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河新颜映蓬莱
文/陈锦良
天抹浓妆尽蔚蓝,
画河奏乐柳拂弦。
昨时重雾蔽曦隐,
此刻轻风送旭还。
碧水悠悠映日影,
青山隐隐入云烟。
蓬莱美景如仙境,
令人陶醉不思还。
画河,徜徉于东方之巅,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轻轻环绕着蓬莱古城,滋养着这片土地。她是蓬莱古城的历史见证者,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绝美画卷。走进画河与蓬莱古城,就仿佛跨越无尽时空,感受到那千年的美丽与哀愁。
画河的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雕琢。春天,画河两岸,桃花笑映水面,如同少女脸上的红晕,羞涩而动人。夏日,荷花亭亭玉立,荷叶随风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舞者,轻盈而优雅。秋风起时,画河两岸的芦花飞雪,如同一幅水墨画,淡雅而深邃。冬日,画河冰封千里,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纯洁而宁静。四季更迭,画河以她独有的方式,演绎着自然界的无限魅力。
画河的美,不仅仅在于她的四季变换,更在于她的夜晚。当夜幕降临,画河两岸灯火辉煌,光影交错,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月光下的画河,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月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如同撒满了银粉,让人心生向往。河边的柳树,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一位位美丽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历经千年的欢乐与悲伤。
蓬莱古城,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画河的怀抱中。古城墙巍峨壮观,如一位老者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古城内,青石板路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仿佛让人穿越回了古代。走在古城中,每一步都仿佛踏进了历史的深处,那些关于英雄豪杰、文人墨客的传说,在耳边轻轻回响。
在蓬莱古城,有一处名为“蓬莱阁”的古迹,它不仅是蓬莱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蓬莱阁建于宋代,历经多次修葺,如今已成为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站在蓬莱阁上,可以俯瞰整个蓬莱古城和画河的美景,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脉脉情愫。
画河与蓬莱古城,如同一对恋人,相互依偎,相互陪伴。画河用她的清澈与温柔,滋养着蓬莱古城,而蓬莱古城则用她的古朴与典雅,守护着画河。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演绎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岁月如梭,画河与蓬莱古城一同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如今,画河两岸已焕然一新,既保留了古朴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气息。生态公园沿河而建,绿树成荫,步道蜿蜒,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文化广场上,传统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不时举办的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让画河成为了一张展示地方文化的亮丽名片。
画河与蓬莱古城的故事,是一首未完的诗,是一幅未干的画。她们将继续用她们那独特的语言,讲述着属于她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去传承……
作者简介:
陈锦良,男,本人是广东湛江市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文学爱好者。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截稿日期:2025年3月31日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