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现代诗歌
文/梦秋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从诗经,楚辞,汉乐府诗,至唐诗宋词,元曲,诗歌丰富多彩。现代新诗第一次出现于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诗歌流派有尝试派,人生派,湖畔诗派,新月派,象征派,七月派,现代派,九叶诗派,现实主义等。涌现了胡适,刘半农,冰心,应修人,冯雪峰,臧克家,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冯至,李金发,艾青,田间,胡风,辛笛,穆旦,陈敬容,李瑛,郭小川,公刘,纪弦,郑愁予、贺敬之、洛夫,余光中、蔡其矫等现代著名诗人。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诗歌进入一个高峰时期,涌现了席慕容,食指、徐敬亚、北岛、舒婷、顾城、芒克、严力、江河、梁小斌、杨练、王小妮,叶延滨,流沙河,傅天琳,昌耀,孙桂贞,欧阳江河,西川、海子,骆一禾,汪国真、王家新、杨克,吕德安、西渡、周伦佑、于坚、杨黎、瞿永明,侯马,韩东,伊沙,娜夜,田禾,林雪,海男,雷平阳,李元胜,汤养宗,张执浩等著名诗人。八十年代初,流行朦胧诗、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诗人。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诗歌流派众多,朦胧诗派,新现实主义,新边塞诗派,大学生诗派,第三代诗群(新生代诗),莽汉主义,海上诗派,非非主义,神性写作,他们诗群,新乡土诗派,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网络诗歌等诗歌流派。
现代诗歌,也称自由诗,现代诗抛开了诗歌韵律与格式的限制。在创作上没有格律要求,没有字数限制,可以自由发挥。古体诗要求韵律,平仄,限制字数。现代诗,不要求押韵,不限制字数,写作格式自由。
现代诗歌创作,没有固定的写作格式,运用排比,夸张,借代,比喻,拟人,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如行云流水,充分发挥你的语言表达能力,抒发思想感情。但是,诗歌创作需要语言能力,生活经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天赋。
现代诗有抒情诗,朦胧诗,哲理诗,禅意诗等。朦胧诗呼唤个性,追求人性回归,具有启蒙精神,比如北岛的《回答》《生活》,顾城的《黑眼睛》《一代人》,舒婷的《致橡树》等,诗意朦胧,寓意深刻。由于反映当初社会的某些现象,揭示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深受读者的欢迎。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没有生僻的文字,新在用白话写诗。如果诗歌语言过于深奥,生僻难懂,只有少数人可以理解,多数人无法明白。唐诗是古典诗歌,有些唐诗通俗易懂,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诗句,语言流畅,诗韵优美,郎朗上口,流传千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欢。
现代诗歌,如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雨巷》,表现一种虚实相间,朦胧恍惚的愁绪。语言婉约,清丽的风格,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及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体现了新月派诗歌“三美”的特点,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诗人将景物与想象结合在一起,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纵观所有的歌词,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特点,语言流畅,韵脚和谐,富有音乐美。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山高路远》等诗歌作品,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因为他们的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语言清新,通俗易懂,富有诗意,没有晦涩难懂的诗句。这里没有排斥含义深奧的诗歌。有些诗词文字晦涩,虽然作品追求艺术高度。但是,由于比较难懂,很多人不一定会理解。
现代诗歌最难的表述,是怎样通过简单精练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内涵,从而让读者引发共鸣。如顾城的《黑眼睛》,全诗只有十几个字,语言精炼。这也恰恰可以证明一个诗人的创作能力。
一首诗写的好不好,主要表现在语言、意象、构思这几个方面。作者把感情浓缩在诗中,反映作者的思想。诗歌作者应独僻蹊径。用自己的语言、想象。虽然现代诗不要求韵律,但如果语言有韵脚,则更加优美,富有音乐旋律美。最新的诗歌语言,即别人没想到的语言。诗的结尾很重要,往往是最精彩的部分。
2024,12,1
作者简介
张积荣,笔名梦秋,生于闽东周宁。福建省宁德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涉及青春、爱情、亲情、乡愁、历史、人物传记、文学评论。诗歌作品散见《诗意人生》《福建作家》《安徽文学》《青春诗刊》《国色天香》《青年文学家》《安徽诗歌》《长江文学网》《世界爱情诗刊》《中国诗歌文学精品》《中国诗人年度诗歌选集》《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诗集,北京团结出版社)《月下陌堂》(诗集)《中国百年诗歌精选》(北京团结出版社)《中国当代散文精选》(获奖作品集,中国文化出版社)《中国最美游记2023卷》(获奖作品集)等杂志诗刊、诗歌选集、网络媒体及百度文库。诗观:诗歌是心灵的语言。微信号13501786160
