洁白的宣纸上,点缀着一块似曾相识、恍惚把玩过的海石,它并不大,但却如珍珠般闪耀着独特的光彩。耸立于海角天涯的一角,面对着遥远的远方,孤傲而卓立。
创作手法上,采用了移就的修辞,寓情于物,而物仍然是物,作者以似梦非梦的梦境,联想起人生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东西。全诗的意象,穿越了时间与空间、跨越了文化和地域的界限。
黄河大桥
益人(陕西)
母亲头上的一枚
发
卡
◇波吒简评: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她那波澜壮阔的姿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与长江一起,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自古以来,黄河的治理就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自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对黄河的真正治理工作。
在黄河之上,横跨着无数的桥梁。桥,是连接两岸的纽带,也是改变黄河两岸人民的一个天险变通途的有力举措。这些桥不仅仅是沟通两岸的通道,更是改变命运、化险为夷的象征。这些桥梁就像坚韧的脊梁,支撑着两岸人民在生活的道路上行进。
“发卡”发卡不仅是一种妆饰,也起到固定发型的效果,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它轻轻固定着发丝,如同黄河之上的桥梁,稳固而美丽。以此比喻架在母亲河上的桥,其喻意贴切而深远。
在黄河的治理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看到了科技与智慧的结合。我们通过精密的计算和科学的规划,成功地抵御了黄河的洪水、泥沙等自然灾害。这些成果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