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黄果树瀑布
文/青山依旧
早些年给初中生上地理课,我在课本中得知黄果树便心向往之,渴望着有那么一天能够一睹这波澜壮阔的瀑布奇观。
此次贵州之行,终于愿望成真,令我与这魂牵梦绕四十多年的瀑布有了一次面对面的亲密接触。
2月11日下午,当步入黄果树景区的那一刻,未等观光车停稳,我便跳下车去,随着涌动的人流迫不及待地向瀑布奔去。这时,“哗啦哗啦”的水声拂过树梢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尽管隐隐约约,时断时续,但我分明已经听到了瀑布的召唤。渐渐地,水声越来越大,轰隆隆的巨响似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每一声轰鸣都重重地撞击着我的心头,让我的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速,脚下的步子越走越快。 转过一道山弯,循声望去,一道巨大的水帘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这道水帘宛如一幅神奇的画卷,悬挂在悬崖峭壁之上,气势恢宏,蔚为壮观。我朝着这神奇画卷飞奔而去,距离越近画面愈发清晰。渐渐地,眼前的的画卷变成了奔泻的水流,那滔滔的水流从悬崖峭壁上跳跃着飞泻而下,如银河决堤,天水倾盆,汹涌澎湃,浩浩荡荡。此时天公也作美,刚刚还是云雾迷漫,甚至还淅淅沥沥落了一阵细雨这会儿却云消雾散,漫山遍野洒满了灿灿的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奔泻的瀑水犹如团团棉絮,被山风裹挟着肆意飞舞,洁白的水花似万千银珠飞溅,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黄果树瀑布落差达77.8米,就垂直落差计算是“中国最大、亚洲第一”的瀑布。在四十多米高处有一个神奇的溶洞,长达134米,恰好在瀑布半腰上,仿佛拦腰束了一条隐身的腰带,瀑布似一道水帘挂在洞外,故而人称此洞为“水帘洞”。步入洞中,一股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旅途的燥热顿时一扫而空。洞顶有水珠滴滴答答落下,洞底有水流刚刚漫过石面。进洞的人大多着了塑料雨披,也少有几个打伞的,我未带任何雨具,不待走到尽头,头发已被淋湿,那凉凉的感觉倒也十分惬意。“水帘洞”有六个洞窗、五个洞庭,透过洞窗隔着玉洁晶莹的飞瀑向外眺望,瀑布对面的青山、碧树、游人……恍惚迷离,若隐若现。几个洞庭怪石嶙峋,似钟乳,似枯藤,似怪兽,似到挂的仙人掌,尽显鬼斧神工之妙。置身洞中,恍若置身于人间仙境,如梦如幻,说不出有多么的惊奇。这时,我忽发奇想:或许吴承恩到过这个“水帘洞”,才在《西游记》中为孙悟空设置了那么一处“洞天福地”。 走出“水帘洞”,我从东侧山坡上盘旋而下,来到瀑布下的犀牛潭。此时,飞瀑流水从头顶上呼啸而下,巨大的声响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那仿佛要吞噬一切的磅礴气势,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展现得淋漓尽致。瀑水跌入潭中,溅起层层水雾,如轻纱般在山谷中缭绕。水雾拂面,那凉意润人肌肤,沁人心脾,让人感到万分的清新和舒畅。潭中的水幽深湛蓝,崖壁飞瀑的影子沉入水底,亦真亦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我举头仰望这从天而降的水流,不仅为这鬼斧神工的造化所折服;俯下身子,触摸清清潭水,我感受到了大自然跳动的脉搏;掬一捧潭水洒在脸上,仿佛洗去了人世间的一切尘垢与污秽,顿感剔透玲珑,神清气爽。我在潭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此时渺小的我与宏大的瀑布融为了一体。我心知,这宏达的瀑布不知道已经存在了多少年,经历了几多沧桑变迁,无论是无人问津的蛮荒时代,还是游人如织的繁华岁月,它都奔腾不息,毫不退缩,在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展示着与生俱来的雄壮与美丽。我隐隐感到,这大美的瀑布不仅仅是一处自然景观,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面对这壮观的瀑布,我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平日里的一切忧愁与烦恼顷刻间荡然无存。 在见到黄果树瀑布之前,我先去了陡坡塘瀑布,那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大瀑布。它位于黄果树瀑布上游1公里处,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瀑布顶上还有一个达1.5万平方米的巨大溶潭,瀑水暴涨时会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它赢得了一个别致的名字叫“吼瀑”。《徐霞客游记》对此有生动的描述:"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据介绍,1983年版西游记片尾曲的背景地就拍摄于此。 傍晚时分,我恋恋不舍地告别黄果树瀑布,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在黄果树瀑布,我收获了太多的惊艳与感动,经历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洗礼。它的壮美、它的灵动、它的力量,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必将成为我生命中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单单与黄果树瀑布的亲密接触,我也心甘不虚此番贵州之行。 【作者简介】青山依旧,本名郝永渠,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大学学历,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邢台市作协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原邢台县浆水中学校长。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教师报》《散文百家》《邢台日报》《牛城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著有散文集《青山情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