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信息与分析
侯俊英
二00三年非典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受院领导委托,我去市里参加了一个理论培训班,捞到了一次“充电”的机会。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是受益匪浅。好多未曾接触过也未曾听说过的新名词,让我耳目一新。印象深刻的是“舆情分析。”
那次理论培训班的主要内容是“舆情分析及调研。”当然了,调研工作大家都很熟悉,顾名思义就是调查研究。任何一项决策出台,都离不开调查研究、民情分析和形势论证等过程。”舆情分析”对我来说,可是新名词。我平时大多写的通讯报道,反应的事情都是报喜不报忧,长篇大论,泛泛而谈。让人觉得官僚八股,文字泛滥。
“舆情分析”就大不一样了。对任何事情的抱怨不满和不同看法叫做舆情,反映出来叫舆论,写出文章就叫舆情信息。舆情信息是对舆情的描述和反映。从理论上来说,所谓舆情信息,就是指民众对社会政治态度的搜集、整理、分析、报送。利用反馈的信息运动过程中,用于客观反映舆情状态及其运动情况的资讯消息,音信情报,指令数据和信息。
广义上的舆情信息又叫社会舆情信息,它属于社会信息范畴。包括了经过人们意识而产生的,能够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各种知识、信息、情报、讯息的总和。侠义上的舆情信息是指反映舆情状态及其运动情况的各种载体。宣传思想战线舆情信息工作中的舆情信息,是指经过舆情信息工作者对搜集到的舆情,进行整理分析,加工后形成的以文本形态(也可以其它形态)存在的一种反映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文字(也可以有其它方式)材料。或者说,舆情信息是专门反映民众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及其变化情况的,以文字为主的书面材料。简单说,舆情信息就是指反映舆情的文字材料。
老师讲到,舆情信息说到底就是民众思想状况的一种反映方式。无机界、生物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文献信息等,都不属于舆情信息。只有人们接受这些信息产生了普遍看法和认知后,这些普遍看法和认知,才能称之为舆情信息。比如:非典和禽流感,其本身不是舆情而是舆情因变事项,只有发生了非典和禽流感,引起社会民众恐慌和不安而形成的某种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看法和意见,才能算是舆情。我们将人们的社会政治态度,看法和意见进行搜集,整理而形成的文字材料,才是舆情信息。
老师还说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区分不出哪些是工作信息,哪些是舆情信息。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对舆情信息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其实,从内容上看,工作信息反映的一般是事件本身,以及事件发生的过程。而舆情信息所反映的是事件对人的思想产生的影响。
那次培训班,确确实实涨知识了,令我大开眼界。写作思路有了清晰的分界线,对工作信息和舆情信息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和辨别方向。对以后的工作总结、各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单位需要上报的典型材料等等,定能做到主题鲜明,文字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新颖;且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
那次理论培训班,超值超赞。
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但站在医院舆情的角度看,也为时不过。

作者简介:侯俊英,热爱文字,热爱生活。喜欢观察人生百态,记录心路历程。人生格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